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氣面對萬重浪……”
“熱血像那紅日光……”
“膽…似…鐵…打…骨…如…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里長……”
“我發奮圖強……做好漢……”
這歌聲伴隨著鼓聲,一股鏗鏘有力熱血沸騰的節奏撲面而來。
雖從未聽過,但卻能從這鼓聲和歌聲中,感受到曹軍的決心。
將軍并沒有放棄!
將軍也沒打算拋棄我們!
戰!
所有蜀軍士卒全身一緊,呼吸聲也變得急促起來。
曹軍的視線從一張張熟悉或陌生的臉上掃過,在鼓聲的鼓舞下,心中也變得熱血起來。
鼓聲更大了。
歌聲也更粗曠了。
“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
“熱血男兒漢,比太陽更光……”
果然,音樂是不分民族,不分國界,不分時空的。
下方的蜀軍士卒從曹軍的歌聲中,明白了他的決心。
而曹軍則從那一張張望過來的視線中,讀懂了他們的心意。
此番不管有無援軍……不管能否茍活……不管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戰!
唯死戰耳!
一遍歌聲后,曹軍又重復的唱起了第二遍。
這歌曲旋律簡單,也無多大變化,歌詞也簡單,就算是換了一個時空,所有人聽后也能一知半懂。
但無一例外的是,都能從那歌聲中,感受到彼此的決心和心意。
等到第二遍后,所有蜀軍士卒都跟著斷斷續續哼了起來。
他們眼神堅定,拳頭緊握。
一股以死明志的悲壯氣氛,迅速的籠罩在蜀軍陣地上空。
不一會,那歌聲越來越響亮,鼓聲也越來越大,蜀軍士卒的合唱,也越來越整齊。
漸漸地,通過峽谷的上空,慢慢傳了出來。
山坡上的司馬昭起初聽到迷迷糊糊的鼓聲,心中還在詫異。
想必此刻那蜀將已經知道了援軍已斷的消息了吧。
蜀軍的士氣應該低到了谷底。
他們再也提不起盾牌和長槍了。
父親的一條毒計,堪比徐晃的1萬精兵啊。
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
又過了一會,那鼓聲漸漸大了起來,隱約間,似乎有歌聲傳來。
司馬昭頓時糊涂了。
此時此刻,還有心情唱歌?
莫非是家鄉的兒歌?
臨死之前,勾起了對家鄉的最后回憶嗎?
又等了一會,所有蜀軍士卒的大合唱,在鼓聲的伴奏下,聲音比之前曹軍的獨唱大了許多。
司馬昭緊跟著豎著耳朵傾聽了片刻,心中頓時大驚。
這絕對不是家鄉的兒歌。
沒有哪兒的兒歌,有如此的氣勢,如此能勾動人心,如此的慷慨激昂。
“不對,這是軍歌!”
司馬昭自然不是那愚笨之人,他靜靜的又聽了一遍,心中的感慨之意越來越大,盡管那歌詞迷迷糊糊聽不真切,但音樂是所有人類共通的屬性。
他從這股歌聲中,聽到了蜀軍以死明志的決心。
唉!
沒想到父親的毒計,不斷沒讓蜀軍分崩離析,反而讓他們陷入到絕死之境,成了一股哀兵。
所謂哀兵必勝。
看來,這場戰斗并沒有結束。
司馬昭頓時長嘆了一聲,一時間也被蜀軍的悲壯情緒所感染。
“若是父親在此,定會大吃一驚,這蜀將的統兵之能,怕是不亞于徐晃,真乃帥才也!”
蜀軍短時間內的變化,肯定離不開蜀將的指揮。
能在如此絕境之下,還能爆發出滔天的戰意來。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將領能比擬的。
“可惜啊,為何他是蜀將,而不是魏將呢?”
蜀軍陣地傳出的歌聲,也驚動了魏軍陣地中的徐晃。
他在親兵的簇擁下,很快來到陣地前沿,一言不發靜靜聽了一會,也從蜀軍的歌聲中,感受到那股死戰之意。
蜀軍還有2000多人,若是團結一心,絕對能爆發出幾倍的戰力。
難道,他們還沒放棄?
竟能將士氣運用到如此地步,讓徐晃也不得不服。
之前他一直以為曹軍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仗著一身武藝和蠻勁,一味的勇往直前,以力破巧。
這樣的莽夫,就算僥幸取得了一兩場勝仗,也不會讓徐晃動容。
因為他早晚會死在戰場上。
正所謂柔不可守,剛不可久。
剛則易斷。
能進能退,知榮辱,懂得失,才是長遠的為將之道。
而現在,徐晃第一次在心底正視曹軍起來。
同時又升起了一股僥幸。
還好沒立軍令狀。
若不能在一日內攻破蜀軍陣營,取下曹軍人頭,自己豈不是會被牽連進去?
蜀軍雖被團團圍住,但峽谷的地形比較特殊,由于空余的平地有限,只能從兩面夾攻,一次未必能投進去太多兵力。
這是徐晃顧慮的地方。
“來人,速令全軍埋鍋造飯,半個時辰后,向蜀軍發動攻擊。”
“諾!”
蜀軍的改變,讓徐晃心中升起了一絲不安心理,這也督促他加快了進攻的節奏和步伐。
而另一邊,曹軍也從馬車上跳了下來,他將鼓槌交給親兵好好保管,暫時停了歌聲和鼓聲,所有蜀軍士卒在曹軍的命令下,開始有條不紊的準備起來。
曹軍發現魏軍并沒有趁著天亮后第一時間發起攻擊,心中一動,讓所有蜀軍將陣地遷移到山坡一側。
背靠山坡,舍棄了一面的防守,只需面對正面的敵人即可。
這樣,蜀軍的陣容,也從橢圓形變成了半圓形。
無形之中節省出一部分兵力來。
這樣也有一處隱患。
若魏軍將領更耐心些,占據山坡后,令士卒從山坡上推倒巨石滾落下來,蜀軍說不定會全軍覆滅。
只是到了此刻,也顧不上這么多了。
移動陣地后,曹軍又令親兵將所有肉食全部拿出來,下令埋鍋造飯。
他們此次出征,每名士卒皆帶了15日的口糧,還有少許的肉干,這算是精兵才能有的待遇。
由于補給和軍需充足,也讓蜀軍在絕境中,有了堅守下去的希望。
徐晃留出來的短短半個時辰,也只能讓蜀軍在轉移陣地后,設置簡單的防御工事。
依舊是在陣營前方埋下了多余的盾牌和長槍,組成了一個刺猬陣營。
不久后,魏軍發動進攻的鼓聲也傳了過來。
所有能動的蜀軍士卒,自覺地根據自己位置,排出一個看似堅不可摧的陣容,靜等著魏軍到來。
曹軍手持鼓槌,站在馬車上,剛毅的目光似乎穿透了不遠處魏軍的重重陣地。
“若是諸葛亮的援軍抵達,應該會從這邊沖進來吧。”
不知怎地,他腦海中突然冒出了一條奢侈的念頭。
隨后又舔了舔嘴唇,將這一念頭驅之腦后。
魏軍陣容中,徐晃在親兵的簇擁下,也站在了蜀軍陣地的一箭之外。
從這里看去,幾乎能望到蜀軍那由盾牌和長槍組成的‘槍林’。
那張面無表情的老臉下,第一次升起了一股急迫的心情。
這次魏軍也改變了進攻組合。
由于蜀軍陣地的變動,魏軍一左一右的兩路進攻陣容,自覺的合成了一路。
打頭的依舊是500名騎兵。
他們將發起敢死隊一樣的沖鋒。
若蜀軍的陣型能抵擋住騎兵沖鋒,緊隨其后的則是茫茫多的步兵。
峽谷地形斜長,最多也只能投入2000左右的兵力。
徐晃研究一番后,將進攻的魏軍分成了幾波。
第一波由500名騎兵組成,主要是沖鋒,負責破壞蜀軍陣型。
第二波是800名步兵,緊隨騎兵之后,是攻堅的主力。
第三波是800名步兵,后面還有第四波,第五波……
整整一天的時間。
就算用兵力耗,也要耗死蜀軍。
當然,若是在前半天解決掉問題最好,這樣也好讓徐晃在面對司馬昭時,不那么尷尬。
若是半天不行,那就一天。
源源不斷的魏軍持續進攻,將兵馬充足的優勢發揮到最大,不信蜀軍能堅持到油盡燈枯的那一刻。
“進攻!”
魏軍陣地的鼓聲越來越急促。
在鼓聲催促下,第一波500名魏軍騎兵,齊齊翻身上馬,兵器和甲胄佩戴整齊后,靜靜的立在一邊,等待著徐晃的命令。
隨著徐晃的一聲令下。
所有騎兵開始沖鋒起來。
兩里長的距離,雖然不能將騎兵的速度提到最快,但也勉強夠用了。
速度越快,沖擊力越強。
這也是魏軍騎兵心中的保命之道。
只是那被排在最前排的魏軍騎兵,心中就不這么想了。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他們眼中的恐懼越來越甚,那被埋入土中半截的長槍和盾牌,冒著寒光,組成了一個小小的拒馬陣容。
若是直接撞上去,輕則傷殘,重則直接身亡。
斷無活命的機會。
50步……20步……
魏軍騎兵在恐懼的刺激下,有的直接閉上了眼睛。
既然軍令不可違。
是死是活,只能交給上天來選擇了。
蜀軍陣地中,那鼓聲在曹軍手中再次響了起來。
咚咚咚……
這次不用他開口,所有的蜀軍皆賣力的跟著唱了起來。
戰!
死戰!
死戰不退!
最前沿的蜀軍士卒透過盾牌外的縫隙,看到魏軍騎兵越來越近,以往很恐懼的他,此刻不斷沒有向后退縮,反而將整個身子頂了上去,牢牢的頂在盾牌后面。
緊隨其后的,是一陣倉促而殘酷的戰馬嘶叫聲。
碰!
打頭的騎兵,再次和蜀軍盾牌撞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