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刑不上士大夫,為何卻做出這種暴行,如何能讓天下士人心服,這是在動搖大宋國本!”
一開始還有些疑惑的趙德芳聽到這里,心中頓時恍然。
大宋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開始,就選擇了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
有了這個國策,“刑不上士大夫”就成為了一種君臣之間不必明言的默契。
正常情況下,士大夫可以任意進言,除非是犯了謀反之類無可饒恕的大罪,不然皇帝都不會大動干戈的追究。
最多最多,也就是免去官職然后流放。
別看大宋中期的黨爭非常的激烈,但無論新黨還是舊黨,畢竟都是士大夫階層的一員,只不過立場不同。
所以大宋的黨爭就是,新黨得勢時,將舊黨一大批人流放。等舊黨得勢了,又把流放的那批人召回來,再把新黨的士大夫們流放出去。
不管怎么說,總之就是不會見血,不會搞出一得勢就把政敵全家殺光這種事情來。
這也讓大宋的君臣,以及臣子之間的相互斗爭維持著一個底線和最基本的體面。
但趙構的所作所為,正好就突破了這個底線。
張所、陳東等人,都是毫無疑問的士大夫階層。
趙構卻將這些人直接處以極刑,等于是破壞了這條大宋開國以來就一直堅持的規(guī)矩。
一條規(guī)矩,想要堅持并不容易。
但破壞了之后,再想要重新建立起來,那就是千難萬難了。
趙德芳莫名地在腦海之中想起了一句話。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沉默片刻后,這位大宋太子嘆了一口氣。
“這趙構,還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
趙德芳有想過,趙構敗家會敗在哪些方面。
比如說國庫,比如說美色,比如說疆域……
但趙德芳是真沒想到,趙構竟然連這種大宋的政治潛規(guī)則都能敗掉!
簡直是讓人大開眼界啊。
趙匡胤臉色陰沉,冷冷開口。
“朕倒是還寧愿他像他父兄一樣,只是單純的昏庸好色呢。”
“他這是在毀壞大宋的基石!”
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這是大宋制度最核心的基礎。
趙構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他都切切實實地破壞掉了這個基礎。
可想而知,士大夫階層必然因此對皇帝產(chǎn)生巨大的疑慮和不信任。
當作為大宋政權最堅定支持者的士大夫都不再信任皇帝的時候,大宋真正的大麻煩就來了。
比起這個麻煩,北邊的金國,趙匡胤反而沒有那么看重。
大宋畢竟是擁有整個天下的富庶王朝。
只要有時間來重整資源,建立一支足夠強悍的軍隊,就算不能收復失地,最起碼也能保證國家的存在。
可現(xiàn)在,統(tǒng)治根基都被動搖了,國家的存在可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趙匡胤想到這里,極為惱火地開口。
“這個蠢材趙光義,后代全是廢物,廢物中的廢物!”
這雖然只不過是盤點大宋的第二部視頻,但大宋出現(xiàn)的昏君已經(jīng)有四個人了。
宋真宗、宋徽宗、宋欽宗、趙構……
不對,歷史上的趙光義本人也是一個昏君,這就是五個人!
五名昏君,這數(shù)量可是已經(jīng)超過盤點三部視頻的大明了。
要是一兩個昏君,其實還算正常。
盤點到現(xiàn)在,哪個王朝沒有出過敗家子?
但這一口氣出了五個昏君,那可就不能用正常來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