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子時,三千人的輕騎從樊城靜悄悄出發,專撿山林僻靜處疾行。
月黑風高的夜晚,連守城軍士都打起了盹兒。十幾條黑夜倏忽翻上城墻。不多時,城門靜悄悄打開,輕騎部隊悄無聲息地進了宜城。
“著火了——!糧倉著火了——!”尖叫聲劃撥黑夜。
宜城內突然間殺聲四起,火光沖天!大周騎兵竟神奇的從糧倉四周鋪天蓋地地殺了出來,幾面城門大開,城門附近也有不計其數的大周鐵騎來回沖殺。宜城守軍立時大亂,人喊馬嘶。守城大將從睡夢中驚醒,慌忙披掛上馬發令,待主力聚攏,分兵力守幾道城門,除了楚國軍隊自己的喊殺聲,哪里還有周兵的影子?眾人這才如夢方醒,紛紛趕到糧倉救火,楚國十之七八的糧食都屯于宜城,轉眼暮冬將至,舉國上下過冬的儲糧一夜之間幾乎被焚燒殆盡。一聲狂吼,宜城守將拔劍自刎于馬下。
柴瑋軒率領的兩千騎兵奔回樊城的時候,天剛蒙蒙亮。盧睿在城門焦急地等待,得知事成,而僅有少數士兵輕傷時,老將匍匐在柴瑋軒腳下,涕淚縱橫:“天佑我大周,殿下神勇有謀。若非殿下突襲宜城,樊城危矣。”
“昨夜殿下剛走不久,唐將軍,唐將軍便在百名軍士的護衛下回來。高輝在江邊布下奇兵,誘我大軍深入,鏖戰整整一日,我八萬大軍全......全軍覆沒!”
死一般的沉寂中,柴瑋軒面色鐵青,牙關緊咬,“咣當!”一聲將配劍摔在地上,沉著臉發令:“把唐于飛給我拿下!”
失了糧草,高輝并未如想象般倉皇撤軍,反而從楚國境內又增調十萬精兵,大有渡江決戰的架勢。八萬大軍一日之內全軍覆沒,朝野震動,唐于飛被押回京師問罪,周皇不敢再輕敵,緊急調集樊城周圍的駐軍增援,并派來身經百戰的左將軍趙元興掛帥,柴瑋軒仍為副將。
趙元興一面命樊城方圓數十里堅壁清野,不給高輝大軍留一點補給,一方面日日與柴瑋軒、盧睿推演沙盤,討論御敵良策。
將要經歷身憑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戰,柴瑋軒整日劍眉緊鎖,若有所思,吃飯時也不說一句話,眼睛只盯住地圖。
如云端來一碟酥餅,柴瑋軒看也不看,伸手抓起一塊放嘴里胡亂嚼幾下,和著茶水“咕嘟”一聲吞下,眼睛始終沒離開地圖。
看他幾天沒好好吃飯,如云略一思索,手輕輕按在地圖上道:“實戰之間不比沙盤推演,你就算終日不吃不喝,預想出百種局勢,也不及戰場瞬息萬變。高輝既是用兵不按常理之人,你用常理去推算,又能有幾分價值?”
柴瑋軒終于抬起頭,兀自憤然,“我也知推演萬般不及實地一戰,只是這高輝實在可惡,一日殺我八萬兒郎,大周子弟暴尸荒野,數萬白骨無人收斂。我要親手斬殺此賊,但是也絕不能讓大周士兵再做無謂犧牲。可是,如何誘此賊真正出戰,頗費思量。”
如云默然,一會又抬頭正色道:“高輝此人用兵如神,他會在什么時候親自應戰,尚且不論。你、趙將軍、盧將軍,你們正面與其交鋒恐怕也勝算不大,而且很有可能損兵折將。唐于飛的八萬大軍尚且奈何不了他區區五萬人馬,更何況楚軍現在聚集了十五萬之眾?”
柴瑋軒一拳捶在書案上,劍眉緊鎖,默然不語。
如云繞過書案,站到他對面,緩緩道:“你可想過‘圍魏救趙’之法,若高輝回師救援,便可在半路截殺他。”
柴瑋軒迅速盯住地圖,一面自言自語,一面頻頻點頭,“圍住江陵城?對對,高輝調出十五萬大軍,江陵城必空虛,若能逼其國君投降,對高輝便是釜底抽薪。”
想到這里,他興奮地抬起頭,抓住女孩的手,“我就知道,你跟了風先生七年,絕不止學點拳腳功夫,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只是......此法須出其不意,如何掩人耳目越過高輝大軍,進軍江陵?”
如云不動聲色地抽回手,指向地圖一處未經標注的山地:“這里,我跟隨先生曾走過,此處延綿數百里的山林為苗人控制,道路險峻且多有瘴氣。如能得到苗王同意,大軍穿過此山,只需兩、三個時辰便可至江陵。而回援江陵城,高輝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大路,另一條便是宜城與荊門之間的狹長山地。”
柴瑋軒激動地來回踱步,“走大路回江陵,即便是快馬,也需一日一夜。若是他選快捷的山谷,便是他的死期。只是......”柴瑋軒又躊躇地自言自語,“高輝并非無能之輩,他回師救援江陵時,恐怕一定不會走險路。”
如云輕輕收起快被翻爛的地圖,交到柴瑋軒手里,“高輝之詐比曹操如何?任操奸詐,諸葛孔明也能將其逼上華容道,瑞王殿下難道不如古人嗎?”
看著她信任的眼神,柴瑋軒心意已決,當即拉起如云來到前廳。
趙元興和盧睿都聚精會神地圍在沙盤前,一攻一守,反復推演。
此事知道的人不宜太多,柴瑋軒屏退諸將,與趙、盧簡單商議后,大家都覺得此法甚好,趙元興立刻就要備厚禮親至苗寨。
“不可,苗人在大國夾縫中生存,對涉及諸國利益之事慎之又慎。況苗人重義,為朋友可赴湯蹈火,但若是僅以金箔糧物收買,恐怕會適得其反。”如云未及多想,便出聲阻止。眾人這才注意到,今日瑞王身邊多了個樣貌俊俏的隨從。
林侍郎家的元珍表姐早年嫁與趙府二公子,但趙元興卻并未見過如云,因此不曾多想。
如云也不多解釋,對趙元興一躬:“趙將軍,小人是瑞王殿下的隨從,名喚吳云。早年間隨家師入苗,機緣巧合為苗王小妹診治急癥,與苗寨有些許故緣。小人愿陪瑞王殿下入苗疆,以朋友之義,說動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