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欽宗被這場上書所震動,由此意識到了主戰派確實是民心所向,最終堅定地支持李綱進行抵擋,從而讓金軍第一次汴京之圍最終無功而返。
陳東由此名聲大噪,成為大宋讀書人的精神領袖之一。
不過伏闕上書發生的時候,趙構還在金軍大營之中和完顏宗望射箭呢,那場事件他并未親眼目睹。
趙構定了定神,開始看這份請愿書的正文。
不看還好,看著看著,趙構的臉龐明顯變得扭曲了起來。
“……李綱乃天下民心所向,今陛下罷之,何其昏庸!”
“黃潛善、汪伯彥,奸臣也,陛下何能令其高居廟堂之上?”
“李綱不可罷,黃、汪不可用,此乃民心,陛下當正視之。”
“復用李綱,親征燕云,迎二圣歸于汴京,仍不失陛下英明。”
“陛下本不當即大位,若依舊親小人而遠賢臣,將來二圣歸京,陛下又何以自處?”
趙構看到這里,只感覺太陽穴突突直跳,心中怒意如火山噴發。
他大叫一聲,直接把這份請愿書撕成碎片。
“這陳東,安敢如此編排于朕!”
“來人,立刻給朕召集軍隊,將這些暴民統統驅散。”
“再給朕找到這個陳東,斬立決!”
很快,黃潛善和汪伯彥帶著大量軍隊趕到,強行將請愿的民眾用棍棒、武器毆打驅散。
請愿書的執筆者陳東也被逮捕,當場押往應天府東市之外。
刑場外,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憤怒的大宋百姓。
“陳東是大宋的好男兒,陛下怎么能無辜誅殺!”
“赦免陳東,復用李綱!”
但任憑百姓們如何呼喊,黃潛善、汪伯彥兩人帶著軍隊牢牢地控制住了整個局勢,甚至不惜亮出兵刃。
在明晃晃的刀劍威脅下,所有人終于都安靜了下來。
黃潛善長出一口氣,對著負責監斬的執法官道:
“還愣著干什么,行刑!”
執法官一臉為難。
民意洶涌,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像趙構、黃潛善、汪伯彥這樣,對金人畏之如虎。
陳東這樣的義士,任何一個正常的大宋人內心之中都對其頗為敬佩。
是以任憑黃潛善幾次三番開口,這監斬官依舊下不定決心。
就在黃潛善即將忍無可忍,準備發火的時候,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的陳東反而笑了。
陳東看了一眼監斬官,微笑道:
“我乃大宋臣子,若畏死,即不敢言。既已言,肯逃死乎?”
“你不必遲疑,但按上官之命行事便是。”
監斬官一咬牙,大聲對著劊子手開口。
“行刑!”
大刀落下,陳東等人的首級落在地上。
【在殘酷地迫害了敢于進言的民眾之后,趙構也被刺激得失去了理智,開始放手清理大宋朝廷之中的主戰派其他大臣。】
【尚書右丞許翰、左正言鄧肅、秘書省正字胡珵等一大批官員或被貶、或被直接誅殺。】
【在做完了這一切之后,趙構終于徹底消除了朝野的反對聲。】
【于是在當年十月,趙構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行在所”從應天府前往淮南東路的揚州。】
【但一心只想著逃命和保住皇位的趙構此時還沒有意識到,他犯下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看到這里,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臉色陰沉。
“蠢材,這個蠢材!”
“簡直就是朕平生所見,最蠢的蠢材!”
趙匡胤才剛剛罵完,宰相趙普、沈義倫等人也義憤填膺地開口了。
“國朝向來是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國家危難之際,士大夫救亡圖存,竟然卻慘遭殺戮,簡直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