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行駛了一千公里,中途路過十六個城市,八個服務區,停歇了五次,終于行至小漁村所在的縣城。
只是,抵達縣城的時候,天色還是暗了下來。
所以兩方人馬商討后決定,今晚先留宿在縣城里,明天一早在出發去小漁村。
找了很久,終于找到整個縣城里唯一一家星級酒店。
一大隊人馬辦理入住,顏汐免不了要跟霍凝煙正面對上。
“累了一天,早點休息。”她不是個嘴巴甜的人,能想到的能說出的話,可能也就只有這么一句了。
盡管這句話聽起來非常像是寒暄,可霍凝煙聽后依然很是動容,直點頭:“你也是。”
兩隊人馬在下了電梯后,作了分別。
坐了一天的車,都很疲憊,所以也就沒有再外出吃飯,而是將晚餐叫進了房里,各自解決。
顏汐留意到這一次霍斯其帶著的四個保鏢中,有一個女子。
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比她還高,神色冷漠,周身的氣息很是緊密,能感覺到很不好惹。
最主要的是,那名女子身上被這個藥箱,亦步亦趨的跟著霍凝煙,看起來更像是個深藏不漏的高級護工。
“她叫‘無情’。”
“嗯?”
“雇傭榜上排行第一的好手,十年前就被傳以一敵萬,好些年沒有出來過了,沒想到如今受雇于霍家。”
顏汐發現顧傾城的語氣很正經,其中可見鄭重。
“雇傭榜?”
“一個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存在。”
顏汐微微點頭。
她沒聽說過雇傭榜,只聽說過殺手榜,現在看來,這兩種東西尋常老百姓應該是不知道的。
顏汐之所以會知道后者,也是多虧了這么多年被追殺,以及……荊棘會。
世界真的分黑和白,黑白之外的灰色地帶,就是各種雇傭兵和殺手的天下!
“傾城……”
“嗯?”
“你聽說過荊棘會嗎?”顏汐突然想知道,知道荊棘會存在的人,究竟有多少。
顧傾城的表情變了一番,像是厭惡,像是忌憚,像是訕訕,更像是不喜。
“老婆,你居然知道荊棘會?你怎么會知道荊棘會?”
看來,這是知道了……顏汐后悔自己為什么問出來了,只能隨口無意似的說道:“以前被追殺的時候,在殺手的嘴巴里聽說過。據說,荊棘會的風評不怎么好,是這樣么?”
“沒錯,如果只是做一些殺人放火的交易也就罷了,最主要的是……不一樣,概念不一樣。荊棘會是一個恐怖組織,可以說,現在國際上這些說的上話的國家,誰沾誰死。”顧傾城很意外。
荊棘會的存在是很隱秘的,除非是同道中人的頂級大拿般存在,亦或是世界極大財團內部的消息,但大多都是不流通的。
五年前小妖精被追殺的時候,受雇傭的殺手顧傾城都派人查過,可以確定都是些不太入流的角色,一些不入流的小角色怎么可能知道荊棘會的存在呢?
況且,荊棘會是五年前才剛剛成立沒有多久的一個秘密恐怖組織吧?
“哦。”顏汐懨懨地轉過頭,眼底劃過一抹暗光。
如果,被他知道了她跟荊棘會的主要成員有所牽扯,他會如何?
“老婆,你怎么了?累了嗎?先別說,飯菜馬上來了,你稍微吃點再睡啊。”顧傾城雖然心有詫異,可是也沒多想。
只是,等到東窗事發之后,他才品出當初在酒店房間里,那突然一剎那涌現出的不對味兒的心思究竟是因為還是呢么。
可惜的是,那時候戰斗已經在悄無聲息的情況下打響了,而他,卻絲毫不自知。
******
翌日。
一大早,四輛車就從縣城出發,走了一個小時后,順利抵達小漁村的村口。
尼克從R國回來之后,從來沒有到過C國的農村,大部分都是在城市里,所以對家家戶戶的煙囪平房,很是好奇。
“這里就是媽咪出生的地方?”
“對!”顏汐看著車窗外的低矮平房,濕意拂過眼眶。
紅轉彎,淡黃色的墻。
以前墻上那些“要想致富,少生孩子多種樹”的標語已經不再了。
十五年的變化很驚人,淳樸的舊農村變成了城鄉結合部,除了村政府那棟二層老舊的小樓還是顏汐熟悉的模樣,其他的一切她都認不出來了。
記得二牛哥哥家住在村口,如今這三層小樓,還是往日小伙伴兒的家嗎?
以往只容得下一輛牛車通過的小路變成了雙向大路,雖然不是板油大路,只是水泥路,但卻比以往坑坑洼洼的土道要強很多了,也干凈很多。
路的方向大致沒有表動,所以顏汐還能通過記憶中的路線,指引著她們所在的頭車一路上往自己家開。
不知道自己曾經的家還在不在,外公離世之后,母親似乎并沒有便賣掉房子……
左邊是張大嬸家,右邊是陳大媽家,她們都老了吧?
她們,可還都安好?
隨著車子的靠近,顏汐的心跳一點點變快,冰涼的手指被一團炙熱包裹住,側眸看去,見到那張熟悉而帥氣的臉龐。
“莎莎,你的眼睛紅了。”
“是嗎?”顏汐看向后視鏡,發現自己的眼眶的確是紅了,“很久沒有回來了,可能是近鄉情怯?”
顧傾城捧住她的臉,輕輕的摸著:“如果你喜歡,我們可以呆的久一些。或者,我們也可以定居在這里。”
“定居在這里?不回帝都了?”顧傾城說的這些話可能不只是為了讓她開心的,很可能也是真的那樣想的,可顏汐也知道,并不實際。
一來,尼克還小,需要接受普遍的教育。
二來,顧家未來的繼承人,怎么可能屈居于小小鄉野?
“大城市太喧囂,腐蝕靈魂。”
顏汐悠然一笑,這話從顧傾城嘴里說出來還真挺違和的。
有句話說的好,小城市容納不了靈魂,大城市容納不了身體。
說的是現實問題,是應屆畢業生在選擇去留的問題時,有感而發的感想,引起了千千萬萬人的共鳴。
“你還沒有試過在海邊過冬天,先待幾天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