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宗皇帝登基以來,中斷十五年的武舉考試重新開考,殿試安排在立夏這一天。在這之前,舉子們不僅通過層層地方選拔,而且都已經過殿前筆試策答,最后篩選出來有資格參加皇家較場比武的僅五十二人。
武舉為國家選拔將才,瑞王相當重視,提早半年就把此事交由兵部負責,今日的演武場比試由驃騎將軍宇涵主持,皇帝也要親臨。
瑞王妃帶著雅南郡主早早來到武場觀禮席,考試還未開始,舉子們三三兩兩地站在場邊休息,柴令儀左顧右盼不停吵嚷坐這里看不清楚,要坐到父親身邊去。如云與官員家眷們寒暄畢,徑直把女兒拉到身邊道:“安靜些吧你,一早急著出門,我說時辰未到,你偏不依,現在閑極無聊又想著生事。你爹爹陪同陛下受百官和舉子的朝拜,你在旁邊,成何體統。”
“這里太遠了,我看不清楚。”柴令儀不滿地嘟囔。
如云奇道:“你對騎射哪來這么大興趣?這是為國選才的大事,你父親本沒有安排各府家眷的席位,你倒好,纏著涵叔叔硬是搭個觀禮臺出來,他倒也聽你的,為這事涵叔叔還被你父親責備了幾次。風爺爺不是說你對武技一點不上心的嗎?”
女兒根本沒聽母親嘮叨,早趴在欄桿前,俯身與臺下一名小官說話,如云探身一瞧,那小官立刻朝她殷勤行禮,如云微微點頭算是回禮,柴令儀轉身高興道:“娘,這名兵部主事說可以帶我去場下觀賽,你自個兒坐著,我先過去了。”
“這不是玩,別亂跑。”如云拉住女兒,又正色對那小官道:“黎大人,今日是國之正典,陛下也要親臨,你不要擅離職守,否則出了差錯定為你是問。”
這名兵部主事正是當年的玄鷹寨主黎世勇,他因搭救瑞王妃有功,脫了草寇身份衣錦還鄉。此人雖出身草莽,卻沒有多少豪杰之氣,反而天然幾分經營官場的小聰明,柴瑋軒并不怎么看重他,但他畢竟于如云有救命之恩,便薦他到兵部做事,這幾年黎世勇憑自己的鉆營,居然做到朝廷的正六品官員。此時,黎世勇聽了瑞王妃的話,嚇得臉色突變,連忙回場中值守。
巳時,天子儀駕入場,瑞王在側,文武百官隨后,全場肅靜,向天子行跪拜大禮。瑞王已被賜免跪,肅穆立在一旁。去年冬至大典前,皇帝欲賜瑞王同坐受禮,柴瑋軒堅辭不受,以后每次百官朝拜,瑞王便站在皇帝下首。
旒冕下的君主稚氣未脫,對這熱鬧的場面顯得興奮異常,宣布開試之后,便目不轉睛地看那些舉子們比試。柴瑋軒看皇帝感興趣,也頗有興致地側身與皇帝講解今天的測試內容。
今日舉子們需參加騎射、技勇兩項考試。騎射立三個箭靶,每靶相距三十步,參試者馳馬三趟,發箭九枝,六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六箭則不準參加二場。技勇考量的是馬上槍法,舉子們各自下場比試,由考官定輸贏。
不到一個時辰,騎射比試完畢,共三十名舉子合格,其中有兩名特別突出,弓馬雖比不了當年的瑞王,箭法卻也頗高超,全都九箭連中,當監箭官將兩人的九枝箭,連那射透的箭靶,一齊搬上前來,近前的人無不小聲驚嘆,原來九枝箭俱從一孔而出,兩個箭靶上都只有箭羽大小的一個孔。
小皇帝好奇地走下御座細看,柴瑋軒跟在一旁也不禁微笑點頭。皇帝傳兩人近前回話,如云認出其中一人是鎮軍大將軍左宇杰的胞弟左宇仁,另一人卻是一位貌似富家子的文雅少年,看著眼生,估計是民間才學出眾之士。令儀在一旁興奮地大聲叫好,青年才俊引人矚目,如云心里暗自好笑,硬拉女兒坐下。
待到比試馬上槍法,皇帝親命左宇仁與少年對峙,兩人突然成了全場焦點。
左宇仁牽過馬,乘亂壓低聲音對少年道:“今日你風頭也出過了,一會兒少不得定是榜眼,今日瑞王爺和圣駕在此,待會兒你若讓本公子風風光光勇奪狀元之位,我便不傷你性命另許你黃金千兩,若要真刀真槍動起來,哼哼,實話告訴你,我兄長乃當朝鎮軍大將軍,瑞王殿下的心腹愛將,本公子自幼習武,打遍京城內外無敵手,今日你的小命怕是難保。”
文雅少年微微一笑道:“左公子吩咐,本該從命,但今日在此應考的,不獨在下一人。你看天下英雄,聚集不少,哪一個不是十載寒窗,苦心學藝,只望到此博個功名,光宗耀祖。左公子家世顯赫,今日既然到此與我等寒士爭名,便不能負圣主求賢之意。”
說罷,提槍躍馬抱拳道:“請賜招。”眾人見他氣度閑雅,雍容自若,竟如是揖讓序禮,哪里是龍爭虎斗的廝拚,不禁有的佩服,有的擔心。
此時柴令儀早已溜入場地,黎世勇畢恭畢敬地領著她走近馬場第一排,她一個勁地歡呼跳躍,少年回身似朝她稍稍點頭微笑。
如云不禁皺眉,側身問霽月,“那少年是何人?”
霽月道:“王爺沒跟小姐提過嗎?他是趙宰相的遠房侄兒,名叫趙容與,自幼喪父,在南詔國與母親相依為命,這孩子聰明好學,文武雙全奉母至孝。聽說他母親病了兩年,這孩子侍奉湯藥寸步不離,直到三年前母親去世,他親自操辦完母親的后事守孝滿三年才回到中原。這趙容與去年已考中文舉人,這次參加武舉,從地方一路考上來,沒動用他叔父一點關系,前天殿前策答十分出眾,連王爺都對他另眼相看。”
“哦?”如云心中微動,再次凝目望向內場,“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這樣品貌的少年,而且還來自南詔?”
這時場內早已劍拔弩張,左宇仁黑著臉,對少年大喝道:“小子你自找死,別怪小爺無情,今日這武狀元小爺我是要定了。”話音未落,“鐺”的一刀,望少年頂門砍去。少年把槍往左首一隔,架開了刀。左宇仁又一刀攔腰砍來,少年將槍桿橫倒,往右邊架住。左宇仁被震得兩臂酸麻,暗道:“不好!”不由心慌意亂,再一刀砍去。
少年不慌不忙,舉槍一架,架開刀道:“在下讓過三招,已在御前給足公子臉面,公子小心了。”話音未落,“唰”的一槍,望左宇仁心窩里刺去。眾人齊齊驚呼,少年把槍一偏,越過左宇仁肩頭,槍柄敲在他太陽穴,左宇仁全身大震,栽下馬去。圍觀的人愣了一下,喝彩之聲如雷。
皇帝也高興地哈哈大笑,親自點了少年為今科武狀元,授御前一等侍衛。這時柴令儀也擠到前排,被皇帝叫到御前,親親熱熱地說話。柴令儀頗興奮,不住地引著小皇帝對新科武狀元問這問那。
~~~~~~~~~~~~~~~~~~~~~~~~~~~~~~~~~~~~~~~~~~~~~~~
端陽節天氣晴好,如云一早來到女兒房間,欲幫她梳洗打扮,一起到城外湖邊游玩,沒想到女兒起的更早,已經穿戴完畢,在齊身銅鏡前顧盼生姿。
“娘,這是太后賜的翠羽柔織云錦百花裙,以翠鳥羽毛織入,光澤華美,比普通云錦名貴百倍。”
柴令儀興奮地滿面容光,“嘖嘖,太后果然是江南福地浸泡出的美人兒,品味非凡,她說這條百花裙配鮮花最美,不宜用珠寶喧賓奪主。娘,你看,簪上今早摘的月季,是不是清麗無雙?”
如云含笑打量鏡中神采飛揚的玉人兒道:“天真爛漫的年輕女兒家,自有一番清麗姿態,也不必錦衣美玉增色。”
柴令儀在鏡中看看母親,轉身貼到如云身上討好道:“再美的江南美人,都比不上娘親美,特別在爹爹眼里,娘親才是全天下第一大美人。”
如云笑戳了女兒的額頭,“哪學來的這些沒正經?還一套一套的。”
柴令儀放開母親,轉身對著銅鏡戴上一對翠玉耳墜,“別以為我什么都不知道,娘親為什么輕易不愿意進宮,太后見到娘為什么總是訕訕地,太后又為什么總是對我好,賞我那么多寶貝,娘和先帝之間的種種糾葛,我可都一清二楚。”
“小女孩兒家,別口無遮攔。”
柴令儀似沒聽到一般,理理秀發道:“娘,我出去了,午飯不必等我。”
“不行!今天端陽游湖,娘特意幫你約了宰相侯府的幾位小姐,你們年輕姑娘一起說笑玩樂不好?你又要自己跑哪去?”如云略略皺眉。
“娘,人家約了朋友嘛,你叫月姨一起游湖吧,那些公卿小姐,整天足不出戶,說來說去都是花啊粉的,我不愛跟她們一處。”柴令儀粘到母親懷里來回磨蹭撒嬌。
“好吧好吧。”想到女兒自小離家,與京城親貴女眷長成環境不同,難免格格不入,如云一陣寵溺,“叫侍衛遠遠跟著,別惹事,今晚你爹爹要回府一起晚飯,早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