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的司馬昭,早被這慘烈的攻防戰吸引。
他見那蜀將起先在打鼓,其后又抱著酒壇喝酒,在然后,歪歪斜斜的從馬車上跳下來,操起一把長槍堵在蜀軍陣營的最中間,一槍橫掃一大片,很快將周圍清空出來。
岌岌可危的蜀軍陣容又穩固下去。
而那鼓聲和歌聲,始終未停歇。
總有士卒輪番上去打鼓;
歌聲則是參差不齊、時有時無的大雜唱。
蜀軍那看似隨時會崩塌的防線,在經歷了魏軍輪番的進攻后,依然矗立在峽谷上。
徐晃的第一輪騎兵退了。
500名魏軍騎兵,退的時候只剩下100名左右。
第二波步兵也退了。
800名步兵,退走的時候損傷過半。
然后是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
這場廝殺,從凌晨時分開始,一直持續到黃昏才結束。
盡管蜀軍的陣地不斷縮小,但始終不倒。
當光線開始昏暗時,天空也沉了下去,忙碌了一天的峽谷,終于恢復了平靜。
“那蜀將,還能持續扮演奇跡嗎?”
就算是初臨戰場的司馬昭,也看出蜀軍陣營已是強弩之末,堅持不了多久了。
可能明天會被攻破,也可能后天,總之,堅持不過2天。
“呼……”
司馬昭觀戰了一天,突然感到一陣頭昏腦脹,整個身心都透著一股疲憊。
之前的精力過于投入。
等到松弛下來,才覺得渾身上下說不出的疲軟。
心中更是多了一堵墻,堵得難受。
他揉了揉腦袋,正打算讓親兵安排晚飯,突然遠處的馬上奔來一名傳令兵,人未到,聲音便傳了過來,“將軍,奉大都督口諭,令你即刻起返回大軍營地。”
司馬昭還惦記著明天的大決戰呢,隨口問道:“為何?”
“將軍,諸葛亮的大軍來了,大都督令你速速回營。”
司馬昭愣了愣,又轉頭看了看蜀將營地,頓時覺得峽谷的戰場,瞬間又充滿了變數。
就看徐晃能不能在諸葛亮援軍到來前攻破蜀軍陣營了。
若是屆時還沒有,那這蜀將說不定能逃出生天。
“那徐晃應該也收到消息了吧,就是不知他今晚會不會挑燈夜戰。”
司馬昭腦中突然蹦出一個念頭,隨后搖了搖頭,跟著親兵離開了山坡。
峽谷中的蜀軍陣地。
曹軍幾乎全身虛脫的跌坐在馬車上。
最后一壇酒也用完了。
連續幾日的征戰,體力消耗嚴重,身心都透著一股疲憊。
若是魏軍明日繼續保持這樣的進攻強度,怕是守不住了。
曹軍再一次感到深深的沮傷。
為數不多的手段,已經用盡了。
今日若不是他看情況不對,及時發動了醉拳,恐怕蜀軍營地早已被攻破。
又是一個陰天。
曹軍歪歪斜斜的靠在馬車上,抬頭望了望天,找不出一片云彩。
而四周的蜀軍士卒,卻是比他更為不堪。
在魏軍的持續進攻下,幾乎所有士兵皆輪番上陣,有的還在地上喘氣,有的則看不到明日的朝陽了。
四周除了傷兵的呻吟聲,就是親兵幫助后勤兵埋鍋造飯發出的吆喝聲,剩下的其他聲音好似消失了。
沒有士兵來找他請示;
也沒有那絕望的傷兵來找他詢問援軍何時道來。
似乎所有人,都從心底放棄了生還的希望。
此刻,多活一日,便是多掙了一日。
這才是一股真正的哀兵啊!
若是明日魏軍來攻,就讓我陪他們燃燒掉最后一絲能量吧。
士兵都能如此,我作為將軍,何必奢求獨生?
曹軍腦中念頭紛紛擾擾一圈后,漸漸地歸于平靜。
夜色很快籠罩大地。
黎明時分,天色將亮未亮,曹軍正在迷迷糊糊間,突然一名親兵趴在他身邊,拼命地搖晃他,“將軍,魏軍陣營后方好像有動靜。”
曹軍晃了晃腦袋,他見那親兵眼中透著一股驚喜之色,隨即也想到了什么。
莫不是援軍來了?
曹軍頓時翻身爬起。
他站在馬車上,發現視線所及,只能望到魏軍的前線陣地。
隨后又翻到戰鼓上。
極力遠眺,總算能看到個大概。
只見魏軍的側后方,突然涌進來一團黑色,頓時攪得陣營大亂。
與此同時,那戰鼓聲也緊跟著響了起來。
聽到戰鼓聲后,周圍的蜀軍也緊跟著爬了起來。
他們見曹軍獨自在戰鼓上眺望,一時間皆屏聲靜氣,過了一會,曹軍猛的從上面跳下來,臉上帶著一股逃出生天的驚喜。
“兄弟們,那魏軍陣營后方大亂,怕是援軍來了。”
“所有人做好準備,這是我們最后逃出生天的機會,為了那死去的袍澤,為了家鄉的親人,必須活下去。”
陣地中隨之變得喧鬧起來。
陸陸續續的有壓抑到極致的歡呼聲,也有喜極而泣的抽泣聲。
所有人全部動員起來。
曹軍又繼續翻上馬車,他讓親兵站在馬車上,合力抬起一面盾牌,自己站在盾牌上,高度提升后,看得也更遠了。
魏軍陣地側后方的那團烏云,不斷向前蠕動,漸漸地成了一條斜長的通道,直通這邊而來。
到了此時,曹軍心底已經能肯定是援軍來了。
就是不知領軍的大將是哪一位。
兩刻鐘后,天色漸漸明了。
殺入魏軍陣地后方的那一團烏云也漸漸有了顏色。
領頭一人,白馬銀槍勇不可擋,趁著魏軍黎明時分的混亂,不斷向前突刺,很快距離包圍圈中的蜀軍陣地已不足兩箭之地。
眼看就要鑿穿魏軍陣地。
曹軍終于看清了他身后親兵舉起的旗幟。
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趙’字。
“是趙子龍將軍!”
曹軍控制不住心中的喜色,一把從盾牌上跳了下來。
“所有能戰的士兵,拿起武器,跟著我向前沖,不能戰的士兵,努力跟在身后,不要掉隊,我們援軍來了。”
所有蜀軍都已準備妥當,就是那行動困難的傷兵,也是倆倆攙扶在一起,臉上皆帶著死中逃生的喜悅。
曹軍環顧了一圈,從每個士兵臉上掃過,心中也是一震。
“這些哀兵,都與我經歷過生死考驗,若能活著沖出去,他們都將成為我的親兵。”
曹軍突然又臨時改變了主意。
他決定親自斷后,盡可能的護著這些傷兵沖出去。
“殺!”
魏軍攻殺了幾日的蜀軍陣地,始終不得破。
此刻突然主動肢解了。
蜀軍操著手中武器,排著整齊的步伐,個個當先的向前沖去。
努力向那援軍靠攏。
曹軍則騎馬跟在后方,不斷地在陣前周圍游走,將那在附近窺視的魏軍紛紛斬于馬下。
兩股蜀軍,在魏軍的陣地中,漸漸合攏了。
趙云的一名親兵在混亂中找到曹軍,大聲叫道:“將軍,請大家速速上馬,隨我們一起殺出去。”
曹軍這才發現這一股援軍看似聲勢浩大,卻是一人兩騎,僅僅只有5000余人。
若不是趙云勇武,換了其他大將領兵,恐怕沖進來都難。
眾人不必多說,等所有人陸續上馬后,那股由趙云領頭的援軍又轉頭殺了回去,曹軍自領著親兵斷后。
魏軍經過最初的騷亂后,很快穩固起陣型來。
蜀軍沖進來容易,殺出去卻困難了許多。
曹軍見趙云獨木難支,也操著長槍殺到前方幫忙。
“殺!”
由于體力和精力的嚴重消耗,此時的曹軍也不復之前的勇猛,卻也不是一般將領能敵的,有了他的加入后,蜀軍停頓了片刻的隊伍,又開始緩緩向前蠕動。
等到了魏軍陣地后方,又有一員將領領了500名士卒前來幫忙。
卻是趙云的副將鄧芝。
頓時兩股人合成一股,也不戀戰,直接從魏軍斜后方入,又從斜后方出,留下滾滾灰塵后,毫不留戀的打馬而去。
在馬謖屯軍的孤山下,也出現了一股援軍,領頭大將是張苞和關興。
他們救出被困的蜀軍后,也徐徐往后撤去。
在此處不遠處的一處大營中,諸葛亮正領著大軍與司馬懿遙遙相望,等兩邊的部隊陸續返回后,曹軍才得知諸葛亮的安排。
當諸葛亮收到曹軍送過去的扎營圖后,已察覺到街亭會失,遂當機立斷,放棄了攻打長安和洛陽的準備。
陸續調兵遣將。
先是令魏延率軍回援陽平關,扼守住漢中要道;
其后召回所有在外兵馬,火速回援街亭。
而趙云所部也接到了援助街亭的命令。
其后一人雙騎,趁著黎明時分,殺了徐晃一個措手不及,這才將曹軍的2000軍士救了出來。
此番街亭變故,導致諸葛亮的北伐大計毀于一旦,又損失了一員裨將(高翔)和幾萬軍士。
可謂大好局面,功虧一簣。
馬謖難辭其咎。
曹軍所部更是折損過半,剩下的士卒幾乎人人帶傷,有一半人甚至遭受了終生殘疾,已經不能被稱為一名合格的士兵了。
曹軍回營后片刻不敢停留,直接進入中軍大帳參加會議。
等曹軍進賬后,才發現諸葛亮立在大帳中,面色一片凄苦,身形更是傴僂了許多,整個精氣神都隨著街亭的失去,變得黯淡無光。
其他將領皆是一字不敢言。
整個大帳都彌漫在一層傷痛的氣氛中。
“丞相!”
曹軍默默的叫了一聲,隨后退到右邊角落站定。
諸葛亮瞧見他后,總算有了一絲精神。
他頭一次伸手拉住曹軍胳膊,從上到下的仔細打量了一眼,隨后點了點頭,由衷的嘆息道:“文武啊!你能平安回來,甚好。”
“若是連你都折在了街亭,那真是我軍的最大損失啊!”
曹軍感受到諸葛亮的關心發自肺腑,心中也一軟,弱弱的問了一句,“丞相,如今形勢如何?”
“形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