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周亞夫想要造反,以功臣集團的實力,恐怕……
劉啟越想,越是滿頭大汗。
“明白了?”竇漪房的聲音緩緩傳來。
“明白了!”劉啟重重點頭,道:“必須要除掉周亞夫,才能召儒家和法家的人進宮!”
竇漪房看著劉啟,臉上又一次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這一次,她的失望比之前更甚。
“回去吧,皇帝。”
“今天的事情就到此為止。”
“今后,不得我同意,任何儒家、法家之人不得進入皇宮之中!”
劉啟如蒙大赦,趕忙離開。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治。
“看明白了嗎,治兒?”
李治若有所思,過了好一會才道:
“似乎明白了一些。”
李世民道:
“明白了什么?”
李治道:
“兒臣覺得,劉啟應該是打算在除掉周亞夫之后就讓儒家和法家進宮,可是……”
“歷史書上,似乎劉啟并沒有這么做。”
李世民微微點頭,道:
“那你只是看懂了一半。”
“劉啟的確不是什么真正的明君,所謂的文景之治,無非也就是沾了他父親漢文帝,還有母后竇漪房的光罷了。”
“啊?”李治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他沒想到,自家父皇竟然對“文景之治”中的漢景帝評價這么低!
文景之治可是華夏歷史上大一統朝代的第一個盛世啊。
李世民淡淡道:
“朕為什么說劉啟不是真正的明君,是因為他明明已經吃過一次虧了,竟然還是沒有發現之前自己是為何失敗的。”
“朕問你,劉啟第一次任用晁錯代表的儒、法兩家,為何會失敗?”
李治知道這是又進入了最熟悉的考較環節了,立刻就打起來十二分的精神,認真地思考了一會,才道:
“劉啟太高估了他對大漢軍隊和朝堂的掌控力了,周亞夫為首的功臣集團才是軍隊朝堂的實際掌控者。”
李世民嗯了一聲,隨口問道:
“所以轅固入宮這一次,軍隊和朝堂就歸劉啟掌控了嗎?”
李治愣了一下,腦海之中靈光一閃,失聲道:
“也沒有!”
李世民笑呵呵地開口:
“沒錯,當然沒有。”
周亞夫都還在丞相的位置上好好坐著呢。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有周亞夫在,劉啟想要掌控軍隊和朝堂就是一個偽命題。
李治終于明白了過來。
“所以劉啟再度任用儒、法兩家,事實上還是會在周亞夫等功臣集團面前碰一鼻子灰。”
“太后竇漪房之所以突然出手,不是因為想要打壓劉啟,而是因為要挽救劉啟!”
李世民露出欣慰的表情。
“治兒,你終于明白了這個道理。”
“竇漪房是劉啟的親娘,她當然要救劉啟。”
李治心中的所有思路,在這一刻徹底融會貫通了。
劉啟將轅固弄進東宮當皇太子劉徹的老師,看似并沒有第一次任用晁錯當御史大夫負責削藩那么大張旗鼓。
問題是,人家功臣集團經歷過晁錯的事情后,早就已經有防備了!
一看你劉啟這個小動作,人家哪里還不知道劉啟賊心不死?
上一次,周亞夫就狠狠地教訓了劉啟一頓。
這一次,周亞夫再出手,那就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了。
第一次周亞夫出手成功了,他升職當了丞相。
由于劉啟第一次投降的緣故,功臣集團的勢力就算不變得更強,也不可能比之前更弱。
那么,第二次周亞夫出手,獲勝的幾率依然是無限大的。
問題就來了。
如果第二次周亞夫還贏了,劉啟能拿什么給周亞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