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有一種特殊狀況:炮彈發射之后,彈頭卻并未當場爆炸,但是,這枚彈頭可能還會爆炸,也可能不會再爆炸了。
這樣的炮彈便被稱為啞彈。
包括子彈、手雷、炮彈、導彈等都有可能出現啞彈。
在一戰期間,參戰雙方向對方發射了海量的炮彈,在陣地上遺留下了數以億計的啞彈,直到一百年以后還未被清理完畢,成為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當然,在抗戰期間,日寇也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無數的啞彈,這些啞彈后來造成了無數的悲劇。
此時,團部大院里也多了一枚啞彈,一枚啞了的航空炸彈,大家伙!
那枚啞掉的航空炸彈靜靜地躺在團部大院里,就像一根刺橫在了李四維的心中,可是,處理啞彈并不容易。
走到團部大院門口,李四維停下了腳步,回頭望著計逵,小心地措著辭,“計逵,拆過炮彈嗎?”
“哦,”聞弦知意,計逵呵呵一笑,“是那枚航空炸彈吧?莫得問題!”
“不,”李四維連忙搖頭,一臉正色,“如果莫得把握就算了……六十六團可少不得你這個炮兵指揮!”
“真地莫問題!”計逵神色一整,“團長,我們的國家窮,炮彈也不富裕,所以,在學校的時候,臭彈和啞彈都要拆了重新改一改繼續使用……那時候,我也拆過不少!”
啞彈是發射之后彈頭沒有爆炸的炸彈,臭彈則是不能發射的炮彈。
“哦,”聞言,李四維點了點頭,深深地望著計逵,“小心些……不行的話就把它留在里面,大不了我們多蓋幾間窩棚,反正有的是空地有的是樹……”
在大場,李四維情急之下可以抱著啞彈去炸鐵王八,可是,此時他已經抱不動這枚啞掉的航空炸彈了!
“放心,”計逵肅然地點了點頭,轉身便走,“我先去拿工具……”
要拆除啞彈就得先拆掉引信,莫得工具是不行的!
計逵匆匆而去,李四維又去團部叫來了兩個兄弟來幫忙拔掉了臺階下的木樁子,打開了大門。
李四維走進了大院,看清楚那枚航空炸彈之后心中不禁一寒。
一枚航空炸彈靜靜地躺在木屋門前,比大腿還粗……如果它沒有啞掉,木屋連同木屋里的人將蕩然無存!
“團長,”計逵回來了,提著個布袋子,神情凝重,“你先出去……”
“莫把握?”李四維心中一緊,連忙擺手,“莫把握就不拆了!”
“團長,”計逵緊緊地望著李四維,神色肅然,“讓我試試……要是拆成了,我們就能用得上!”
說罷,計逵也不待李四維開口,便徑直走向了那枚啞彈,腳步雖然緩慢,卻異常堅定。
“唉,”李四維一聲長嘆,當先轉身往院門口走去,“旺根、六喜,先出去吧!”
李四維明白計逵的意思,所以他無法拒絕!
“吱呀呀……”
院門緩緩地關上了,李四維坐在臺階下,摸出香煙,給旺根和六喜一人發了一根,便默默地抽了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溜走了,院子里依舊一片寂靜。
旺根和六喜抽完了煙,不時地往院子里望著,但卻不敢稍動,生怕自己一起身,院里的炮彈就會響起來!
李四維還在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那夾著香煙的手指卻在輕輕地顫抖著。
莫事,莫事……只要沒有響,就是順利的!
李四維默默地安慰著自己,一顆心卻越來越緊。
“吱呀……”
就在李四維掏出最后一支煙的時候,院門被輕輕地拉開了。
“計逵,”李四維騰地一下站了起來,轉身就往院門口沖去,望著計逵滿臉笑容,“龜兒的,你總算出來了!”
“我說了莫事嘛!”計逵一臉輕松,可額頭上的汗跡未干,雖然臉上掛著無所謂的笑容,但聲音卻有些發抖,“我拆過不少啞彈臭彈,可是……這么大的家伙還是第一次拆!”
“你龜兒行啊!”李四維把最后一根香煙遞給了計逵,連忙又摸出火柴“嗤……”地一聲劃燃,湊了過去,滿臉贊許,“你在學校里是學到了真本事的!”
“呵呵,”計逵笑容綻放,叼著香煙湊到了火柴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我這就去喊兩個兄弟來把它搬回去,稍微改一改,肯定能派上大用場!”
“還找個啥人啊?”旺根和六喜呵呵一笑,連忙就往院子里鉆去,“俺們去搬……”
啞彈拆除了,團部又搬了回來,而鄭三羊也帶來了最新消息:芮城和太臣的小鬼子也退了!
李四維心中大定:小鬼子的這次圍攻算是徹底地失敗了,第四集團軍各部終于又可以喘口氣了!
仝大娘也帶著兩個娃娃搬了回來,只是,李四維還沒有時間去和兩個娃娃親近,要處理的事還很多。
團部會議室里,眾將齊聚。
李四維一掃眾將,緩緩地開了口,“明天上午,團里要先搞個祭奠……送兄弟們一程。”
“嗯,”眾將紛紛點頭,“應該的,應該的……”
“這是第一件事,”李四維說著,一掃眾將,“第二件事就是工事……工事必須重建,但絕不能再建成原先那個樣子!”
“對,”眾將紛紛附和,“那種工事根本擋不住小鬼子的炮火!”
“可是,”鄭三羊皺了皺眉,神色猶豫,“莫得水泥,莫得鋼筋……能建成原來那個樣子已經不容易了!”
眾將一滯,紛紛望向了李四維,“團長,小鬼子有……”
李四維輕輕地搖了搖頭,“水泥我們可以自己燒,莫得鋼筋我們可以不用鋼筋……哪怕只用水泥和磚塊,也能建得比原來結實!”
鋼筋水泥可不像槍支彈藥,隨便搶個據點就能搶到!
更何況,以六十六團目前的狀況,哪里還冒得起險?
“自己燒?”眾將一怔,紛紛點頭,“行倒是行,只是要費些功夫啊!”
燒磚不難,燒水泥也不是沒有先例!
普通粘土磚的生產和使用,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很多人都會。
原始水泥的燒制和使用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古埃及、古羅馬和古希臘都曾用石灰摻雜的混合砂漿砌過磚石,這便是最原始的水泥。
一八二四年,高強度的現代水泥出現在了英國,被逐漸應用于現代戰爭的工事修建之中。
現代水泥最初采用的土立窯煅燒工藝。夢島書庫
一八七七年,轉窯燒制工藝獲得了專利,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一九零五年,濕法回轉窯工藝出現。
一九一零年,土立窯得到了改進,實現了立窯機械化連續生產。
當然,以六十六團的條件,就只能采用最原始的立窯燒制工藝了。
“可是,”鄭三羊提出了疑問,“哪個會燒啊?”
李四維呵呵一笑,“我倒是懂一些!”
這倒不是大話,以李四維的知識儲備,燒個水泥還不算問題,更重要的是:上高中的時候,他前世生活的那個小山村外就建起了一座水泥廠,每到寒暑假,他可沒少往里面跑,雖說不上專業,卻也知道燒制水泥的原料配方和大概的工藝流程。
眾將卻是滿臉驚訝,“團長,你還懂這個?”
李四維笑呵呵地點了點頭,“好了,這件事必須抓緊時間辦……狗日的不曉得啥時候又會撲過來!”
狗日的,自然是指小鬼子!
“對,”眾將紛紛點頭,“狗日的隨時都會發瘋……”
“這是第二件事,”李四維一掃眾將,神色肅然,“第三件事就是兵員補充的問題!連番苦戰,我部目前缺員已經高達五百多人……還有些重傷的兄弟即使痊愈,也不能再留在部隊里了,所以,我們的缺員將會更加嚴重!”
說著,李四維的聲音逐漸低沉下來,“針對缺員,上面可能會抽調其他部隊補充進來,但是,冬季攻勢一旦發動,各戰區必然也會嚴重缺員,所以,我們不得不考慮最壞的情況――上面會給我部補充新兵!”
眾將紛紛皺起了眉頭。
如果在其他地方,補充新兵就補充新兵,好好調教兩月照樣上戰場,可是,山中苦寒,先不說小鬼子會不會給搗亂,就連新兵能不熬得下去都是個問題啊!
“所以,”李四維掃了眾將一眼,“大家必須有個心理準備!”
“是!”眾將轟然允諾!
“好了,”李四維一望鄭三羊,“三羊,先安排祭奠的事情吧!”
“是,”鄭三羊連忙點頭,“我這就去安排!”
“其余各部,”李四維又望向了眾將,“首先要抓好防御,至于燒制磚塊水泥的工作,我會爭取老鄉們來幫忙,各部只需輪流抽調部隊參與……散會吧!”
“是,”眾將轟然允諾,紛紛散去。
李四維抽出一根煙吸了起來,待香煙燃盡,這才起身向會議室門口走去。
世事大多知難行易,雖然李四維在會上說得輕松,但真要做起來卻是千頭萬緒!
畢竟,這是一個大工程!
李四維先找到了仝澤輝,仝澤輝自然滿口答應。
冬天了嘛,閑著也是閑著!能為保衛自己的家鄉出分力,哪能推辭?
更何況,給官軍干活,官軍還會管飯呢!
和仝澤輝談妥,暮色漸至,天空卻飄起了雪粒。
又要下雪了!
李四維只得無奈苦笑,下雪就意味著活兒會更難做了!
可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哪個管得了?
李四維調頭去了醫護排的營地,再去看看受傷的兄弟們吧!
雪越下越大,連著又是兩天兩夜,祭奠只能推遲,燒制磚塊水泥的計劃也得推遲,岳家嶺后的山坳里搭起了一長溜窩棚,作為駐軍的棲身之所。
李四維沒事就在各部駐地和醫護排晃悠,也多了些時間陪老婆孩子,可是,心中的焦慮卻在一天天加劇。
第三天早上,大雪終于停了,李四維迫不及待地出了門,卻見漫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咬咬牙還是騎著馬帶著李三光出了村。
苗振華傷得不輕,黃化就把李三光調給了李四維。
李三光雖然有些不情愿,但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俗話說,“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嘛!
策馬走在堆滿積雪的山道上,李三光突然開了口,“老四,你給家里捎信沒有?”
“捎了,”李四維輕輕地點了點頭,“可是,柔兒和若蘭舍不得孩子……”
李三光曾讓李四維捎信給家里,讓家里來人把孩子接回老家去。
“那也不行啊!”李三光嘆了口氣,“你看……這次多險吶?”
團部那顆啞彈的事情,李三光自然聽說了。
“三哥,”李四維輕輕地嘆了口氣,“孩子還那么小,我咋能忍心讓他們母子分離啊?唉,我欠柔兒和若蘭的太多了……”
李三光一震,勉強笑罵著,“龜兒的,你啥時候變得這么心慈手軟了?不像我認識的老四了啊!”
李四維突然勒住了馬,跳下了馬背,掏出煙遞了一根給李三光,指了指山坡,“就這里了……”
說著,李四維點燃了香煙,踏著厚厚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山坡上去了,“希望能找到吧!”
李三光也點燃了香煙,快步跟了上去,“找啥?”
李四維折了根樹枝,便走便掃著積雪,“找石頭和土……”
“燒水泥用的?”李三光學著李四維的樣子,跟了上去,聲音中帶著笑意,“你倒底曉得咋燒水泥不?莫不是又在說大話?”
“我啥時候說過大話?”李四維呵呵一笑,就俯身蹲了下去,卻聽李三光嘿嘿一笑,“你小子以前說得還少了?要不然,你這大炮的諢號咋來的?”
“呃……”李四維笑容一僵,有些尷尬,“三哥,那都是以前的事了……人嘛,總是會變的!”
“那倒也是,”李三光靠了過來,“你以前可不曉得咋燒水泥,當了幾年兵,學了不少東西嘛!”
李四維只得訕訕而笑,搖了搖頭,站起身來,“走吧,不是這東西……換個地方看看。”
說著,李四維一轉身,往山下去了。
李三光怔了怔,看著那裸露出來的地面皺了皺眉,這不就是石頭和土嘛,去哪里找不也差不多?
想著,李三光一扭頭,卻發現李四維已經下了山坡,連忙追了上去,“三光,你究竟要找個啥樣的石頭啥樣的土?給大家說說,不也找得快些?”
李四維一怔,搖頭苦笑,“我一時也說不清楚,但是這山里應該有很多,不難找!”
中條山別的不多,但石灰石和粘土絕對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