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不經意撇了一眼,發現李青卓的手有些紅腫,趕緊把布袋子接過去,“二哥,你手咋了?”
李青卓還想用袖子遮掩呢,被弟弟一下抓住了手臂,趕緊道:“沒事,不小心被藥材扎了一下,師傅已經看過了,沒什么大礙。”
李茂賢看了傷口,皺眉道:“啥時候扎的?”
“前幾天。”
李茂賢臉色一下就不好了,“昨天托人送藥,也就說是昨個才把書抄完得了錢,手有傷還惦記著抄書,你就這么不愛惜自己的身子!”
不敢跟爹撒謊,李青卓立刻低頭認錯,“爹,我錯了。”
兒子這么做到底也是為了親娘,李茂賢心里愧疚多于生氣,道:“爹知道你孝順,以后不要這樣了,要不你娘知道了怕是又會心疼的睡不好。現在家里好過了,你不用再操心,把手養好。”
知道二哥愛干凈,李青文叮囑他別自己洗衣服,要不讓自己把自己臟衣服拿回去,要不就攢著。
李青卓原本不想麻煩,可瞧著爹的臉色還沒恢復,就跑回鋪子后面的小院子,把原本要泡的衣物拿了出來。
沒說兩句話,看到有客人進了藥鋪,李茂賢就催李青卓回去。
離開回春堂后,爺三個先去邱貨郎說的鋪子,到那發現字糖和熊貓糖都賣沒了。
這間鋪子不大,位置也有點偏,一般糖都會裝在盒子里,這里的掌柜倒是別出心裁,他把字糖和熊貓糖穿在細細的繩上,一排福字看上去精致可愛,一溜熊貓頭擠著挨著尤其的招人眼球。
這兩串糖做為招牌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用來吸引客人。
“小孩子很喜歡這兩樣糖,兩天就哄搶光了,現在鋪子也沒有存貨,要不客官再看看別的……”
他們過來只是看糖賣的如何,并沒有打算買東西,也只就只能先辜負掌柜的熱情了。
看到字糖賣的這么好,李家父子都很高興,轉過身就去了米鋪,把麥子、黑芝麻和糯米買下來。
上次做了一晚上糖,得了七十多斤麥芽糖還有十幾斤的字糖熊貓糖,麥芽糖換回來二百多斤高粱米和谷子,字糖和熊貓糖則賣了三百多文。
字糖和熊貓糖利潤比麥芽糖多的明顯,所以準備這次多做一些。
三百多文對于農家人來說不是個小數目,但從米鋪出來,就只剩下了幾十文。
頭幾年南方洪災,米糧價格就漲了很多,從前一斗米不過十幾二十幾文,現在翻了一番,貴的令人咋舌。
不過不管糧食貴賤,都跟農家沒有什么關系,豐年米賤傷民,災年地里的糧食都不夠自己家吃的,怎么可能拿去賣錢。
買完糧食爺三個就準備回去,路邊擺著一長溜筐子,里面裝著梨和山楂,個頭都不大,不知道是山上的自家里的。
李青文突然停下來,盯著那紅彤彤的山楂,李青宏問道:“仔兒,你想吃?”
李茂賢和陳氏是十分節儉的人,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鮮少給孩子們買吃食,只有李青文例外。
李茂賢停下腳步,問旁邊站著的婦人果子如何賣,就算小兒子沒有琢磨出賣糖的法子賺錢,他也愿意買兩個果子滿足兒子。
聽婦人說這些果子不貴,李青文立刻道:“爹,把這些山楂都買下來吧。”
看到山楂就忍不住想要捂腮幫子的李青宏呆住了,連忙拉住李青文,“仔兒,這玩意看著好看,可是太酸,吃幾個牙齒就軟了!”
李青文嘴里也控制不住分泌口水,吞咽了兩下,道:“我不吃,就是想做點其他東西。”
這些野山楂個頭小,酸的厲害,除了口味奇異的鮮少有人下的去口,所以價格也非常便宜,幾十斤才十個銅板。
李茂賢把所有山楂都買了下來,那婦人高興懷了,這是她兒子在山上采回來的,本來以為賣不出去,能換點錢可真是意外之喜。
昨天拎回去一袋子糧食,全家總算不用再喝西北風,今天一大早李青木就過來了,追著陳氏問自己能干點啥。
麥子還沒回來,連麥芽都沒生,自然做不了糖,但李青木看上去不做點什么就不能心安,陳氏只得讓他去山上弄點柴禾,熬糖太耗柴禾了,多準備點準沒錯。
李青木去后山轉了半天,背著柴禾回來,李茂賢父子三個正好也到家。
放下柴禾,李青木和李茂賢就背著糧食去碾。
村里有好幾個碾子,最熱鬧的還是前街李本強家里,那里地方寬敞,有兩個碾盤,大的碾高粱,小的碾谷子。平時就有很多小孩子在這里玩耍,有人碾米的話,前后左右的人就會不自覺的湊過來,一邊聊天,一邊幫把手。
平時李青風并不喜歡去碾米,小孩子扎堆的地方吵吵的頭疼,今天卻很積極,還吆喝上了李青文。
哥倆拿著空的布袋子跟在后頭,一到地方,李青風先去了院子前面的高粱地,看著高粱葉子都干巴了,就說沒幾天就要該收割了。
還惦記著甜高粱呢……李青文覺得他小四哥執著的有點可怕。
不但李青風,村子里其他孩子也都唧唧喳喳的問六爺爺啥時候能吃。
李本強,也就是李青文他們的六爺爺,是個十分和善的老頭。他被一群孩子問的也不煩,特意去看了一下高粱穗子,挑幾個差不多熟的了砍倒,撅斷穗子給每個小孩分了一個秸稈,李青文也得了一個。
李青風和一眾小孩子熟練的擼掉葉子,從一頭開頭啃,啃下一口秸稈在嘴里嚼,都美滋滋的喊著甜,把秸稈里的甜味都嚼沒了,然后把渣滓吐掉。
李青文看著就覺的牙膛疼,從前他們小鎮旁邊有人種玉米,秸稈也是甜的,那個時候出于好奇,他和院子里小伙伴偷偷去吃,結果把牙膛劃破了,流了滿嘴血,還被奶奶教訓了好幾天。
其他人吃的那么津津有味,李青文又有點忍不住了,把青色的秸稈弄干凈,小心的咬了一口,出乎意料的,竟然真的挺甜的。
這甜高粱桿比他吃過的玉米秸稈還甜啊,難怪這么多人惦記。
李秦風吃的很快,轉眼一根秸稈就啃光了,李青文把自己的給了他,李青風也沒客氣。
吃完了兩根,李青風的眼神還往地里的高粱上瞄,李青文只覺得好笑,“四哥,再過幾天又做糖了,我給你多留幾塊。”
“糖和糖的味兒也不一樣。”李青風說道:“這甜秸稈嚼起來是真的香。”
周圍的孩子聽了對著李青風刮鼻子,“這么大了還嘴饞,羞羞!”
李青風只動了動眉毛,“誰皮癢了往前走一步。”
全村的小孩子都知道李青風不好惹,一聽這話都跑了。
李青文倒是覺得他四哥這話沒錯,麥芽糖的成分和甜高粱秸稈中的糖成分確實不一樣……
“甜是甜,就是吃著有點費勁。”李青文道:“要是榨成汁,再把里面的糖熬出來就好了。”
李青風原本正在沖那些小孩齜牙咧嘴,聽到這話,猛的轉頭,“仔兒,高粱秸稈也能熬糖?”
“當然可以啊。就像甘蔗一樣,把汁榨出來就燒火熬,比咱們做麥芽糖還簡單呢。”李青文不知道小四哥激動啥。
已經顧不上那些挑釁的小孩子了,李青風瞪著眼睛,“那我們就用秸稈做糖吧,還省糧食啊!”
他的話像是一道雷電,一下劈開李青文頭上籠罩的厚厚的陰云,李青文這時才發現自己竟然忽略了這么簡單的制糖法子……
明明之前他還看過高粱秸稈做糖漿的報道,竟然忘到腦后了。
真是燈下黑啊!
李青風真的像是一陣風一樣跑了,他圍著老頭不停的轉圈,死活要讓老爺子把這半畝高粱秸稈都給他。
老頭咧嘴樂,“你還真能吃半畝秸稈啊,你要是真那么愛吃,六爺爺都給你留著。”
那廂,李茂賢和李青木倆人碾米,旁邊的人一看么多糧食,就知道糖賣的不錯,便問李茂賢從那學會的做糖。
李青文從呆傻變正常,村里人不免有些不中聽的謠言,李茂賢不想讓小兒子太招眼,早就跟家里人叮囑過,就說是他朋友教的法子。
聽他這么說,周圍人不免露出羨慕的神情,他們是知道的,李茂賢年輕的時候沒有白往外跑,結識了一些朋友。前幾年鬧災,村里人大都去要飯了,李茂賢的朋友大老遠的送來了糧食,簡直比說書人講的還驚奇,這事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
碾的差不多了,卻發現手頭的袋子不夠,喊了兩嗓子,李青文趕緊跑過來,撐著口袋,李青木把碾盤上的糧食往下掃。
李青文一出現,大家伙就看過去,李茂賢道:“仔兒,你四哥呢。”
剛問完,李青風就過來了,這樣的天氣,他竟然還跑出汗了,眉眼放光,一臉興奮地道:“爹,六爺爺答應把甜高粱桿都給我,過幾天就能收了。”
“胡鬧!”李茂賢皺眉,以為他是貪吃,教訓道:“那秸稈還得留著燒火,你吃了,你六爺爺冬天就得挨凍了。”
“爹,不是我吃……不是吃,是、是我吃……仔、仔兒……”李青風一時不知道該咋說,最后跺腳道:“仔兒說這個能做糖!”
他這一聲,不但李茂賢,碾子旁邊的村民也愣了,啥,那秸稈確實甜,可是咋能弄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