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下車,張蒙蒙都沒有再看到那個光頭的影子,不過這樣也好,起碼能舒舒服服的睡個好覺,鑒于楊樂變相的幫她說了兩句話,此時的小姑娘也不那么生氣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心情大好的緣故,就連今天的天氣都是晴空萬里。下了車兩人來到了火車站旁的公交站臺,準備坐專線前往龍虎山的上清景區,在這之前由于把可樂送給了光頭,楊樂又不想買火車上的高價水,硬是熬到了現在才去小賣部買了一瓶冰紅茶。
打開瓶蓋,上面寫著再來一瓶,結果楊樂卻像是不識字一樣問是不是中獎了,一臉奸相的商店老板應該沒少騙其他老實人,看了看楊樂這農村人的打扮,就跟他說這是“謝謝惠顧”,楊樂哦了一聲從兜里又掏出五個“謝謝惠顧”說道:“那這些肯定是中獎了,來!都給我換了!”
張蒙蒙一臉懵逼的看著買水回來的少年,一口氣喝了大半的她才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楊樂!你中彩票了吧?什么時候這么大方了?一口氣買五瓶?”
......
車子在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斗折蛇行,左搖右擺的歷經二十多分鐘才到達了終點站。說是一個站臺,不如說是一棵五人環抱的參天大樹顯得更為貼切,樹的旁邊立了一個紅色的牌子,上面注明了去往上清古鎮和天師府的方向。
與一般的古鎮相比,也沒有多少特殊的地方,幾乎所有的建筑都是不知名的木質結構,古鎮的青石小路上除了停放的電瓶車以外,就是半仙們算命的攤位,無論準確與否起碼也是一個謀生的手段。
路上看到最多的還是脖子上掛著相機或是手上拿著遮陽傘頭戴圓帽的中年夫婦,甚至還有拄著拐杖與家人同游的老人。
每家每戶的門上都掛著三清的神像,貼在柱子上的對聯無形當中顯現出了這座道教神山的底蘊,有文言
上聯:傳家有道惟忠厚
下聯:處事無奇但率真
橫批:含德之厚
或是
上聯:萬道祥光歸紫府
下聯:千條瑞氣貫黃庭
橫批:法天象地
......
如此景象多不勝數,據當地的老人說,在古時候這些對聯都是由山上的真人們根據你的功德來書寫的,現在的年輕人不那么講究了,也就開始自己在網上定做了。
楊樂自然是看出了其中的不同之處,往往那些顯得很破舊,門口坐著一位耄耋老人的,都還是守著當年的規矩的,甚至有一位百歲老人還自豪的跟他們介紹道,自家柱子上用油紙保護著的那副對聯是當年第五十六代天師親筆賜予的。
雖然已過多年,但楊樂還是隱隱能看出其中所蘊含的仙氣,相信這些老人的長壽也不是毫無道理。
街上最多的還是那些賣法器的小攤,幾乎所有商販的攤位上都擺放著各種葫蘆、鈴鐺,這些沒有經過天師道真人所加持的物品也就是些尋常的小玩意兒罷了,但對張蒙蒙這樣的小姑娘來說簡直是愛不釋手。
由于購物太多,她甚至還叫了一輛以明黃綢布為頂的黃包車,楊樂自然是不愿再去增加拉車老者的負擔,選擇跟隨一旁步行。
直到走過了一座三層高的石質牌坊,他們才算是正式踏入了天師府的范圍。
天師府頭門坐北朝南,臨江聳立,巍峨高大,氣派非凡,開東西中三扇門。中門正上方懸“嗣漢天師府”直匾一塊,金光奪目。至于前面的“嗣漢”則是表明從東漢張道陵創立道教以來,歷代天師的封號都是世襲的。前版正中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
上聯“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聯“龍虎山中宰相家”。
站在這座道家仙府的外面,楊樂抬起頭仔細觀察,天空中似有金光化成的虎嘯龍吟之象,不停地吸收著一道道紫氣為天師府加持。
天師府乃是世代天師居住的地方,時過境遷到了現在已經沒有天師的封號了,德高望重的道士都稱之為真人。
走進這以八卦布局的建筑內部,立即便有一仙風道骨的老者引領著諸多道士前來迎接,一旁的路人卻是驚訝的小聲議論。
“那一男一女到底是什么人啊,居然由掌門人親自帶弟子迎接,一般人可沒有這樣的待遇啊!”
楊樂稍稍皺了一下眉頭便喜笑顏開的跟著老人并肩進入了內堂,說是并肩,眼尖的弟子卻是發現,自家師傅居然還稍稍落后了一點,明顯是以這個年輕人為首。
到了內堂,這邊是道士們自己修行的地方,其余的香客是不允許私自進來的,只見張蒙蒙走到中央一處蒲團出跪下,先是對著三清雕塑磕頭,然后才對老者規規矩矩的行禮道。
“龍虎山第64代傳人張蒙蒙見過張真人。”
楊樂卻是沒有下跪,只是略微俯首,然后對老人說了一句與姑娘不同的稱呼:“在下楊樂,見過老天師!”
僅僅是這一句稱呼,就顯露了兩者截然不同的身份,名叫張道云的老者先是與楊樂見禮,然后才扶起了地上的張蒙蒙,慈眉善目的他似乎回想起了很多往事。
老者的親傳弟子此刻化身為近侍,閑聊了一盞茶的功夫后,張道云以帶張蒙蒙四處看看為由,將小姑娘和一眾弟子遣散了下去,大廳中只留下了他與楊樂兩人。
待得四門緊閉所有人都下去后,平日里風光無限的張道云立馬走到一處蒲團,對著楊樂就要跪拜,卻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定住身形,如何都動彈不得。
楊樂:“老天師為吾道傳教度化世人甚是辛苦,那些繁文縟節不用在乎,殊不知現在的上面也是與時俱進,還請不要介懷。唯一有些疑惑,老天師似乎是知道我的身份?”
張道云心里卻是一驚,本來這個動作也有試探之意,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神力,也算是有所領悟,直接對著楊樂比出法印行禮道。
“上神有所不知,說來慚愧,弟子的道法不精,卻是對占卜算卦有些心得,之前無意當中算了一掛,卻是如何都算不真切,只有一種解釋,那便是今日所到之人乃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