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视频,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颇多野结衣,在线曰本亚洲AV无码电影成年女人大片免费观看版,伊人久久偷在

紅豆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邊山寒[種田] > 第10章 貨郎
熬糖的時候是大晚上,即便味道隨著熱氣傳出去,也沒有人上門看熱鬧,倒是省了應付的氣力。

熬的差不多的時候,陳氏和姜氏開始做字糖,李青宏和李青風接管屋里頭兩口鍋,李青文要指導貼字,沒法分心。

做字糖不難,但是在昏暗的油燈下想要看真切,確實有點費眼睛。

李青文暗下決心,下次一定不能在晚上熬糖。

也不知道字糖賣的好不好,暫時只做了十斤,還剩下兩斤芝麻面,這并不是多的,等會有別的用處。

這次做的多,熬糖的時間就久,待第一鍋糖液熬好時,都能聽到村子里的雞叫聲了。

特意把沒口鍋中的糖水弄的不一樣多,陸續出鍋,錯開時間才好拉糖。

這次糖多,不能用雙手拉扯,糖一頭掛在木楔子上面,一頭用干凈的木棍穿過,李茂賢手抓著木棍,將糖拉長后再套在木楔上,不停的重復。

與此同時,李青文也舀了糖汁把剩下的芝麻面給和好。

待糖拉成白色的時候,用麻繩絞掉一段,李青文不顧燙手,趕緊把白色的糖和黑色的芝麻面搓幾條圓,再搟幾片寬窄不一樣的面片,按照順序疊放好,最后再包裹上黑白的面皮。

越熱,糖越容易拉伸,如果涼下來,不容易塑形,沒有手套,李青文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還是像做字糖那般將糖團拉扯開,到差不多寬窄,用刀切開。

昨晚李正亮被娘親趕去和弟弟睡覺,早早的就爬起來,在桌邊圍半天了,伸手拿起一片切好的糖塊,“哇”了一聲,“黑色的耳朵,黑色的鼻子,黑色的眼睛,這上面好像有一條狗!”

姜氏盯著糖塊半天,道:“仔兒,這不是字?”

李青文點頭,道:“嫂子,這是個熊貓頭。”

“啥是熊貓?”好幾個人問道。

李青文想了想,道:“天底下最招人喜歡的一種熊……”

“哎,還真挺像的。”陳氏一臉納罕,“瞧瞧,這雙黑眼睛可真大,看上去是挺稀罕人的。”

李青文:“……”大的不是眼睛,而是黑眼圈。

“仔兒可真厲害了,竟然能在糖里畫畫。”姜氏將那熊貓糖果兩面翻看,一臉的不可思議。

“小叔,這熊為啥跟狗這么像?”李正亮一本正經的道:“七奶奶他們家的狗就長這樣。”

“狗臉沒這么圓。”李青宏看的仔細,“耳朵也不是這樣的。”

李正亮立刻把糖扔到嘴里,大聲道:“我把狗熊吃了!”

大家一陣哄笑,笑過趕緊去替換李茂賢,拉糖也不是輕省的活。

等三鍋糖拉好,天都大亮了,全家人熬了一個晚上,切好麥芽糖后,趕緊躺回去補覺。

李青文昨天多睡了半天,還沒有那么困,他做熊貓糖的時候手心被燙的不輕,現在疼的厲害,躺了一會兒也沒睡著。

陳氏回屋沒有立刻睡覺,先是在柜子里翻尋了半天,找到一個小盒子。她拿著盒子到西屋,見小兒子彎著身子躺著,知道他沒睡,小聲道:“仔兒,手疼不?”

李青文聞聲翻身起來,陳氏把他手拉過來一看,兩個手心通紅,倒是沒有起泡。

心疼的不行,陳氏把手里的盒子打開,沾著里面白色的油膏給李青文抹在手心上,“這是獾子油,管燙傷的,這兩天注意別沾水……”

抹了油膏后的手心不那么干巴巴的疼了,李青文連連點頭。

“這事教給娘,以后仔兒就不用受這個罪了。”陳氏說道。

李青文搖頭,“娘,以后干活多了,手糙了就不怕了。”

看到他這么乖巧,陳氏不由得想起從前小兒子不明白事時的那些風言風語,鼻子一酸,拍著李青文的手臂,“油膏我放在旁邊,疼了你就抹點。”

怕油膏沾到炕上,李青文正琢磨這手咋放能舒服點,就看到他三哥的手摸索到他身下,沒摸到濕,就自覺的縮了回去。

李青宏看了弟弟近十年,李青文知道習慣一時半會改不了,他和他們都需要時間來適應。

柳山縣周邊有通向不同方向的十幾條路,每一條路向周邊延伸,連通著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村子。

離縣城近的村子通常比山溝里的村子要富裕,村民們種地也不耽誤把家里種的菜啊,山上撿的柴啊,家里養的雞鴨什么的拿去縣城賣。

這樣的進項乍一看不多,但架不住日積月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下來,家底可不是一點點豐厚起來。因著有這樣的好位置,縣城附近的村子娶媳婦都很容易,媒婆說親都一個勁的說,抬腳幾步就進城了,縣城賺錢可比土里刨食兒容易的多,嫁過來就是好日子。

那些窩在山溝里的村子可就沒有這么風光了,那里的人大都只種莊稼,吃多少全看老天爺的臉色,有些人甚至從出生到死都沒有到過縣城。

偏遠閉塞的村子也不是完全不通外事,每年都有人到村子來收稅糧,壯丁被官差拉去服役,這些人村民不會靠近,他們知曉外面的事情大都靠的是貨郎。

每隔一段日子,山間的小路傳來鈴鐺的聲音,這個時候村子里的孩子耳朵比狗還厲害,向村口的小路上瘋跑過去。

挑著擔子的貨郎才露頭,就被一群孩子圍住了,擔子前后的兩個籮筐,是孩子們盯著的地方,這里裝著很多東西,有花花的紙片,也有甜到心坎的點心。

貨郎到了村里的大樹底下,好心的大娘舀了一碗水,貨郎喝完,給了大娘小孫子一塊手指肚那么的白色硬物,道:“乖伢,吃吧,甜的。”

四五歲的小娃娃用舌頭舔了一口,眼睛兀然亮了,“好甜!”

他一下一下舔的高興,旁邊一圈的孩子看的直流口水,嘰嘰喳喳的問這是啥。

“這是麥芽糖,上好的糧食做的。”貨郎用衣衫扇著風,雖然現在最熱的時候過去了,可幾十里山路走下來,還是汗流不止。

饞的受不了孩子便跑去家央求大人,大人的衣角被攥住,有心軟的一會兒就被說動了,到大樹下問貨郎這糖怎么賣的。

貨郎說用糧食山貨換都行,一斤谷子或者干蘑菇半斤糖,高粱要多些,二斤高粱半斤糖。

小村莊在山里頭,沒有成片的地,都是在山坡上,一塊塊的,大的也就一兩畝,小的就半個院子那么大。只是他們這邊山都是土的,犄角旮旯都種上了莊稼,一年下來,收成還不少。

今年年景還好,算起來可能會多收幾斗糧食,日子不那么難的人家便爽快的換個一斤半斤的糖,拿幾塊給孩子甜嘴,剩下的過年過節招待客人用。

不過,村民們大都用小米來換糖,這東西比高粱味道是好些,但一斤小米頂不二斤高粱能填飽肚子。

看有人換了糖,其他孩子就更眼饞了,拍著胸脯跟爹娘說,以后少吃多干活,不亂跑,上山多摘點蘑菇云云,軟磨硬泡,最后也都如愿了。

大樹下,除了孩子就數女人最多,用糖把自己家孩子嘴巴堵上,女人們便開始換自己想要的針頭線腦和油鹽醬醋,能用東西換的一定不會花錢。

村里人出去賣糧,獨輪車走了那么遠的山路,到了縣城,糧食鋪子的人挑三揀四,又曬又過篩,還要分個上中下三等,最后唉聲嘆氣的拿回來幾十上百個錢。

錢難掙這事情像是烙印,深深的烙在每個人的腦子里。

針線和過日子用的東西是必不可少,這個能換的東西就多了,可以用雞蛋,兔子皮,馬的鬃毛,人的頭發等等,頭發當然不是剪下來的,平時梳頭掉下來的不要扔掉,搓一搓纏在一起,家里人多的,一個月能攢一大團。

鈴鐺隨著風響個不停,越來越多的人過來換東西,貨郎擔子里的東西換成了糧食和雜七雜八的東西,天黑后找相熟的人家借宿,晚上和家里的老人說半天話,明日便挑著擔子離開村子。

走時村子的孩子還跟出去老遠,問他啥時候再來,貨郎笑瞇瞇的回應,接下來孩子們就有了甜甜的盼頭。

七十斤的麥芽糖邱貨郎和邱老爹幾天就換完了,字糖和熊貓糖被邱貨郎拿到縣城的鋪子,因為新鮮討巧,賣的很順利,字糖吉祥,熊貓糖得小孩子喜歡,就算不是很甜,也不愁賣。

邱家父子推了二百多斤糧食過來,李家做糖賣錢的事情很快就在楊樹村傳遍了。

村子里的土墻還沒有李青文高,各家各戶都挨著,誰家有點啥事都瞞不住。前后左右住著,誰家一天三頓飯吃啥都門清,李青文家熬糖動靜不小,村里人一開始只知道是做什么吃食,見邱家父子上門,便知道事情沒那么簡單。

有人問起,李青文家也不避諱,大方的說了。

村里頭人怎么說李青文不在意,有了錢和糧食,他先在心里盤算了一下這次做糖的盈虧,最后發現,七十斤麥芽糖才賺三五十斤糧食,字糖和熊貓糖賣的錢折算成糧食更多。

其實兩種糖用的糧食都差不太多,不過因為買的人不一樣,價格才有這么大的差別。

換麥芽糖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為了給孩子弄一口甜的,買字糖和熊貓糖的更多的瞧著稀罕,家里不差那么一口糖,貴個一兩個銅板也不在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