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世界中,看著轅固倒地,朝堂中不由發出一陣驚呼。
“轅師!”
“轅師祖!”
這些驚呼,自然都是來自于在場的儒家子弟們。
這里可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時間線,轅固作為大儒,徒子徒孫并不少。
如今漢武帝已經宣布不再禁止諸子百家,允許任何流派參加科舉。
但儒家依舊還是能憑借著之前在朝堂上的根基,以及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占據著朝堂上超過一半的位置。
這還是漢武帝這些年有意打壓之下的結果。
剛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會,朝堂上只有兩種人。
一種是儒家士人。
一種實際是法家,但名義上也是儒家的士人。
現在法家再度自立,黃老重新興起,再加上其他學派也偶爾有人能考中進士。
朝堂上儒家依舊獨大,卻已經有了百家共抗儒家的趨勢。
漢武帝淡淡道:
“又沒死,你們別這么激動。”
他話音剛落,金幕之中九歲的太子劉徹就大叫了起來。
“死、死人了?”
劉徹表情煞白。
作為從小在宮里成長的皇子龍孫,他是真沒見過死人。
更何況,還是這種激戰后的死人!
劉啟臉色一變,立刻對剛剛找來的御醫道:
“上去看一下!”
老虎已死,御醫自然沒有什么顧忌,趕緊奔進去給轅固把脈。
“陛下,轅固并未死,只不過是受傷加上年老,暫時昏迷。”
劉啟松了一口氣,擺了擺手。
“那就趕緊送去醫治吧。”
這場鬧劇至此結束。
畫面一轉,竇漪房和劉啟母子坐在寢殿中,單獨談話。
竇漪房平靜地看著劉啟。
“皇帝,先皇走之前,讓老婦照看著你。”
劉啟忙道:
“母后說話何必如此生疏?您是朕的親娘,自然有資格管教兒子。”
竇漪房嘆了一口氣,道:
“皇帝,你早就長大了,老婦也不愿意管這些事情。”
“你之前用晁錯,各種打壓黃老,老婦不也沒說過什么嗎?”
劉啟忍不住道:
“既如此,母后這一次為何要如此堅決地阻止轅固入宮呢?”
在劉啟原先的想法中,竇漪房是自家親娘,對這件事情最大的可能性應該是裝聾作啞,選擇默認。
所以劉啟才敢來個先斬后奏。
可他萬萬沒想到,竇漪房居然親自派人攔路,還擺出了要弄死轅固的態度。
這還是那個自家的親娘嗎?
看著疑惑的劉啟,竇漪房又一次嘆了一口氣,露出了深深的失望表情。
“皇帝,你和先皇相比,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急躁了!”
“晁錯的死,難道還沒有給你一點警示嗎?”
聽著竇漪房毫不留情的喝斥,劉啟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母后,朕已經吸取教訓了,朕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了。”
“不會?”竇漪房厲聲道:
“那今天的轅固是怎么回事?”
“我問你,七國之亂你是平定了,但你確定其他的諸侯國就一定忠心耿耿嗎?”
“你確定整個朝廷就一定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嗎?”
“周亞夫,他現在還是丞相,你廢了他一直支持的劉榮,你覺得他心里就對你一點意見都沒有嗎?”
聽著竇漪房這一連串的質問,劉啟冷汗連連。
他突然發現,自己好像真的又犯了之前晁錯削藩時候的毛病。
步子邁的太大了!
周亞夫還沒除掉,功臣集團的勢力一如既往的強大,甚至更加強大。
這個時候可沒有像吳王劉濞那樣強大的諸侯王在外面作為牽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