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農改(七)
“我聽說洪波與老羅兩人之間有些矛盾,是這么回事嗎?”莫言書繼續問著。
王文超愣了愣,隨后點頭說道:“他們可能已經不只是矛盾了,這讓我的工作確實是很難做,我都傷透了腦筋了”。
“這個樣子下去怎么能行,如果繼續這個樣子下去是會要出大問題的。找個時間我會把他們兩個叫過來,我來做個和事老,爭取把他們兩人之間的矛盾給化解了”莫言書慢慢地說著。
聽到莫言書這么說,王文超當真是喜出望外,如果莫言書真的打算那么做的話,無疑,最開心的人就是王文超了。劉洪波和羅恒生兩人之間的矛盾最遭罪的人其實不是他們倆自己,而是王文超。
王文超在家休息了兩天,這兩天其實也沒有休息,王文超開著車帶著許可欣和王琳兩個人去了一趟唐寧市,在休閑山莊玩了兩天,這個主意是許可欣想出來的,現在倆姑嫂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好,很多時候她們兩個女人是站在一邊的。星期一一大早,王文超吃過早餐之后便直接去了市政府,在門口等到李凡英幾人到來了之后才走進了市政府。隨后,直接進了市政府的第二會議室。在里面坐了一會兒,就不時開始有人進來,大多數的人王文超都是不認識的。只有等這些人都對號入座看到擺在桌子上的名牌王文超才搞清楚這些人到底是何許人也。
會議總共進行了三天,這三天的會議當中,讓王文超這個本來在平陽縣官場耳熟能詳的人一下子變成了在整個林山市官場都是個“傳奇”人物了,原因無他,原因就在于王文超帶領著大浦鎮的幾個鄉鎮干部在這次農改會上數次駁斥幾位市里主要領導的觀點,還把一些所謂的專家給批的一無是處,這里面,風頭最勁的就是王文超了。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么對于王文超這種不懂得“上下尊卑”愣頭青不但沒有得到懲罰反而還得到了市委洪書記的高度贊揚呢?只有處在其中一些關鍵位置的人心里才有數,王文超就算是再愣頭青沒有洪書記在背后撐腰他一個小小的科級干部能夠在這種級別的回憶里“大放厥詞”嗎?很顯然的,王文超代表的不是他,而是洪澤輝。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當王文超把其它觀點的缺點一一陳列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雖然很惱火但是卻并沒有再說什么了,因為聰明人都知道,王文超就是洪書記請過來的一張嘴巴罷了,王文超的態度實際上也就是代表了洪書記的態度。最后的結果就是農改研討會一致認同了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方案,并且,經過整整三天閉門式的研討,研究出了一整套的發展方案,當然,這次研討出來的只是大致上的方針,至于全部詳細的方案則需要相關的部門認真而又緩慢地給予完善,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搞定的事情。這次的會議不僅敲定了林山市農改的發展方向和詳細的方案,同時,也成就了王文超的一段“舌戰群儒”的佳話。
外界傳的沸沸揚揚的,但是王文超是有苦自己吃。自己算是出色地完成了洪書記交代的任務,可是,也算是得罪了一些人,其中,林山市市長肯定是看自己不會太舒服,雖然自己并沒有直接頂撞他,甚至于都沒有與他對過話,但是通過莫言書告訴自己的就知道,是自己把他定的方案給批的一無是處最后直接給否定了。王文超并沒有太過于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有多么的牛,一個人就打敗了這么多高層領導和專家學者,實際上,起關鍵作用的是洪書記在每次自己與別人的辯論之后淡淡地說出來的那句“我贊同小王同志的觀點”,能有今天的這個結果,實際上主要是因為洪書記淡淡地說的這句話。
這次研討會對于農業合作社的基本框架有了個大致的定型,在農改委員會下面設立一個林山市農業合作社(公司),性質與一般的地方性國有企業有相同的,卻又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與起同樣都是由林山市國資委管理,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由林山市國資委管理,同樣接受農改委員會的管理,林山市農業合作社的總經理將會是農改委員會的委員之一,實際上大家心里都知道,將來成立的林山市農業合作社主要是由這個新成立的農改委會員來管理和監督,國資委那邊最多只能是管管賬目之類的,因為這個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就代表了他的地位不一樣。然后,在各縣設立一個農業合作社的分社(公司),原則上,個分社的總經理由各縣的副縣長擔任,然后在各鎮都會設有一個各分社的辦事處,辦事處主任由各鄉鎮的副鎮長擔任。另外,農業合作社與個縣區以及各市局單位除了國資委以外沒有任何的從屬關系,農業合作社內部的組織任命由合作社自己說了算,也就是各縣對于設在這里的分社沒有人事權,只有合作的關系。這就最大程度地保證了合作社的獨立性,不會因為各縣的因素而出現政策不連貫的情況。同時,各分社的總經理由一名副縣長擔任也就從最大的程度上保證了與各縣政府之間的聯系。這個方案其實就是洪書記根據王文超那天對他提出的問題之一與幾個專家認真思考后而得出來的。當然,這個方案還要遞到省里面去進行審核批復,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林山市自己能夠完全說了算的。
當然,對于這些王文超其實不是太關心,因為這些與他并沒有多少直接聯系,他的任務就是完成洪書記交代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他一概一言不發。做惡人是波不得已的,沒有人做惡人做上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