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謝春兒、宋進和謝大寶三人就坐著秦家的馬車,一塊前往青石學堂。
謝大寶上了馬車,見只有秦涪一人,沒有那個自大鬼,便開口問秦涪道:
“秦哥哥,秦澈怎么沒有來。”
秦涪見謝大寶問秦澈,笑道:
“澈兒,今日有些事兒,便不和咱們一塊前去了。”
其實秦涪心中也很無奈,自昨日從錦春記回來。到了家中,澈兒雖然和平日一個表情,可秦涪知道,澈兒定是生氣了。
果然,今日去叫澈兒,連院子都未進,秦涪無法,只得自己走了。
看大寶還這么關心的問澈兒,兩人應該是沒發生什么矛盾才是,他真的是越發搞不懂澈兒了。
謝大寶一聽,哼,那個自大鬼不來才好。看不到我給夫子背書的風采,是他的損失。
一伙人一路上,說說笑笑,距離青石學堂越來越近。
這青石學堂從翠屏鎮出發最近,大概駕著馬車兩刻鐘便到了。
青石學堂坐落在翠屏山的一處緩坡上,因其門口處有一塊巨大的青石,是以命名為青石學院。
翠屏山這個時節草木舒展,花木繁盛,蟲鳴燕翔,處處顯著生機,讓人只覺心曠神怡。
謝春兒沉浸在翠屏山的美景還未有多久,青石學堂便就到了。
幾人下了馬車,謝春兒立馬被一塊極大的青石給吸引了目光。
這一塊大青石將底下青石學堂的院門襯托的都有些嬌小,其色墨綠,平整光滑,背陰處長滿了青苔,給人一種悠然的古韻,仿似從天地誕生之初便就在這里了,悠悠給人訴說著它所經過的年月。
青石上刻著青石學堂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鮮紅的巖刻配著青色的石基,大氣磅礴之感噴薄欲出,讓人不可輕視。
謝春兒不由嘆道,“好個大青石,難怪學堂要以這塊青石命名了,這石頭都趕得上一座小山了。”
宋進聽到謝春兒的贊嘆之語,道:
“當年我第一次見這個青石的時候,也如春兒妹妹一般,這青石實乃當得上翠屏山一大盛景,來翠屏山不可不到之處,若是來了未見,實乃憾事。”
秦涪也笑道:“是啊,謝姑娘有時間也可去翠云觀看看,那里的景色比起這里來也是不差的,只是路途稍遠些,在翠屏山山頂。”
“那有機會倒是要去看看的,大寶走了,別玩了。”
大寶這孩子,下了馬車,見了青石,立馬高呼跑到了石頭下面,伸出手抱了起來,可哪里抱得過來,小小的人兒立在青石下被襯托的更小了。
幾人敲開學堂的門,看門的認識宋進和秦涪,問清事由,便讓他們進去了。
一路上,亭臺殿閣錯落有致,又隱于花木之間,偶爾有人出現,又倏然而逝,曲徑明花,好一個讀書之所。
“春兒妹妹,你看,那個最高的便是學堂的藏書閣,這樓后面就是學子的住所,以后大寶上了學堂也要住在這里了。”
“前頭那個殿里供奉的是儒門圣人,夫子他住在學堂后山。”
謝春兒看著學堂里的一切,感嘆道,可真是個好場所,在這里走一圈感覺身心都被升華了,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啊。
以后若是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細細的看看這里。
孫夫子住在學堂后山,不與其他夫子住在前面的夫子學舍,及至孫夫子住處,一處簡樸清雅的四合院落出現在眾人眼前。
房子雖說用青磚建造的,前面沒有圍墻反而僅僅使用些竹籬圍起來,多了些田園野趣。后面用青石圍起來的應該是女眷居所。
一個老農打扮的人正在籬笆前蒔花弄蔬,謝春兒原以為這人是學堂里派來這里勞作的花匠園丁,沒想到宋進和秦涪見了此人,立馬恭敬上前施禮。
謝春兒和謝大寶見此,立馬也學著二人的模樣,拜見道:“孫夫子安好。”
孫夫子抬起頭來,看見宋進和秦涪他們,笑道:
“你們來了啊,多日未見你們了,進來吧。”
謝春兒原以為會碰上個仙風道骨,渾身書卷氣的人,沒想到這孫夫子看起來就像個普通的農家莊稼漢,真是人不可貌相。
不過或許有名望加身,謝春兒越看孫夫子越有一種高人風范的感覺。
感受到謝春兒的注視,笑道:
“你這女娃娃,還未見過。”
謝春兒忙恭敬答道:
“小女姓謝,是翠屏鎮錦春記的掌柜,今日隨宋公子秦公子一塊來拜會孫夫子,一來是為家弟上學一事,二來是為感謝夫子所書牌匾,”
孫夫子一聽,立馬眼含喜悅,誰讓他是個老饕呢。
走遍了大孟,還是第一次吃炸雞,怎能不讓他驚喜,想起若蘭從錦春記帶回的炸雞,可真是味美,讓人口舌生香。整天吃著學堂的飯菜,對若蘭是煎熬,對自己也是種煎熬啊。
可考慮到學子,還是統一標準的好,最起碼不算難吃就行,要想吃些精細味美的自然不成了。
當初宋進和秦涪兩個娃子上山求手書,原來就是為這女娃求的,不過有那等巧心思好手藝,足以配的上他寫的字了。
看著女娃年齡也不大,頭一次見他,卻沒有半點失去儀態,對他恭敬有加,淡然自若,是個好的。
“哦,原來是謝姑娘,若蘭帶回的吃食就是出自你手吧,我家夫人很是喜歡。”
謝春兒一聽,果然,帶給孫若蘭的東西就是為了留下個好印象,目的達成:
“夫人喜歡就好,今日過來,簡單做了些吃食,還望夫子不要推辭。”
孫夫子一聽,有吃食那里還會拒絕:
“好說,好說,那便多謝,謝姑娘了。這個便就是你弟弟,上前來,我看看。”
謝大寶聽見叫他,頓時有些緊張,待看到姐姐鼓勵的眼神,心情頓時放緩,可到底是緊張,走路都帶上了些順拐。
“今年幾歲了,叫什么名啊?”
“回夫子,我今年七歲了,叫謝大寶。”
“可曾識字,讀過什么書?”
“識的,讀過《三字經》”
“可會背?給我背一段聽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謝春兒見大寶發揮正常,心中頓時松了一口氣,看來是沒有什么問題了。
“好,好,不錯,你可有學名?”
見夫子道好,謝大寶神色也放緩了,聽問起學名,這個到沒有,便恭聲回道:“這個沒有,夫子。”
“謝姑娘,若不介意的話,我給大寶取一個。”
謝春兒哪里會介意,這么有名望的人給謝大寶起學名,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不介意,多謝孫夫子。”
孫夫子見謝大寶家姐同意,便笑著對謝大寶問道:“你可有什么志向。”
謝大寶想都不想,脫口而出:
“我想當狀元,當大將軍,保護姐姐和奶奶。”
謝春兒一聽,這孩子,怎么就把這給說出來了,孫夫子可莫要覺得好高騖遠才是。
“好,少年郎該有大志氣,既然這樣,就叫謝固吧,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志氣常在,不忘初心,固之一字最為寶貴,若你不忘初心,固之一字,當得。”
謝大寶一聽,謝固,比秦澈的名字好聽多了,忙興奮道,“多謝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