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買調料,不會做,也是不行的。唐之噶巧舌如簧,說動城主甄選聰明的孩子們,送到西域喀什城學習做菜、制瓷等等,如果特別聰明的孩子,多學一點兒東西,比如算術、打鐵等等。
喝了一點葡萄酒,滿臉通紅的城主,直勾勾的看著唐之噶,大舌頭問:“你是說,我的孩子可以到你那里去學習?”
他說的是烏拉拉話,和漠北通用語的差別,就像是四川方言和普通話。聽久了,也就猜到意思。
不等外交官翻譯,唐之噶微笑說:“是啊。孩子們多學一點兒東西,將來回來建設更美好的烏拉拉城!彼f話時,刻意用了一點現學現賣的烏拉拉腔調。
城主一把摟住唐之噶:“兄弟!你是我異父異母的兄弟!我要和你歃血為盟!”
唐之橫刀、橫劍和吉曉互相看一眼,搞定!
阿古拉和額爾德木圖的臉色有點難看。
阿古拉是因為烏拉拉城的訂單,都是來自南方的香料和調味品。那些東西,女神馬鞭大部分不能生產,只有當中間商轉賣。唐之噶又讓烏拉拉城的孩子去西域喀什城留學,那么烏拉拉人就會知道那些南方香料和調味品的價格,他們就不能把價格定得太高。
額爾德木圖是因為,他看出了唐家對烏拉拉城的文化入侵。
他是漠北人,故鄉在下通古斯卡河中游圖拉。他是部落頭人的小兒子。他曾以為自己是天下最聰明的人,直到一支女神馬鞭商團探險隊的到來。應頭人的邀請,隊員們講了許多“外面的世界”。他仰慕著他們的智慧與勇氣,義無反顧的跟著這支隊伍走了。他來到了哈拉和林王庭,他以為他見到了世界最偉大的城!他拼命的學習,后來跳出女神馬鞭商團,當上王庭學者。他跟著蒙古使者,出使過趙國、隴國,見到了中原人更加巍峨的城池。他出使齊國,見到了大海,大海竟比哈拉和林的貝爾加湖還要寬廣!坐船北上到鮮卑國,他看到了比船還大的鯨魚。世界是多么廣闊……
到了鮮卑,那里與他的家鄉很相像,他又突然清醒。他開始思念家鄉,因此他鼓動蒙古可汗,可以朝漠北發展,以繞過鮮卑,直接與齊國、越國貿易;繞過瓦刺,直接與西域貿易。在他游說的時候,女神馬鞭商團探險隊傳回來一個好消息,在漠北發現了大鐵礦。
以此為契機,他再次回到了故鄉,他的老父親已經死去,他的同胞兄長當了頭人。他看到了族人的落后、貧窮,于是他努力的改變他的家鄉。圖拉建起了城,圖拉部落向蒙古國效忠。
現在,他看到烏拉拉城的孩子,他結合自己經歷,聯想到了二十年后,三十年后的烏拉拉城……唐之噶是有野心的,但他的野心不是國的擴張,而是另一種層次。
他望向舉止有度的唐之噶,猜測他在西域諸國站穩腳根,是不是也是這樣操作的呢?
唐之噶與城主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
城主的兒子們,有些比唐之噶的年紀還要大,但他們都尊敬的稱唐之噶為叔父。
城主手下官員們又羨慕又激動,因為唐之噶說要最聰明的孩子。他們的孩子也有機會去“外面的花花世界”。
城主等不到探險隊回來,他恨不得當天就選好孩子們送出去。
唐之噶和他商量,要么就唐之噶出錢,城主自行送孩子去喀什城。城主點頭如搗蒜。兩人商定,總共選十個孩子,五個大人帶隊。唐之噶命吉曉回去拿地圖,唐家畫的地圖。吉曉了然。她回到營地后,拿出唐家的西域地圖和額爾德木圖提供的漠北地圖,又拿出一張紙和筆,快速繪出西域和漠北地圖來,并標注出主要國家和城邦,還繪出主要商路。畫好以后,她吹干,折好,返回城主府。
看到那幅地圖,城主和他的官員們眼睛再次直了。
他們曾向女神馬鞭定購過地圖,但被拒絕。唐之噶就這么坦蕩蕩的展示出來了,并且說這張地圖送給他們。
唐之噶指了指路線,說明有多遠,不過他會寫一封介紹信,拿著介紹信,先到阿勒泰城雇一個會漠北話和西域話的翻譯,接著從哪幾個城市過去,暢通無阻。
接著,唐之噶讓城主自行選出五個大人和十個孩子,強調一定要聰明、強壯、因為此去路途遙遠,要適應西域干旱的氣候。說完,唐之噶帶隊告辭,揮一揮衣衫,留下一張地圖。
且不論烏拉拉城怎么的雞飛狗跳吧。唐之噶帶著隊伍回到營地,就關門休息。在宴會上,他也喝了不少葡萄美酒,睡覺,謝絕任何人拜訪。
第二日一大早,城主就親自帶著五個大人、十個孩子來到聯合探險隊營地。
唐之噶熱情接待他們,與他們交談后,他寫了兩封信,一封是通關文牒,一封是介紹信,蓋上他的私章、西域三國子爵印章、西域十城邦商業官員印章。
城主只會數到十(十個手指頭),信上的印章已經超出他的數學知識。他開始有點惶恐,他有資格做唐之噶的兄弟嗎?他真是賺到了!
唐之噶再次拿出一張地圖,這張地圖比昨天吉曉畫得還詳細。他親自教五個大人和十個孩子如何認識地圖,可惜烏拉拉人基礎知識太薄弱,似懂非懂。唐之噶并不在意,告訴他們沒關系,先到阿勒泰城,在那里雇一個會說西域和漠北話、會看地圖的翻譯,就行了。唐之噶告訴領隊(就是那位外交官,他知道如何去阿勒泰城),找女神馬鞭商團幫忙,又拿出一張交子,說這張給女神馬鞭商團,女神馬鞭會把錢幣給外交官,讓他們小心花用。外交官點頭如搗蒜,表示會好好學習,不亂花錢。
然后,城主和唐之噶目送這群大人小孩踏上去西域喀什的路。
接著,唐之噶向城市詢問,陪探險隊出發的四位大侄子和20條獵狗呢?城主立即招來人與狗。唐之噶把四人和20條狗分別編入四支小隊,跟著也出發了。
唐之噶還想要幾只船的,他見鄂畢河水面寬闊平緩,想坐船順流而下。但是阿古拉帶他見過船只,都很小,最多一只船能載四匹馬。不僅如此,“船”還很少,倒是有不少木筏。
阿古拉說:“這里的造船技術,是由女神馬鞭傳過來的。連做船的工具,也是從女神馬鞭這里購買的。原本這里的人,是用木頭、皮索扎成木筏!
唐之噶說:“還是得建大船,這樣才方便的大宗物資運輸。”
阿古拉稱是,說如果真能大開發漠北,那么會在這里建造船廠。
漠北最大的問題在于,漫長的冬季。九月開始下雪,雪季一直持續到來年四月。在更北邊的地方,還有終年不化的冰川。
隊伍順著鄂畢河朝西北方走。這里已經走出了一條商路,根據地圖,再繼續往西邊走,有“秋明城”,那里盛產石油,是由女神馬鞭商團發現的。女神馬鞭就地建了石油井和煉油廠,煉出的成品油裝罐往西運到海邊,再經船運到西域。
有煉油廠的地方,探險隊是不能去的,女神馬鞭怕唐家竊取煉油技術。
順著河走了七天,就離開鄂畢河,朝北方出發。
烏拉拉向導說,接下來的路,他們也沒有走過。因為那里是兇獸的地盤。
唐之噶率領的第一隊打前鋒,兩個會木系法術的傭兵,與樹木溝通,能看清方圓一百米的任何動植物。土系法術者,輪流上前,向前推出道路。唐家學者手拿羅盤,指引著方向以免走偏。這里的樹木主要是松樹和白樺樹,地面上多是樹葉,耐寒苔蘚。
唐之噶坐在馬上感慨,有法術真方便。
傭兵隊伍中,土系法術者占一半,開荒嘛,女神馬鞭有經驗。
舉著羅盤的唐家學者,看著土系法術者推出的泥土,感慨道:“這土真肥啊!
唐之噶也看過去,厚厚的一層腐爛的樹葉下,泥土質呈深褐色。他立刻聯想到了“黑土地”。
一個耗盡法力,坐在馬上休息的土系法術傭兵說:“就是冷了點!狈龅哪嗤,還帶著冰渣。
唐家學者問:“這里的溫度有記錄過嗎?”
傭兵搖頭:“不知道!
唐家學者把羅盤遞給一個傭兵,讓他看著辦,然后驅馬朝后走,走到女神馬鞭學者旁,問他們:“這里的溫度有記錄嗎?”
女神馬鞭學者說:“有。但是記錄得不詳細!
接著兩人聊開了。
學者們都是生活在漠南王庭的。他們只記錄了漠南的氣候變化。
漠北的土著木有文化,更不可能文字記錄氣候啥啥,他們通過口耳相傳“四月開始雪化了,五月草瘋長,七八月熱死人,九月開始下雪,收拾屋子備好肉。十月開始貓冬,一直到來年四月”。
唐家學者說這里的泥土很肥沃,種菜一級棒。接著兩人開始討論這里種什么糧食和蔬菜合適。首要的是耐寒作物,大家一致覺得黑麥和土豆很好。其次是不耐寒,但是生長期短的作物,比如芥菜、小蕃茄等等。
唐家學者和女神馬鞭學者相處得特別好,互相交流知識。
唐之噶通過天書,仔細閱讀過西伯利亞的相關資料。西伯利亞礦藏極其豐富,森林覆蓋率高,泥土為肥沃的黑鈣土、褐鈣土。想著當年割讓出去的土地——心痛得無以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