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萬,一般的私立學校也達不到這種程度。
圣喬治學校,基本就是純軍事化管理,所有學生都住校,衣食住行,學校一手包辦,而學校的師資力量更是恐怖。
所有的外語老師全部是正式從國外的高校聘請的專業教育學老師,其他科目的老師,有國外的也有國內的,但無一例外的,他們的受教育水平至少都是重點本科以上,研究生也比比皆是,甚至博士也不算什么稀奇。
除此之外,圣喬治的學校環境也非常好,獨立的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田徑場也就算了,就連宿舍,也是兩人間。
這樣的師資力量,這樣的校園環境,學費當然是天價。
就連常海當初讓常玲慧去這個學校,也都是咬牙才讓她去的,那時候他可沒那么多錢讓女兒進這么個一年學費可能是被人一輩子的收入的學校。
那么,作為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家中最出息賺錢最多的就是李廣平,而李廣平一年下來連工資帶獎金大概十二萬,李廣平的弟弟又哪來的錢去這樣的學校呢?
蘇沐澤整個人就像是被定格了一樣。
蘇蜜復雜的看著蘇沐澤。
這一刻,蘇沐澤的心情,蘇蜜完全可以體會。
她還清楚的記得自己去李廣平家里見到他弟弟的時候,跟人相談甚歡,當時還想著原來山村的孩子也不是光知道學習的,原來偏遠地方的老師也有好的,原來這里的學生懂得的東西也是很多的。
現在想想,這哪里是正常貧困線的孩子會有的水平。
分明是高質量的教學環境中澆灌出來的高材生。
而她當時居然真的沒有一絲懷疑。
就連她哥蘇沐澤和他們的幾個朋友也只是感嘆原來就算不同,大家學的東西也差不多,甚至他們臨走的時候還送了人家基本他們帶著路上消遣用的書。
現在想來,那書人家說不定早就看過了,他們自以為是交到了好友,說不定人家在心里怎么笑他們傻.逼呢。
或者說,蘇蜜比蘇沐澤的心理更復雜一些了。
過了好久,蘇沐澤才像是機器重啟了一樣,艱澀的問道:“這是什么時候的事?”
蘇蜜努了下嘴,言軒立刻掏出平板和U盤,快手快腳的打開:“這是我這幾天的調查結果。”
蘇蜜走到蘇沐澤身邊:“我還沒來得及看。”
關于李廣平的弟弟的資料不算復雜。
姓名,籍貫,常住地址,現在的通訊地址,上過的學校,獲得過的獎項榮譽等等。
從這份資料里可以看到,李廣平弟弟在小學的時候還是在老家念書的。
但是上初中的時候,突然就接到了一份很奇怪的贊助。
之所以說奇怪,是因為一般贊助也就是支持被贊助的學生正常上學,很多時候是不包括生活費用的。
但這個不一樣。
李廣平弟弟的人生就像是突然換了一個場景,從小山村貧困小子,一.夜之間變成了貴公子。
從言軒的這份調查資料里可以看到,李廣平弟弟應該是在上初中之前就得到了精心的培訓,所以當他上初中的時候,整個人如果不是容貌膚色沒發生什么大的變化,根本就跟之前判若兩人。
他的一舉一動都能看出來受過良好的培訓,就連說話的口音也是純正的普通話,談吐舉止,更是跟以前判若兩人。
這還不算,他的衣著打扮更是時尚現代,乍一看,就是個長得有點黑的正在抽條的有錢人家的小少爺。
蘇蜜和蘇沐澤面面相覷,過了好久,蘇蜜才驚嘆的問道:“言軒,你確定他不是換了個長得像的人?”
一個人要怎么才能在短短的兩三個月之內脫胎換骨像變了個人一樣?
除了換人,蘇蜜想不到其他的方法。
蘇沐澤對這個倒是沒什么大驚小怪,短時間內讓人脫胎換骨的辦法不是沒有,只要你狠得下心來:“繼續往下看。”
后面就更簡單了,托這個不知道是換人還是培訓的福,很多孩子會有的不適應環境的事情并沒有發生,甚至因為他一貫學習優良,人也熱情善良,不僅是老師,學生都很喜歡他。
這個人簡直就像是電視劇里走出來的一樣,如果不是蘇蜜和蘇沐澤知道他的真實身份的話。
之后也沒什么好說的,李廣平弟弟就是很正常的讀書高考上大學畢業工作。
可以說得上波瀾不驚,但他的工作也算是平步青云。
在資料里,從他大學畢業之后,那個神秘的資助人就消失了,畢業之后李廣平弟弟可以說完全是靠自己在打拼,現在工作三年,在一個中型企業當了一個中層小領導,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這已經算是很成功了。
蘇蜜看的簡直是匪夷所思:“他真的不是那種豪門私生子之類的?”
不然怎么會有人無緣無故的從初中開始就費這么大心力培養一個莫名其妙的人?
言軒搖了搖頭:“我讓人偷偷拿了他和李家人的頭發,做了DNA檢測,他的確是李家的人。”
蘇沐澤也有些費解,但很快,他把資料拖到了最上面。
蘇蜜看的莫名其妙:“你有什么發現嗎?”
“時間!”蘇沐澤微微冷笑,向來溫和的眼眸中厲芒一閃而過。
“看到沒?”蘇沐澤指著一個時間。
蘇蜜不明白這有什么好看的:“看到了,不就十一年前嗎?”
“十一年前,李廣平17歲,他上學比較早,是十七歲參加的高考,平時成績不錯,但是高考很奇怪的失利了,我當時還以為他是高考發揮失常了。”
“但我記得有次喝酒他說過,他當時高考成績估分的很好的,預估了有五百八十多分,這個分數,就算是在一些教育大省也算不錯的,但可惜的是,他的真是高考成績是三百六十多。”
“因為家庭緣故,他沒有考慮復讀,而是出來打工,后來你也知道了。”
“畢竟他之前算是咱們家資助的,品行也好,咱爸把人塞到技校學了一年開車,然后就來了蘇氏。”
“以前沒發現,可現在看著這份資料,你不覺得奇怪嗎?”
“李廣平高考失利不得不出來工作,而他弟弟卻同時得到了最好的資助,上最好的學校,就連生活開銷對方也包了。”
“簡直就是在故意和我們蘇家的資助做對比,還是故意挑的同一家的孩子,對了,李廣平的弟弟其實上小學的時候也是我們的資助對象,但后來對方主動提出不用了,理由是李廣平已經參加工作有收入了。”
“看似正常,但這其實最奇怪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