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趕緊努力回憶著我剛才講的一字一句——貌似沒有什么錯誤的地方啊。
“不是,就他們爭執的那件事來說,錯的確在于饕餮,可若是小華沒有告訴你們她與那東洋術士是舊識呢。饕餮就不會因為這件事發什么無名火,再往后說,如果小華當初沒有和饕餮產生情愫,也就不會發生今天的事了,若是再往后推......”
我只覺得紫陽道人思維很是奇怪,小心翼翼地接了句嘴,“如果最早的時候陶華沒有和小泉相知相識,沒有一起玩的話,也就不會有后面一系列的事情了?”
此話一出,紫陽道人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開心道,“果然如同傳聞所說,你這個小天師真的是很有幾分能耐,能舉一反三啊!”
我只覺得十分無語,那要是這么說來,豈不是任何受害者都是有錯的——被搶劫的錯在不該走那條路,被偷東西的錯在不該去買那東西,家中著火的則是錯在不該把房子買在那。
我第一次覺得,紫陽道人這種說法我是不贊同的,因為所有在做事之前難道還要想將來可能會發生什么不好的后果嗎,顯然沒有人會這么做,那樣的話人生在世總要提心吊膽,還有什么活著的樂趣?
紫陽道人看出了我的不解和疑惑,解釋道,“世間萬事皆有因果,你種下錯的因,才會得到錯的果,可這因果也分有意和無意,比如這次小華完全可以避免這次爭吵,選擇隱瞞你們往事的話,你們誰知道她以前和小泉認識?”
我仔細想想,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也許是我沒有陶華那般的悟道本領吧,而紫陽道人的道行太高,我實在有些跟不上他的思維。
“那么前輩說這件事陶華也有錯,一會兒您可會怪她?”我決定還是跟紫陽道人討論一些我能理解的事情吧。
“唔......我又不是饕餮,我為什么怪她?”紫陽道人反問道,“誰才是我的徒弟,雖然小華這次的確有錯,但又和饕餮所錯之處不同,我怎么會為了一個神獸去怪罪我的徒兒呢?”
他這話說出來可真的是把我繞暈了,那么陶華到底是有沒有錯呢,錯誤究竟要分什么類型呢?我一時糊涂,無法回答他的反問。
“我早就聽聞你天賦異稟,降妖除魔的本事極強,但是你內心卻比別人容易糾結,不夠清明,所以你可以在捉鬼上有神奇的成就,而小華則是心里清明,做事卻不夠完美,于是她在修習悟道上的造詣頗高,人的天賦都只有十份,如果你想每個才能都分一份的話,恐怕是難以成才。”
這段話我是聽懂了的,不禁沮喪道,“只可惜我因為飛來禍事現在既不心里清明,眼睛也不好使了,就連捉鬼的能力都大不如以前,否則便不需要勞煩您們幾位,我自己興許能解決小泉。”
紫陽道人看著窗外,緩緩道,“你的一生還長著呢,不要因此沮喪,上帝在對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雖然我們道家弟子不信上帝,但是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的確,不得不說許多當代的名言名句還是有道理的,但作為道家弟子,我不得不說這些看起來不通俗易懂的玄學風水,難以理解的奇門遁甲實際上才是最可以解釋世間常理的,只不過道學修行起來難,太過博大精深,所以才導致現在了解道教的人甚少。
我對紫陽道人說道,“今日和前輩的談話雖不能完全參透,卻是受益匪淺,真的是受教了。”
“你不必這么謙虛。”他笑呵呵地回答,“你師父是什么流派我最清楚了,他更在意的是事情的結局,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一定不會多給你講這些關于心術的事情,你我就當成這是不同流派之間的一次交流吧。”
我點點頭,知道紫陽道人不喜歡拿架子,也沒有多跟他客氣。
紫陽道人從剛才起就一直盯著窗外,原來是陶華端著蘿卜糕回來了,這種甜點是蘿卜和明膠制成的,裝在那精致的小碟子里顯得非引人口水,也不知道紫陽道人是純屬為了支開陶華,還是真的想吃這口蘿卜糕。
“小張,你來嘗嘗,小華做的蘿卜糕乃是天下一絕。可口著呢。”他說著,自己拈起一塊放入嘴里,“嗯,還是這個味道,不錯不錯。”
碟子里放的蘿卜糕,非常多,陶華自己也拿著吃了起來,我便也沒有客氣。
其實我對這種精致的糕點是沒有什么特別大的興趣的,畢竟一個大男人喜歡吃這些小零食讓人傳出去總歸是有些奇怪,再者說,蘿卜糕的制作工藝有些繁瑣,我從小生活在山上,也沒有人會做這種東西。
糕點是非常好吃的,陶華手很巧,做的每一樣東西都很好吃,而這蘿卜糕是我第一次見到她做這種除了正餐以外的糕點,竟是異常的精致,入口即化,蘿卜本身的甜味就已經被她熬煮得淋漓盡致,幾乎不用放糖就能嘗到自然地甘甜。
我只淺嘗了一塊,便覺得生津止渴,身上十分清涼。
“怎么做的這么快?”紫陽道人吃了兩塊之后停手問道。
“這幾天天氣炎熱,我怕張大哥他們心情煩躁,早就熬好蘿卜準備做這個給他們消消暑,誰知道您來了,還吩咐我去做這個,我這不是正巧趕上了嗎?”陶華微微一笑,解釋道。
我調侃道,“你這么會做東西,不如你來當娘子軍吧,只做后勤,給我們做做飯端端水,前線的事情就靠我們,你看怎么樣?”
“不怎么樣!”
已然是那副鄙視的眼神,卻令我感到有些溫暖,這些天是很快樂很幸福的,陶華就像我的小妹妹一樣,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也許這就叫親情吧,我想起了彼得,覺得這一生有些圓滿,既有彼得這樣愿意陪我共闖天涯的好朋友,又有勝似親人的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