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眼淚怒火只能暫時挽救哈撒兒,但那位大汗兒子最終是不肯放過自己的親弟弟哈撒兒的,不管他有罪沒罪,其實在鐵木真看來,讓大汗擔心自己的王位可能被人取代,這就是一宗大罪。訶額倫知道兒子的秉性,不達目的決不罷休。訶額侖最終是在悲憤、憂患的打擊下離開了人間。
訶額倫的悲劇告訴我們,權力意識的教育是一副慢性毒藥!中毒者無藥可解!
觀眾乙:主講人,您是怎樣看待鐵木真為奪回妻子孛兒帖所進行的這場戰爭的?
主講人:鐵木真為了救回被蔑兒乞人奪走的妻子而聯合克烈部的王汗、札答闌部的札木合所進行的這場奪妻之戰對鐵木真世界觀的形成和一生的作為起了重大的乃至決定性的影響。
首先,蔑兒乞人奪走鐵木真的愛妻讓鐵木真的大腦受到了強烈刺激,既感到無比的屈辱,又有切膚之痛。不報此仇,鐵木真覺得自己不配做男人,也無顏活在這個世界上。然而欲報此仇,只有十來個人七八條槍,勢單力薄的鐵木真面對兵強馬壯人多勢眾勢力強大的蔑兒乞人,無異于以卵擊石,想要取得勝利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何讓這不可能變成可能,這就逼著鐵木真開動大腦,想辦法,費盡心機找可行的良策。而母親訶額倫給一籌莫展的鐵木真指點迷津,讓他向父親和自己昔日的好友求救,借兵打仗,搞統一戰線,走聯合陣線的道路,借用他人的力量來實現自己愿望。然而無論是借兵還是聯合,都是空手套白狼求人辦事,而且是辦大事!既然是求人,就必然要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放下身價,矮人三分,做出可憐兮兮哀哀凄凄的樣子,用一句土話就是裝可憐當三孫子,而事實也確實可憐!而正是這種放下尊嚴當孫子的謙卑所獲得的巨大收益讓鐵木真總結出了諸多寶貴的人生經驗,比如柔能克剛,弱能勝強,謙卑勝過傲慢,低賤者勝過高貴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刀殺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等等。日后,鐵木真正是靠這套裝可憐,扮無辜,哀哀凄凄博同情,假謙卑籠絡人心的本領讓他他昔日的朋友、恩人兼老師王汗與札木合上當受惑,死到臨頭渾然不覺。
通過和王汗、札木合的聯手對蔑兒乞人的作戰,鐵木真充分領略到了聯合同盟軍借刀殺人戰爭謀略策略的重要和妙不可言!
其次,通過與王汗、札木合的合作,鐵木真從他的兩位老師們身上不僅學會了他過去一竅不通的戰爭謀略、戰術,還學會了挖同盟軍墻腳,背信棄義。鐵木真是個意志頑強卻不固執己,虛心好學且善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好學生。鐵木真以揚棄的學習態度,從他的兩位老師身上學到了他過去從不具備的戰爭謀略和指揮藝術,擯棄了兩位老師身上的諸多弱點。鐵木真站在了札木合和王汗兩位巨人的肩膀上,這是鐵木真后來具備遠見卓識和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再其次,蔑兒乞人對二十年前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從蔑兒乞人那里奪走訶額倫所進行的報復深深地刺激了鐵木真,讓他看到草原上的這種無序、混亂、無政府的社會狀態以及搶婚的社會惡俗十分可惡、可怕且貽害無窮,從而萌生了結束這種局面的強烈愿望。而想結束這種局面必須建立一個統一的權威的政權并制定相應的法令法規。成吉思汗后來進行的統一蒙古各部落的戰爭就得益于蔑兒乞戰爭中產生的愿望。成吉思汗在建國后在他的法律大典《大扎撒》中明確禁止搶妻,并把過去被民俗認可的搶婚行為列為重罪,在該死之列,按照鐵木真后來制定的這項法令,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是個該死之人,而鐵木真則是依律不該出生的人。
總之對蔑兒乞人的那場奪妻戰爭,為鐵木真升華為成吉思汗奠定了思想基礎和軍事基礎。
本集結束,歡迎收看下集《籠絡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