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的下午,大獲城水軍碼頭一派繁忙的景象。除了被招回的三隊水軍將士外,包括隨艦配屬的千余名梢工,碇手、棹夫、火頭等非作戰人員也被一并招回。
由于內河戰艦大多都是槳帆船,所以艦隊開拔也是一件繁瑣異常的工作。除了要將作戰軍資糧秣裝船之外,還要進行裝槳、張帆(中式戰艦采用的是木骨重帆,所以掛帆和張帆都是相當費力的事情)、聯舫(斗艦這種小型戰船,在作戰時需要以兩船或三船,用鐵鏈木板等物連坊聯做一舫,以增強抗沖擊能力)等發船的準備工作。
而作負責戰的正軍,則需要將各類的鐵炮(這個鐵炮并非后來的火炮,而是裝了火藥的爆炸物,作戰時先點燃,而后用人力投擲向敵船,有點類似于土制手雷)、突火槍、火箭、石炮等作戰裝備搬運上船,所以一直忙到天黑才算完成了準備工作。
在此期間寧遠則召開了戰前最后一次軍事會議,所有隊正以上的將官都必須參與,因此與會的也有六十余個相當的熱鬧。
會議的主題除了安排各都人馬的登船分配以外,便是交代登陸之后的作戰方案。由于這也是游奕軍改組后第一次采用全新的戰術與蒙軍交戰,所以大家的除了些許的興奮之外,也有各樣的擔憂與焦慮。
包括寧遠他自己,對于現在自己麾下的這支騎兵部隊,究竟有多強的戰斗力,還是充滿了疑慮的,所以這戰前的準備工作必須嚴肅對待。
首先是登陸后的行軍次第,以曹文宏領兩百騎作為前鋒,負責偵查敵情并預警。以魏興龍與楊立二人為左右虞候,各領兩百騎充左右游騎,負責掩護側翼以及偵查預警。
以寧遠自領四百騎為中軍,以移刺合領一百重裝沖擊騎兵為后軍。行軍時各隊間距兩里,務必要協調一致整齊劃一。遇敵時以旗號相互傳訊,以都(一百騎)為最小戰術單位,寧遠的帥旗只管進退,具體的戰術安排則由兵馬使自行決定。
總之就是全軍的指揮必要靈活,充分發揮騎兵部隊的機動優勢,在降低我軍傷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殺傷敵軍。
對于游奕軍各級將領來說,寧遠的這種安排還是有些出乎意料。沒有告訴他們臨敵時的陣法配合,只是不斷強調各隊獨立決策的重要性?雖然這個概念十分新穎,可也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因為寧遠也強調了軍功的計算以都為單位,不僅要看斬獲,也要參照本軍的傷亡,所以一再強調各位指揮官的重要性與價值。
總之這一戰到底是勝是敗,是大勝還是小勝,那就要看在坐的諸位了!
如此會議基調,自然很快就攪動了所有人的熱情,使與會上下無不躍躍欲試,巴不得敵軍立刻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好一顯身手。
所以會議從一開始寧遠的滔滔不絕,慢慢演變成了眾人爭先發言,彼此討論互相之間如何協調、配合、掩護。氣氛一時熱烈無比,大家的激情也被徹底激活。
激烈的討論一直持續到了太陽落山,直到水軍都統制楊大淵,特意跑來提醒眾人水軍已經準備完畢,隨時都可以起錨開拔,這才算告一段落了。
隨后寧遠領著眾將官出得城來,下了大獲山回了營寨,全軍拔寨登船連夜啟航,向著昭化縣的方向開去。
......
大劍山劍門關一側,自從頭一夜的進攻以慘敗收場之后,蒙軍的士氣可以說就一蹶不振了。對于千戶官王騰來說,萬沒想到宋軍的抵抗意志如此堅決。即便自己付出了傷亡六百余人的慘重代價,也未能擊垮對方的士氣。
而且根據前后兩次的接觸來看,宋軍在此地部署的軍力并不算雄厚,充其量不過數百人,頂了天也就是一個指揮的人馬,怎么會打的如此的困難?要知道上次蒙軍攻破劍門關,只傷亡了十二個人,就落了關門。
可這一次...一想到昨晚的慘烈戰斗,王騰就感到不寒而栗,對于任何一支軍隊而言,傷亡過半都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直到正月十五的上午,王進率主力部隊抵達之前,蒙軍都再沒發起過任何進攻。
然而對于王進來說,他也沒能料到王騰和韋繼全的首戰會打得如此的不堪,不僅損兵折將,還丟了一個千戶官。(韋繼全的失蹤讓蒙軍誤以為他已經陣亡了)
這可就真的打臉了,自己現在的地位本就有些搖搖欲墜,如果這次出兵再慘敗而歸的話,怕是他這個萬戶也就算當到頭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王進沒有退路,必須立刻馬上現在,分分鐘拿下擋在面前的這座關隘,全軍挺進苦竹隘,夷平隆慶府。
是以王進所部剛一抵達,連水都沒來得及喝一口,立刻就做出了最新部署。不等天黑,馬上發動攻擊,而且要兵分三路全面進攻,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在兵力上的優勢,一鼓作氣擊潰敵軍。
也就是在這一天的正午時分,段元鑒剛領著人將關內的大火撲滅,正準備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了。忽然間就是嚴警鼓聲大作,本來剛剛安靜下來的城墻上,立刻又躁動了起來。
段元鑒匆忙跑上城墻,拼命睜大了通紅的雙眼往外看去。只見遠處山道之上,黑壓壓的蒙軍士兵,正頂著旁牌快速攀登逐漸靠近,從數量上看,至少有數千之眾。
對于一宿未眠,本就傷亡慘重的宋軍將士們而言,哪里是雪上加霜?根本就是陷入絕境。頃刻間城墻上就亂成了一鍋粥,數百人的大呼小叫此起彼伏,數百個身影匆忙的抄起各樣的弓弩兵器,指揮的令旗四處揮舞,招呼還在城墻下休息的士兵趕快登城。
不一會兒,蒙軍很快就迫近到弓矢的射程,密密麻麻的箭矢立刻就從城墻上傾瀉而下,在空氣中嘩啦出密集到讓人毛骨悚然的嘯叫之聲。
很快蒙軍也用弓矢展開了反擊,以掩護登城部隊的作戰。而且王進為了最快速度打垮宋軍的士氣,投入了近一千人的充當弓箭手,這遠程打擊的力度之大,可見一斑。
喊殺聲,慘叫聲,箭矢的破空聲迅速充滿了整個山谷,其陣勢之大就算遠在數里之外,都是清晰可聞。
很快攻擊城墻的部隊就在兩個千戶官的率領下,頂著密集的箭雨沖到了城墻之下。以王騰領八百人攻擊城門,以孫祥斌領八百人攻擊城墻。
如此強大的進攻兵力,宋軍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阻止蒙軍完成掛梯登城的一系列戰術動作。加上頭天晚上的戰斗中,原本不多的石炮也被消耗殆盡,所以就算蒙軍靠近到了城墻之下,宋軍的防守表現也是大不如前了。
從局勢來看,落城也不過就是一柱香的功夫。當數十架云梯密集的靠上城墻的時候,在遠處觀戰的王進也不禁露出了微笑。
只是蒙軍沒有料到的是,昨天晚上宋軍上下可都沒有休息啊!所為何事?除了各處滅火外,就是在城墻下準備放火的事情。
原來段元鑒早已沿著城墻挖掘了壕溝,就是等著在危急之時,可以鋪上火藥、干材、稻草火油等引火之物。一旦城墻無法守御,便引發大火阻斷蒙軍的攻勢。
果然就在蒙軍的云梯剛剛掛上城墻,段元鑒就是一聲令下。此時城墻上早已預備好了幾口大鐵鍋,便在士兵們的合力之下,將數百斤的滾燙熱油傾倒而下。霎時間城墻下一片慘叫聲四起,十幾個蒙軍士兵被燙的滿地翻滾,而后就是數十個火把從城墻上拋下......。
天地間立時就變成了一副艷麗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