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統(tǒng)這種二代將領(lǐng)對東吳可沒有什么好感,他的叔父輩可都死在夷陵之戰(zhàn),看到譙周如此為東吳說話,心中甚是不快,冷哼道:“譙大人可不要忘了你是漢臣!”
譙周捋著蒼白的胡須,哈哈大笑了一聲,反問道:“正因為老臣是大漢臣子,才事事從大局著想,三足鼎立一強兩弱,如果不和東吳緊緊綁在一起,拿什么抵抗魏國?”
譙周的一番話讓劉瑤深以為然,雖然東吳三番兩次的背刺很不地道,但和東吳聯(lián)盟仍然是目前的政治正確。
顯然姜維身受諸葛亮真?zhèn)鳎隙ㄒ彩敲靼资吕淼模啦粦?yīng)該和東吳撕破臉皮,于是諫言道:“臣以為,當(dāng)派遣使者出使東吳,一來向東吳遞傳我大漢重新光復(fù)的消息。二來索回被東吳占據(jù)的巴東郡。三來可以打探南中之事,若是交州已反,應(yīng)該聯(lián)合東吳一起出兵。”
見姜維還要主張出兵打仗,閻宇瞬間就爆發(fā)了,大聲怒斥著:“姜維!你知道我大漢還有幾斛糧食幾家兒郎嗎?你的眼里就只有北伐和平亂!蜀地屢番叛亂不止,如果百姓還有一條活路,哪里還會叛亂!再打下去,我大漢就該亡國了!”
姜維沒想到閻宇居然在這么多人面前直接頂撞自己,一時間也生氣了起來:“閻宇匹夫你知道什么?我大漢十四州,豈止這一蜀之地,如果不北伐,不出百年,人心便再不思漢,到時候大漢只有死路一條,叫我如何面對九泉之下的丞相和先帝!”
一時間你來我往,姜維和閻宇本來就是死對頭,只是姜維一直都率軍在外,與閻宇沒有相見的時候機會,但對彼此十分不滿,此番爭執(zhí)如同火上澆油,大有不死不休之勢。
劉禪不禁了皺眉頭,沉聲道:“好了,兩個朝廷大員吵吵嚷嚷的,像什么話,這要是正式朝會被傳出去,還不讓魏吳兩國笑掉大牙?”
姜維和閻宇立刻偃旗息鼓,齊聲告罪道:“臣知罪!”
劉禪略微思索了一下,便覺得姜維說的有道理,但閻宇所說也是事實,連年征戰(zhàn)之下,蜀中已經(jīng)匱乏不堪,于是拍板道:“就依大將軍所言,先派遣使者出使東吳,探清虛實再做定奪,假若是交州反了東吳,到時候和東吳聯(lián)合出兵,我大漢派遣少許兵馬即可,不傷及根本。”
見劉禪最終還是采納了自己的意見,姜維連忙說道:“陛下英明!不知陛下欲派何人出使?”
糾結(jié)派什么人去出使東吳,這個劉禪可沒有想過,一下子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問道:“不知眾愛卿可有舉薦之人?”
一直佇立在劉禪旁邊不說話的的黃皓,在眾人猝不及防之下站了出來:“奴婢有一人舉薦!”
看到是黃皓站出來說話,姜維頓時怒不可遏,大聲呵斥道:“你一介閹人豎子,有何資格指點軍國大事?還不退下!”
如果不是黃皓這廝,大漢那么多忠臣良將怎么會被排擠在外,他姜維又怎會被迫屯兵沓中避禍,姜維對黃皓可謂是恨之入骨。
看到姜維出來怒罵黃皓,閻宇也忍不住又開口說話,反駁道:“黃大人乃是陛下親信,為大漢也是鞠躬盡瘁,怎沒有資格說話?你姜維身為大將軍,外不能攘除外敵,內(nèi)不能平定叛亂,又有什么資格站在這里?”
雖然閻宇對黃皓的作風(fēng)也是不太喜歡,但畢竟閻宇是黃皓一手提拔出來的,知恩圖報這個事情他還是懂得,而且他身份和威望都不如姜維,沒有黃皓幫助,拿什么跟姜維斗。
黃皓當(dāng)即向閻宇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兩人心照不宣。
劉禪很頭疼姜維和閻宇的爭吵,兩個人都是朝廷大員,而且都手握兵權(quán),他罵也罵不得殺也殺不得,只能略過他們,轉(zhuǎn)而向黃皓問道:“黃皓,你要舉薦誰呀?”
黃皓躬著身子,回答道:“奴婢要舉薦新興王殿下,殿下在陛下落難之時有護駕之功,又身份尊貴,此番出使東吳定能顯示我大漢誠意!”
劉禪將目光看向劉詢,心中不斷的徘徊著,以現(xiàn)在的情況看來,蜀中人才缺乏,類似宗室皇子也不全是酒囊飯袋,譬如劉瑤就有一定的才能,亂世應(yīng)當(dāng)不拘一格,也該啟用宗室了,于是大聲問道:“詢兒,你可愿意出使東吳?”
聽到劉禪的問話,劉詢立刻驚愕了起來,他沒想到出使東吳的事情居然會落到自己身上,但他又害怕萬一東吳真的要和大漢開戰(zhàn),恐怕他此番會有去無回。
劉詢趕緊把目光看向自己身邊的哥哥劉睿,他一直都是以劉睿馬首是瞻的,只見劉睿微笑著點了點頭。
此刻劉睿的心中已經(jīng)明白了黃皓的意圖,先一步把組建羽林軍的消息通知了劉睿,這樣羽林軍在沒有陛下任命統(tǒng)領(lǐng)的情況下,就默認(rèn)歸屬劉睿手里了。
而現(xiàn)在黃皓又舉薦劉詢出使東吳,想要把劉詢提拔起來,誰都知道劉詢是自己的人,黃皓這番動作已經(jīng)表明了要投到劉睿麾下。
劉瑤的心里已經(jīng)有些波濤起伏了,這時候他才感到深深的無力,朝堂內(nèi)沒有一個支持他的人,他完全是在孤木獨撐,只能在心中哀嘆,有了退縮的念頭,至少還能保住王位做個閑散王爺不缺吃穿用度。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劉詢的回答,這是一份送上門的功勞,雖然也可能有些危險,但自古以來兩國交戰(zhàn)不斬來使,風(fēng)險也沒有多大。
良久,劉詢才面色難堪的開口回答道:“父皇,東吳反復(fù)無常,兒臣......”
這話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難以置信的看著新興王劉詢,就連劉睿和黃皓也是愣了一下,隨后在心中大罵劉詢廢物。
劉瑤瞬間欣喜若狂,暗道劉詢真的是扶不起來的阿斗,趁別人還沒有說話,趕緊站上前來主動請命:“父皇,東吳態(tài)度未知,此番出使有一定危險,王弟年紀(jì)尚輕,還是讓兒臣前去吧!”
偏殿里的其他人也都不說話了,兩個皇子之間的斗爭,他們從來都是不會參與的,參與立儲之爭可是犯了君王大忌,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劉禪微瞇著眼睛看向劉瑤,對于劉瑤所想的小九九他也是明白了七八分,暗嘆道劉瑤恐怕有些野心,不過他也確實有能力,但廢長立幼乃是自取滅亡之道,袁紹前車之鑒仍然歷歷在目。
如果太子劉睿不犯什么重大過錯的話,這個太子他會一直坐穩(wěn)下去,直到繼位的那一天,劉瑤所做的這一切最終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 。
劉禪也不點破,既然劉瑤想要爭功,那就滿足他,讓太子感受到威脅,這樣也能激發(fā)太子的上進心,于是說道:“還是瑤兒能為朕分憂啊!”
劉瑤連忙拱手致禮,神色滿是堅毅:“這是兒臣的本份!父皇言重了!”
“安定王劉瑤聽封!”劉禪正色道。
“兒臣在!”
“安定王劉瑤,挽救大漢危亡光復(fù)新都,挫敗魏軍救朕于水火,功不可沒,現(xiàn)改封為秦王,仍食安定郡之邑,領(lǐng)五官中郎將,責(zé)令明日出使東吳!”劉禪朗聲道。
劉瑤不禁愕然,沒想到只領(lǐng)了個五官中郎將的職位,雖然不是正式朝會,但這份封賞從劉禪口中說出就算拍板而定了。
對于什么秦王的封號他不怎么感冒,封號都是虛的,大漢就這么一州半之地,難不成還真給自己劃分一個秦國?
不過秦晉楚三王乃是王爵之首,可以和太子平起平坐,可以有自己的府篆從事,這一點劉瑤也了解一些。
“兒臣領(lǐng)旨謝恩!”雖然有些不太滿足,但劉瑤只能領(lǐng)命。
“恭喜秦王殿下!”殿內(nèi)的其他大臣也都紛紛向劉瑤抱拳致禮,這讓劉瑤一時間有些不適應(yīng),只能一一回禮客套著。
劉禪看了看殿中的眾人,既然今天已經(jīng)封賞了劉瑤,索性將殿內(nèi)的其他有功之人也一并晉升,于是對著面前的黃皓說道:“黃皓,替朕擬旨,朕要封賞有功之臣!”
“諾!”黃皓躬著身悄然退去。
過不大會兒,從殿后拿了筆硯和圣旨,先將劉瑤的封賞記在了上面,隨后看向了劉禪。
劉禪見黃皓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于是朗聲道:“此次朕得以脫險,大將軍居功至偉,賜大將軍姜維為西鄉(xiāng)侯,食邑千戶。諸葛將軍戰(zhàn)死,朝中衛(wèi)將軍職位暫缺,封趙統(tǒng)為衛(wèi)將軍,閻宇為驃騎將軍,譙周為尚書令,陳壽為散騎常侍。”
“臣領(lǐng)旨謝恩!”殿中的人齊聲道。
劉禪看了看劉睿和劉詢,既然自己提拔了劉瑤去和太子競爭,那么太子的人不加以封賞確實說不過去,于是說道:“太子劉睿和新興王劉詢在朕落難之時護駕有功,也不可不賞,加封劉睿為執(zhí)金吾衛(wèi),統(tǒng)領(lǐng)三千羽林軍護佑皇宮,改封新興王劉詢?yōu)辇R王,仍食新興之邑,在羽林軍中領(lǐng)都尉,可入朝議事。其他各有功之人明日朝會再行封賞!”
“兒臣謝父皇恩賞!”劉睿和劉詢面色一喜,當(dāng)即齊聲道。
一番封賞下來,這幾個人面色各異,有欣喜有憂愁,也有面無表情。
最欣喜的是劉詢,他沒有做什么事情,便得到了封賞,還能入朝議事,這是其他皇子遠(yuǎn)遠(yuǎn)沒有的待遇,劉睿也很是高興,這下可以名正言順的統(tǒng)領(lǐng)羽林軍,手里一下子兵權(quán)蓋過劉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