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六月到了京城, 李青宏看到他們也是高興壞了,畢竟許久不見。
馬永江他們也住進了東城的院子,第一次看到羊蝎子火鍋店里這么多人, 一個個洗把臉, 都想嘗一嘗。
因為鋪子里沒空桌,他們便在后面屋子里吃,不管是羊骨頭還是調(diào)料一個都不差,十幾個人吃出來的羊骨頭端下去一盆又一盆, 一個個吃的都很盡興。
聽說羊蝎子火鍋馬上就要開第三家, 馬永江問啥時候能在邊城和洪州吃到這個。
邊城倒是還好說, 把配料告訴娘親和姑姑她們,想吃自己家就做了, 但洪州可有點難,李青宏分身乏術, 沒法扔下京城的這些跑那么遠。
回來的第二天,李青文沒看到二哥回來,以為大理寺忙,只問了一嘴。
李青宏說有事去了蘄州, 李青文和江淙離開后不久, 二哥就動身去了, 沒說甚么時候回來。
聽到這話, 李青文手里端著的蜂蜜水的碗一下子就掉在了地上,一聲清脆過后,碗被摔的稀碎, 蜂蜜水撒了滿地。
“去、去了哪里?”李青文問道。
“蘄州啊。”李青宏不明所以的看著他, “仔兒, 咋了?”
“我們回來的路上, 聽說蘄州出了疫病。”李青文有些胸悶,雖然他竭力勸說自己,二哥可能沒有那么倒霉。
李青宏愣住了,旋即也開始害怕起來,他一直在京城,并沒有聽說這事。
疫病這種東西十分可怕,不少地方一旦發(fā)現(xiàn)這個,十戶不存一,一個村子,一個鎮(zhèn)子的人可能無一幸免,世人談之色變。
李青文和李青宏立刻就要去往蘄州,江淙知道后,先去了大理寺,想要問清楚李青卓到底去了蘄州的哪里,他們?nèi)フ胰艘埠谜倚?
但是,大理寺的人卻說,李青卓去的是青州,二月時走的,按照道理應該早回來了,遲遲未歸,不知緣故。
青州和蘄州挨著,但是,明明去青州取案卷,為甚么在離開的時候?qū)依锶苏f的是去蘄州?
雖然不明白,但是現(xiàn)在也不是想這個時候,江淙和李青文等人再次出城。
蘄州在東邊,從京城星夜趕路,六七天就能抵達。
但是,他們才走了四天,前方的路就被封了,幾步一崗,十分森嚴,人和馬都不得通行。
見狀,李青文更慌了。
很顯然,蘄州是真的出了事,所以才會阻攔里面的人出來,外面的人進去。
江淙去打聽,那些官兵卻緘口不言。
就在他們準備繞路而行時,馬永江他們從后面追了上來,說是李青卓回來了。
李青文立刻調(diào)轉(zhuǎn)馬頭回京城,看到二哥的一瞬間,腦袋里的那根弦,這才松開。
虛驚一場,李青文禁不住問道:“二哥,你不是去青州取東西,咋去了蘄州?”
“順路去蘄州做點事情。”李青卓知道家里人為他操心了,解釋道:“沒說清楚讓你們受驚了。”
之前的那些天,李青文的確嚇壞了,不過看到人好端端的,也就慢慢好了。
李青宏也問他有沒有遭受到蘄州的疫病,李青卓只說,他出來的時候尚早,疫病還沒有蔓延。
雖然李青卓的事情讓他們可是心驚肉跳了一陣子,但很快,李家也有喜事——李青宏要定親了,對方正是他兩次上香途中相助的陸雪寧。
陸家是前些年搬到京城的,陸雪寧有個讀書的哥哥,跟李青卓一樣,也是在考試前去廟中給哥哥求福,所以才有了兩個人這段緣分。
定親是大事,理應李家和陸家兩家一起商定,但是李家長輩都在邊城,這就有點麻煩。
陸家人都挺通情達理的,再加上對李青宏十分滿意,陸雪寧的父兄愿意走一趟邊城商談此事,所以李青文和江淙等人,再加上李青宏和陸家的幾個人準備好后,一同從京城出發(fā),坐船回邊城。
在離開之前,他們買下了城郊路邊的一塊地,大約兩三畝的樣子,在京城往南的主路上,離各個私塾不遠,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這塊地是從幾個賣家手里買的,原來是各種歇腳的茶肆或是吃食店的,被一塊買下,通通推倒,臨街的依舊蓋成火鍋鋪子,后面的那些地,李青文準備建成房舍,供往來行人和附近的讀書人食宿。
道別時,蘇元寶掉眼淚了,哭著要跟李青文一起去邊城,但是太遠太辛苦,李青文舍不得他遭罪,只說等以后長大了,一定帶他來。
最后,蘇玉寶買了許多肉給李青文,讓他帶給狗狗。
當然,離開時,這些肉都加了鹽巴,做成了肉干,要不不出一天都得臭了。
采買好東西后,一行人被送到了碼頭,上了船。
通往臨肅的船依舊是船老大他們在忙碌,因為熟悉了,李青文他們不再像從前那般拘謹,江淙幫著扯帆,李青文則用泥爐子烤魚吃。
陸家是客人,有甚好東西自然得緊著他們來,陸家大哥雖然是讀書人,卻不迂腐,雖然沒在家里做過這些事情,但也笨手笨腳的幫忙,并不只等著吃。
江淙他們不白坐船,在京城買了不少東西給船老大他們,投桃報李,船老大他們也將新鮮的海物拿給他們弄著吃。
因為結(jié)果還未出來,李青文暫時不用再埋頭苦讀,坐船的這些日子,變著花樣弄吃食,不光是馬永江他們再次嘗到的美味,船上其他人也多多少少吃了些,對李青文的手藝贊不絕口。
同樣的魚,李青文只撒了些粉末,就變得特別好吃,這實在是了不起。
這就是調(diào)味料的作用啊,李青文答應,回去只有,磨兩袋子香粉給他們帶過來,以后在船上就能吃到同樣味道的東西。
船頭有兩個籠子里面養(yǎng)了雞,長時間出海,光吃海物可受不了,因為一直有海風吹,倒是沒有甚難聞的味道,只是略微有些吵。
一起說話時,才知道,臨肅換了管事的人,雖然流犯們依舊出海,但不像從前那般頻繁,總算能歇口氣了。
不知道怎么說到了那些逃荒到臨肅的人,船員們說,有一些人回攏北城了,在其中,李青文和李青宏還聽到了熟悉的名字,但并沒有開口再詢問其他。
閑適的日子總是很短暫,他們抵達臨肅,下船后,換成了車馬。
陸家這幾個人不會騎馬,當然要坐車,他們看到北方壯闊的荒野,俱是驚嘆不已,李青宏在身邊照顧著,他們是第一次上門做客,還是要走這么遠的路,自然要周全些。
李青文雖然往返邊城許多次,但鮮少在這個時節(jié)走動,多半都是下雪的時候,看到周遭的一切,頗有幾分懷念的感覺。
他們行到密林之后,路的兩邊便能看到整齊的小樹,聽說這些都是李青文他們栽種的,陸家人滿臉震驚。
他們以為,在這種地方求生本來就不容易,沒想到竟然還能下這份苦功夫,真的是令人佩服。
還沒看到邊城的影子,他們路上反倒先遇到了放羊的李青風和一群大狗。
李青文早就聽小四哥說,在安陽關買了幾百只羊回來,親眼看到這么多山羊,依舊覺得可真是不少。
說是放羊,其實李青風在草叢里睡覺,都是一群狗在看著羊。
馬永江他們離開邊城也有些日子了,再次見到李青風,激動不已,抱做一團。
家里來客人了,李青風也不繼續(xù)往南走了,吹著哨子,大狗們立刻撒腿開始驅(qū)趕羊群往回走。
查圖部落的狗除了拉雪車,還會幫著驅(qū)趕鹿群,放羊什么的,是被李青風生生的訓練出來的。
往回走的路上,碰到了不少村民,看到他們一行,都會停下來,跑過來打招呼,閃電早就跑回去報信,所以李青文剛到家門口,大狗已經(jīng)把地里干活的李家人全都“叫”了回來。
本來馬永江他們重回邊城就讓人驚喜了,沒想到李青文和李青宏也一同回家。
然后,聽說了陸家人的身份,陳氏更是喜的合不攏嘴,這可是三喜臨門啊。
李家人可是都高興壞了,熱情的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李青文抱著小侄女看大嫂沏茶。
聽著前屋熱鬧的說著兩家的婚事,李青文想,如果爹娘愿意的話,李家今天不單能多個兒媳婦,還能再多個兒子。
想歸想,李青文可不敢在這種日子把自己和江淙的事情給捅出來。
按理說,結(jié)兒女親家,應當是李家人先去陸家,陸家之所以大老遠跑到邊城來,也是因為他們想看看李家人是甚么樣子的,嫁女兒的,總歸要更小心些。
雖然路上很累,很辛苦,但這趟沒白來,李家孩子和長輩都是知靠的人,這門親事,比原本更讓他們滿意。
待李茂賢和李青瑞他們陪著客人喝酒,陳氏才到西屋來,拉著小兒子說體己話。
問到去洪州的事情時,不免要提及不少人成親了,陳氏忍不住有嘆了一句,讀書把你們哥倆的婚事算是給耽擱了。
躺在熟悉的炕上,李青文默默的想,二哥才是,自己讀書并沒有誤了終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