新型拋石機的威力與它的個體一樣駭人,而操縱這架大砲的士兵們,也都是張實手下的砲手。對于種類繁多的的各色石砲哪樣沒有見過?就以他們最為熟悉的單梢砲為例,發砲時以四十人合力拽放,也只能將十來斤重的石彈投到百步開外。而數人發射的小型砲更是只能發射兩斤的石彈。
像今天這個兩百六十斤的巨彈(其實寧遠想要的是六百六十斤),四個人挑著裝彈都相當吃力,卻要擺在七百步開外發射?就算這門大砲比城樓都還要高大,可眾人依然難以相信,就等著看寧大官人被打臉。
好在打臉來的十分的快,只不過打的是對此表示懷疑的人,砲彈的實際射程不僅超過了七百步,甚至有可能超過了九百步。
總之隨著一道漂亮的弧線劃過,它這這么從城墻頂上飛了進去。從結果來看遠遠超出預期,從戰斗的實際需求出發,則需要將重錘的發射位稍微放矮一點,減少重錘和平衡桿的加速行程,以調近射程。
一聲令下之后,砲組的人又開始緊張的忙碌起來,鐮刀型的活鉤被掛回了平衡桿的拖繩上,而后四個人一起用力,踩著滾輪將重錘慢慢升起。負責裝彈的士兵則挑了一枚新的砲彈放入導軌的頂端,套上擲彈帶(也叫砲梢),重新在軌道里涂抹一些牛油,差不多用了一盞茶的功夫,各樣工作才算基本結束。
砲組人員旋即撤離,負責拖鉤的士兵則拉著一根系在活鉤上的長繩子,遠遠的看著寧遠,等他發砲的命令。
只這么片刻的功夫,擠滿了上千號士兵的現場,居然是萬籟俱寂悄無聲息,當然包括寧遠在內。
大家這個懵圈的啊!只看著寧大官人把頭撇向一邊,盯著那堆成小山一樣的砲彈發呆,他到底在琢磨什么?
“寧帥,大砲已經準備好了。”
站在一旁的曹文宏見狀連忙開口提醒,因為這試射的工作可是他在主持,不下個令如何好發砲呢?
但寧遠卻想到了另外一茬,既然射程遠了,那調近點還不如換個更大的砲彈?反正現在也征調了五百人在山上挖石造砲,要多重的彈都行。
隨即又轉頭對士兵們說道:
“算了把重錘再拉上去,換個三百三十斤的砲彈看看。”
.......一群人當即暈倒,幾個裝砲彈的兄弟剛卸下挑子,還沒來得及抹把汗,聽著大帥改了命令,連忙又一股腦從地上爬起來,奔著砲彈堆就跑了過去。
主要他們這也就是個原型機,卻直接拉來參加實戰,很多的關鍵數據都沒有,鬧些烏龍也是在所難免。
既如此眾人又忙活了起來,平衡錘重又被升到了最高的位置,畢竟所有的能量都是這個玩意兒賦予的,它的行程越長,威力才越大不是。
而調整砲彈也不是多麻煩的事情,頃刻間另外一發中號彈(準備了大中小三個尺寸的砲彈,所以還有個396斤的大號三石砲)也被換到了導軌上,等到人員都撤出危險區域,一切復又準備就緒,所有人都看著寧遠。
他這才輕輕的點了點頭,發砲的士兵隨即一拉砲繩,活鉤嘩啦一下便自平衡桿上脫離,失去束縛的重錘在地心引力的作用“哐當”一下便是急速下墜,帶動著五丈長的平衡桿拉出一道迅猛的弧線。
揚起的大風頓時刮得眾人發須飛揚,而那枚巨大的石彈也朝著金牛堡的城墻砸去。
此時李繼隆早已跑上了城,和數百名士兵一起目睹了對方從裝彈到發射的整個過程。看著如此巨大到超乎想象的石砲,李繼隆感到自己的腿有點發軟,腦海里也是數不清的問號。
南人那邊到底發生了什么!!!?非但軍心士氣大改,作戰風格也是大改,連武器裝備也是大改??!雖然劍閣大爆破他沒有親眼目的,可寧遠砲(后來曹文宏就是以寧遠的名字,為這種中華式杠桿拋石機命的名)的初代機卻是讓他首先享用了。
看著對面那巨大的擺臂驟然舞動,就是傻子也明白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李繼隆下意識的趴了下去,口中兀自不忘喊著:
“快趴下!鳴鼓!鳴鼓啊!!”
令人感到窒息的風雷聲倏然既至,而后就是“轟”的一聲巨響,連帶著人的慘叫聲傳來,城墻的震動讓人覺得如地震一般劇烈。
只見這枚巨大的石彈還是高了一點,擦著城墻頂上的女墻砸過,只將一大片的青磚墻體打的四分五裂。巨大的沖擊力也讓砲彈立即解體,化作數百發大如臉盆小如拳頭的碎石朝后射去。不但把當面的三個蒙軍打成一片血肉模糊,無數的石塊更是飛入城中打出一片噼里啪啦。
使數棟建筑物的墻體,屋頂,門窗都受到了大小不一的損傷,更是有兩個在城墻下的士兵被碎石擊傷。城上城下立時塵土飛揚,嚴警鼓聲咚咚作響,眾人也都是心魂震動。
在親身經歷了一把寧遠砲的威力之后,李繼隆的信念開始漸漸崩塌。就在剛才命中的一瞬間,整個城墻都為之震動。攻城戰他又不是沒經歷過,各種旋風砲、單梢砲、多梢砲又有什么稀奇?可這東西.....真是發自內心的讓人感到害怕。
我是哪里除了問題,真是衰到家了才會遇到如此可怕的對手。莫說自己無法對抗,就是我大蒙?后面的他已經不敢想象。
........
城外的宋軍陣地,巨大的石彈就在上千士兵的圍觀之下砸向城墻,眼見著命中的地方塵土飛揚,隨即整齊的女墻便被打出了一個大大的破口。
這威力.....震天的歡呼聲如海嘯般發出,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刻便群情雀躍起來,這樣的聲勢更是讓金牛堡內的守軍膽寒。
而圍在寧遠身旁的一眾武將,眼見著如此恐怖的威力,自是抑制不住的興奮與震驚之情,驚呼聲此起彼伏。挨著寧遠身旁除了曹文宏外,還有一個五大三粗的虬髯大汗。此人名喚焦達,乃金州忠義軍都統制,是本次增援部隊的統兵官,也是張實手下的愛將。
只見此人先是被驚得目瞪口呆,接著便情不自禁的開懷大笑道:
“哈哈哈哈,寧大官人的砲真是好聲厲害!以往咱們的砲不過十數斤的份量,打在城墻上無異于以卵擊石。可今天鄙人今天算是開了眼見了!沒有想到攻城還能這樣打,如此巨石若直中城墻,說不好就是大水崩沙啊!哈哈哈哈”
寧遠聽他說完只是微微一笑,心里尋思著看效果也就湊合吧,彈道依然高了點,看來還可以加大一些份量。打城墻石頭肯定是越重越好!隨即便對著那個大汗說道:
“焦統制,回頭還要麻煩你把兄弟們盯緊一點,加緊的采石只做兩石七斗的份量(三百五十六斤),可別回頭砲彈跟不上趟,可不就麻煩了。”
“哈哈哈,寧大官人只管放心,鄙人一定催著他們日夜不停,砲石絕對管夠。”
嗯,管夠就好,那你們發砲也別歇著,總要晝夜不停才能見效不是?旋即寧遠便對砲兵們說道:
“重錘稍微矮一點,直到砲石直中城線靠下一點為止,立即裝彈繼續。”
“得令!”
興高采烈的士兵們不用吩咐,已經迫不及待的要裝好下一發砲彈去問候對方了。有了之前的操作經驗,眾人動起手來就嫻熟了不少,不到片刻,第三發石彈又照著金牛堡的城墻射了過去。
這次總算是砸在了厚重的墻體上,一片碎石飛舞,塵土四溢。可的撞擊聲與整個墻體的震動都反出了其威力的巨大。從理論上這發石彈所攜帶的能量,就相當于是一個十噸重的大鐵錘,從二十米的高度墜落砸向城墻。
青磚鋪設的外墻被打出了一大片凹陷,無數的磚石碎成粉屑。而撞擊的剎那間整個墻體的震動所帶來的那種心理沖擊才是最致命的。
在經歷了上一次的實際體驗之后,李繼隆是沒膽子再繼續待在墻上了。而經過第二次打擊之后,無數的士兵也開始動搖起來。
片刻之后,第三發石彈再次射來,接著就是第四發.....。沉悶的撞擊聲十分有規律的響遍金牛堡各處。即使隔的老遠,只將自己關在屋內的李繼隆,依然清晰可聞。
讓他感到懼怕的可不完全是這個大砲的威力,也包括對方戰術意圖。他們到底要干嘛?準備用這玩意破墻而入?!?
這是什么戰法?!!
李繼隆的腦袋有點想不過來,包括所有的蒙軍上下也同樣是問號一片,只尋思著這砲彈為何只往城墻上招呼,而不是投到城內來殺傷內部人員?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寧遠這邊也組織了若干個砲組輪番上陣,采用人歇砲不歇的戰術,只集中巨石反復轟擊同一個落點。
所有人都鬧不明白這個打法,只是機械的不斷發砲,一發又一發。
終于城內蒙軍開始明白怎么回事了,因為隨著轟擊次數的累積,他們發現城墻的內測開始出現了變化,這是同一個點上不斷受力的結果。也就是隨著外墻結構的不斷破壞,越來越多的打擊力量通過內部夯土開始轉移,在不斷的推擠之下,致使內側的磚墻結構發生改變。
李繼隆的一個總把副官此時正在城墻之下,看著每當砲石擊中墻體,內側的磚石縫中便有塵土簌簌落下。
“不好!南蠻子這是要破墻!?”
更大的恐慌開始在他的心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