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父親,我還想再觀一天。”
司馬懿見司馬昭仍不死心,索性挑明了說道,“我已對徐晃下了格殺令,那蜀將雖勇猛,但他一人回天無力,明日蜀軍陣營必破,而那蜀將,也會力戰(zhàn)而亡。”
司馬昭仍倔強的不肯離去。
他此刻的心中卻是矛盾得很,一面希望魏軍大獲全勝,一面又期待那蜀將能大顯神威,從魏軍的層層包圍中殺出去。
盡管心底的理智在不斷告訴他,這不可能。
但……心中始終有那么一絲希望。
美人如玉,猛將如云,謀臣如雨。
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所有人心底的一個共同秘密吧。
他迫切的想看到這位蜀將的最終歸屬。
這就是他堅持留在山坡上不愿離去的唯一原因。
盡管,這一絲心底的美好,可能會被他父親親手埋葬。
一晚上的時間很快過去。
就在黎明時分,突然有親兵來傳話,“將軍,大都督昨夜抓了三名蜀軍探子,審問后發(fā)現(xiàn)是蜀將派出去求援的哨兵。”
“哦!”司馬昭仍躺在帳篷中,他晃了晃腦袋,頭中一片昏沉沉。
明顯昨夜未睡好。
一時間有些不明白。
“大都督將那三名蜀軍探子殺了?”
親兵又回道:“大都督親自下令將他們放了,還送了他們三套魏軍軍服。”
“為何?”
司馬昭頓時翻身坐了起來。
他父親是多么聰明的人,為何會抓住蜀軍探子后反而給放了,這明顯不和常理。
里面定有貓膩。
司馬昭見那親兵說話斷斷續(xù)續(xù),明顯在賣關子,頓時臉色一沉,訓道:“你還知道什么?一口氣說不出,不然軍棍伺候!
那親兵聽后臉色馬上垮了下來,委屈的狡辯道:“是大都督讓我代為傳話,說是想考考你,看你能否想通其中的關鍵!
司馬昭此刻的心情亂成一團,哪有心思考慮那些細枝末節(jié),繼續(xù)板著臉喝到:“還不快說!
“是……是……”
親兵吞了吞唾沫,這才原原本本的說出了緣由。
司馬懿一直羨慕諸葛亮做漁夫,這回得償所愿,也當了一次漁夫。
曹軍這邊派出了三名援軍去高翔處求援,那馬謖被困了2天后,缺水危機出現(xiàn),組織人馬沖殺了幾次未果后,才發(fā)現(xiàn)被魏軍包圍了。
隨后也派出了哨兵去向周圍求援。
高翔奉諸葛亮旨意,在附近十里處的一座小城安營扎寨后,就密切關注街亭蜀軍的動靜,結果一前一后收到了兩路人馬的求援信。
頓時有些難辦了。
他的兵馬只有1萬,若去救援,也能勉強求援一路。
如何能兼顧兩路呢?
最后高翔在心中取舍了一番,又細細聽取了求援哨兵的信息后,發(fā)現(xiàn)那曹軍兵少形勢更危機,而馬謖兵多,形勢稍微樂觀些。
去救曹軍的話,風險太大,可能連這1萬兵馬都要搭進去。
最主要的一點,那馬謖是蜀軍北伐的參軍,和諸葛亮之間有師生之誼。
這一點,最終促使他下定決心去救馬謖,而放棄了曹軍。
隨后高翔不顧曹軍派出的3名哨兵苦苦哀求,大軍開拔,打算去解馬謖之圍,最后進入司馬懿為他精心準備的埋伏圈中。
而曹軍派出求援的3名哨兵,在求援無果后,又親眼目睹高翔一萬援軍覆滅,只得連夜趕回來向曹軍報信。
沒想到曹軍如今的處境更糟,已被魏軍在峽谷中兩面包圍,三名哨兵合計一番后,決定趁夜色偷渡,最后落到了司馬懿手中。
而司馬懿不僅沒殺他們,反而送了3套魏軍軍服供他們偽裝,隨后將他們放了。
司馬昭洗了一把臉后,思維漸漸清晰。
馬上明白了司馬懿的目的。
隨后倒吸了一口冷氣。
“此計甚毒!”
這不是要將蜀軍最后一絲抵抗的士氣也摧毀掉嗎?
就算司馬懿是他的親生父親,司馬昭也覺得渾身冰涼,籠罩在一層恐懼中。
心中更為那蜀將擔憂起來。
若是……處于團團包圍中的蜀軍得知援軍已斷的消息后,士氣會不會土崩瓦解不戰(zhàn)而潰?
就在此時,峽谷中突然傳出一陣騷動,打斷了司馬昭的遐想。
從上坡上望去,見有兩名魏卒騎著兩匹戰(zhàn)馬,躍過魏軍的包圍后,一左一右拼命加速向中間的蜀軍陣地沖去。
這一離奇的舉動頓時吸引了在四周站崗值班的魏軍將士注意。
頓時分出兩撥人馬,分別向這兩名魏軍士卒追去。
與此同時,另一名穿著魏軍士卒服飾的人,突然從山坡上現(xiàn)身,連滾帶爬的躍到地面后,也向中間的蜀軍陣地跑去。
就算那值班的魏軍將領是一頭豬,也察覺到了此刻情況的不對。
他隨之果斷的下令,“放箭,射殺這三名魏卒!”
嗖嗖嗖……
一頓亂箭向前方突圍的2名魏卒飛去。
那騎馬的兩名魏卒,很快中箭倒地,連人帶馬被射死在原地。
而最后一名魏主,因為沒有騎馬,身形更為靈活。
他借助山坡邊的巖石,躲過了一波箭雨,也跟著向蜀軍陣地沖去。
外圈的動靜也驚醒了蜀軍士卒。
不一會,曹軍騎著一匹馬,親自沖了出來。
他心中有一股預感,這不尋常的魏卒,可能就是之前派出去求援的哨兵。
他們冒死突圍,就是為了將援軍到來的消息帶進來。
可能會與他們里應外合,合力沖殺出去。
這是如今活下去的最后希望。
曹軍的出現(xiàn),也讓追擊的魏兵緊張起來,他們繼續(xù)放了一輪箭雨后,謹慎的選擇撤了回去。
沒有收到徐晃的進攻命令,擅自出戰(zhàn)的后果他們承擔不起。
就是這最后一輪箭雨,將毫無遮擋的最后一名哨兵射倒在地。
曹軍心急如焚,火速的騎馬趕了過去。
擔心魏軍繼續(xù)用弓箭射殺,曹軍并沒有下馬,而是用長槍挑起地上的哨兵后,提在馬上,直接帶回了蜀軍營地。
那哨兵身上插了七八支箭矢,嘴角鮮血一片,已無生還可能。
只是眼中的不甘和頑強的使命感,在支撐著他。
回到蜀軍營地后,曹軍剛將他從馬背上抱下來,那哨兵又連著吐了幾口血,臉色愈發(fā)蒼白了。
他掙扎著說出了一條殘酷的消息。
“將軍,高翔率1萬援軍去救馬謖,中了司馬懿大軍埋伏,如今全軍覆沒,我們的援軍沒了……沒了……嗚嗚嗚!
那哨兵完成使命后,又吐了幾口血,一直在心底堅持著他活下去的信念崩塌了。
最后不甘的閉上了眼睛。
而蜀軍營地中,聽到這條消息的蜀卒,不亞于心中遭了一記晴空霹靂。
一直支撐著他們抵抗下去的,是活下去的信念。
而想要活下去,除了曹軍的勇武表現(xiàn)外,就是即將抵達的援軍。
這是他們最后的希望。
而現(xiàn)在,援軍沒了。
還有堅持的必要嗎?
我們能從魏軍的重重包圍中突圍出去嗎?
頓時,就有那心智薄弱的蜀卒,雙眼無神的跌坐在地上痛苦起來。
男兒有淚不輕彈。
那是未到絕望時。
對生的渴望,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眷顧,一直支撐著他們抵抗到最后一刻。
而現(xiàn)在,這股信念已開始風雨飄搖,在搖搖欲墜中隨時可能崩塌。
曹軍的心中,也是說不出的苦澀。
他想起了自己的雙親,若是自己死在這時空中,父母得知消息后會怎樣?
定是傷心欲絕吧。
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
只是,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啊。
得到這番奇遇后,只要活下去,就能觸發(fā)無數(shù)的可能,定然比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活得更精彩。
前提是,活下去。
曹軍心中已亂,顧不得陣營中正在崩塌的士氣。
他一個人跌跌撞撞的走向中間的馬車,一個翻身上去后,眼神中總算恢復了些許焦距,視線最后落在最后一團未開封的酒上。
心中頓時升起了一股悲觀的求生念頭。
“若到了最后一刻,我飲下這壇酒后,在力量的加持下,應該能逃出去吧?”
曹軍也沒有半點把握。
只是如此一來,自己要背上拋棄袍澤,獨自逃生的污點。
而且在丟了街亭后,他不確定諸葛亮是否會原諒他。
若他的北伐征途就此結束,馬超的復仇如何完成?
完不成馬超任務,如何能離開這處空間?
不管是出于人性的考量,還是為了完成任務后離開這空間,曹軍都不想放棄。
若是諸葛亮得知司馬懿大軍進攻街亭后,應該會火速趕來支援吧?
如今已過了3日。
能堅持到諸葛亮的援軍到來嗎?
曹軍雙目無神的坐了一會,一只手抱著那酒壇,漫無目的的在上面摸索,最后,不知怎滴,視線又落在那面被忽視掉的軍鼓上。
軍鼓者,鼓舞士氣也。
如今的蜀軍,怕是更需要這面軍鼓吧。
鬼使神差的,曹軍拾起鼓槌,一下又一下的敲打在鼓面上。
咚…咚…咚…
軍鼓發(fā)出一陣低沉而有節(jié)奏的震動聲,很快傳到所有蜀軍士卒耳中。
他們齊齊望向馬車上的曹軍。
只見曹軍緩慢的一下又一下敲打著軍鼓,等吸引了所有蜀軍視線后,突然開口吼出了一段陌生的句子。
“傲氣面對萬重浪……”
“熱血像那紅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