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淙和蔣立平他們把人送到后, 補足了草料和糧食,立刻返過頭去接剩下的人和東西。
驛站沒有多余的糧食給留下的一百多人吃,他們不能拖延。
李青文原本也想去, 被江淙按在了炕上, 他癟了癟嘴巴, 最后還是留下了。
周瑤看過幾個人的傷后, 用刀子切掉他們凍傷的手指和腳趾, 這些已經完全凍壞了,留著只會將傷口擴大,越早去除越好。
李茂群面露不忍,轉頭去熬藥, 李茂玉也跟著一起弄。
眾人將路上的遭遇一說,留在營地的人無不震驚, 誰也沒想到會出這樣的意外,都唏噓說, 能活著到這, 便是撿了一條命。
郭大永他們,既為村里人的到來而高興, 又為他們受傷和村子的收成而擔憂,可以說是悲喜交加。
利索的處理好幾個人的傷口,周瑤又看了那幾個耳朵掉的,拿了些藥給他們涂。
受傷的這十幾個人里, 有的心大,知道自己沒事了,該吃吃該喝喝,有幾個夜里偷偷的流了淚,到底落下了傷殘, 一輩子都無法痊愈了。
但不管是誰,心里更多的是慶幸,畢竟路上的時候都以為會死,現在能活下來,便是祖宗保佑了。
李家兄弟去找周從信,聽說了楊樹村人到邊城的緣由,周從信面露憫色,騰出營地的幾個房子來,讓楊樹村的人先住進去。
李茂群和劉家兄弟每日做多多的飯食給村里人吃,盼望著吃飽飯能彌補他們在路上遭的這些難。
李茂玉母女三個先跟著周瑤一起住,來年暖和了再蓋新房子。
李青勇累壞了,跟其他人一樣,倒在炕上多少天都不想動。有一次,他聽說西邊幾個房子里裝的都是李青風他們去年收的糧食,像是被注入了生機,腰背一挺,從炕上跳到地上,非讓李青風帶他去看看。
提到糧食,其他人也都有了精神,紛紛穿好衣服和鞋子。
李青風把門打開,眾人看到一直堆到門口的高粱米,沉默了一瞬,蹲下來抓了一把,很沉,都是飽滿的。
又去了旁邊的,依舊是滿滿的一屋子,這倆屋子后面還有一排高大的糧倉……
“另外還借了官兵的幾個倉房。”李青風指了指東邊,道:“鑰匙在茂群叔手里,你們要看我就去找他要。”
“不用了,不用了!”大家估量了半天,有點不敢相信的問道:“這、這些,一共有多少斤?”
“我算算啊。”李青風尋思著,道:“江大哥他們今年不用上交糧食,這些都是我們和他們的,加上去年沒吃完的,約莫五十萬斤。”
“多、多少?”大家伙都突著眼珠子問道。
李青風又重復了一遍,“這里還有茂群叔和劉家倆哥哥的三五萬斤。”
眾人拼命的吞咽口水,乖乖啊,他們在村子一大家子湊受那點地,一年到頭加起來就幾千斤糧食,就這樣還要交稅糧,交各種稅錢,他們這些人才在邊城種了兩年地,就攢了這多糧食!
這些糧食差不多能夠他們全村所有人吃一年啊。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是不敢相信!
既然出來了,李青風就領一臉呆愣的哥哥和叔叔在附近轉轉。
先去了馬廄和牛棚,李青風指著自己的小馬給他們看,“這是我的。”
小馬駒好久沒看到李青風,上來用嘴巴拱拱李青風的手。
雖然有點小,但大家伙也都羨慕的不行,小馬長大能騎的年月更長哩。
小馬駒旁邊是羊,大羊小羊已經十幾只,正在埋頭吃著草和高粱秸稈。
聽說那幾只羊都好好的活到邊城,眾人齊聲驚嘆,這羊可真能走。
同樣的,牛棚里的雅庫特馬也讓村里人差點驚掉下巴,“撿、撿回來的?!”
二十多匹馬啊,竟然是撿回來的!
這要是牽回去賣錢,起碼也得幾百兩銀子哇!
眾人立刻將什么風什么雪的事情拋在腦后,已經開始想自己也出去碰運氣了。
就算不賣,有一匹馬干活也便利許多……
還在尋思馬的事情,李青風走到棚子這里,然后他們就看到滿滿一棚子的干蘑菇,挨著的棚子里則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松子和榛子。
還有木頭上掛著的一排排的臘肉,地上凍的硬邦邦的鱔魚和泥鰍,這是江淙他們離開后,蔣立平帶人出去弄回來的。
“魚、魚呢……”李青勇移不開自己的眼睛,艱難的開口道:“你、你不是說,這里一年到頭隨便吃魚。”
對于沒有河沒有溝的楊樹村人來說,很多都不知道魚是啥樣的。
“啥時吃啥時捕,還新鮮。”李青風如是說道。
大家都好奇,現在就想看看,李青風便去喊馬永江拿漁網出來,喊了好幾聲,老邢頭探頭出來,“他跟小仔兒去河邊了!”
眾人都想見識見識如何捕魚,李青風便在前頭帶路,經過門前的兩個高高的草垛,有人隱約間看到了露出來的角,上去一抓,雪落下,里面赫然是一個摞著一個的老角……
他們之前并不認識啥鹿茸老角的,不過是在范陽城時看到李青文他們賣,這才知道。
“這、這兩垛都、都是?”
“是,林子里還有很多沒拉回來,下次去帶你們一起去撿。”
撿、撿、撿……真的是撿的啊。
眾人一臉像是做夢的神情。
去往河邊的路上,他們看到一堆堆看不到邊的垛包,都都被蓋在雪下,伸手扯出來一些瞧,都是榨過汁的高粱秸稈,癟癟的,這個燒起來也容易。
有這些柴禾,誰還怕冬天冷?
他們到河邊時,李青文正在跟孫家人說話,馬永江和高玉寶他們幾個人在收網,河邊堆了小山一般高的魚。
李青勇他們像是被定身一般,站在原地,盯著那魚瞅個不停。
好多,聽說魚肉可好吃……
眾人齊齊的舔了舔嘴唇,很快就被冷風給吹干了,有點疼,但沒人在乎。
李青風去替換了一個人,往外拉網,又有一堆魚被捕到岸上。
大家先是震驚于河里的魚這多,然后便是感嘆捕魚如此簡單,最后便是不解,這魚光溜溜,也沒有長毛,在這冷天竟然還活著……
李青文把孫家人引見給村里人,以后都要在這里住,要相互幫扶才好。
本來這些魚就夠吃一陣子了,看村里人好奇的不行,李青風便教他們如何下網,眾人紛紛試了試,最后又撈出來許多。
楊樹村的眾人興奮壞了,從前他們要吃肉,就要養雞養豬,盡心的養大了,又舍不得吃,拿去賣錢……
相比于雞鴨和豬,魚不用喂養,這么簡單就能弄到!!
這和撿的有甚區別?!
以后要是能過上這樣的日子,他們路上的苦都算不得甚么。
出來走這一趟,楊樹村的眾人比剛從村子離開時還要生龍活虎,抬著魚大步往回走。
看他們恢復了精神,李青文估計著日子,張羅著弄吃的,準備給大家伙接風洗塵。
第二日晌午時候,江淙他們把剩下的人帶到了營地,楊樹村的人聚在一起說話時,江淙和蔣立平以及李青宏去見周豐年和林潭。
營地一下來這多人,總該要知會一聲的,還有就是路上遇到的強風一事,驛站人遇難等等。
這次不用李青風,李青勇就帶著剛到營地,屁股還沒坐熱的人出去轉了一圈,糧食啊,馬啊,魚啊,說的頭頭是道,仿佛自己擁有這些一般,李青勇洋洋得意。
不消說,自然引得一干人等瞠目結舌。
雖然李青勇現在沒有,但只要在這好好干上兩年,他覺得也不會差啥。
人到齊后,所有鍋都開始冒煙,李青文和李茂玉娘三個開始做吃食,他們這一路艱辛萬難,最后都能活著到地方,自然得好好慶上一番。
孫家人和伙房的也過來幫忙,孫家的帶來許多果子,伙房的拿著鍋和一些不能孵小雞的蛋,周從信拉來三只鹿,這是以周豐年的名頭去庫房要的。
李青文他們把驛站帶來的雞蛋送到伙房后,忙的就忘了這茬,伙房的人孵出小雞之后,幫著養,養之后雞下了蛋,挑出來能孵的都孵了,不能孵的都進了肚子。
現在這些雞和蛋是他們和伙房的共同財產。
炸、煮、燉、炒……十幾個人忙了一整天,饞了恁久,到晚上,一眾人坐在各自住的房子里頭,吃到了炸兔肉、紅燒魚塊、酸菜魚、燉鹿肉、燜鱔魚、蘑菇燉野雞……
還有隨便盛,隨便吃的高粱米飯!
人太多,沒法呆在一個屋子里,眾人并不在意,吃的到了便好。
菜雖然是一樣的,但做的人可不是一個,不管手藝如何,都是肉,味道差不到哪里去。
吃東西的時候,眾人的心思大都一樣——要是這些東西家里老小都能吃到,那便更好了!
鹿肉是特意留下的,給他們這些趕路的人補身子,大家吃完才知道那是鹿肉,恨不得吐出來,重新捏好。拿去賣肉也比吃進肚子強,其他肉都夠了,不差這一口啊!
席間也上了李茂群做的酒,辣的大家伙直吐出舌頭,吃完喝完,一眾人滿足的躺在熱炕上。
他們親眼看到了,這里真的很大很大,李青風說的一千畝地就是一小塊,一點都沒有差……
這里還有河,恁多水,就算干旱,也不用再到處跑著尋水喝……
他們也要在這里多多的開墾地,多多的種地,多多的收糧食,若是并州再生災情,他們就把家里人接過來,路上的苦挨過去,以后盡是吃飽肚子的甜。
炒菜炒到最后,李青文手實在抬不起來了,江淙在他的口令下弄好最后幾個菜,別的不說,架勢還是很足的。
吃完飯,李青文趴在炕上,江淙把他拖過來,一邊揉肚子,一邊揉胳膊,還把那塊石頭放在他的腳丫中間,慢慢磨蹭。
李青文舒服的哼唧著,過來串門的李青勇偏頭跟李青風道:“你說的沒錯,江大哥怕真是小仔兒的親哥,這一路到現在,他倆可分開過?”
李青風斜了他一眼,李青勇知道自己該閉嘴了,但心里頭羨慕不止,他的哥哥一堆,可沒有一個像江淙對李青文這般好的。
李青文舒服了一會兒,便讓江淙躺著,自己騎上去,雙手握著石頭,隔著衣服給他搓背。
知道李青文忙,馬永江自己去翻擦腳跟的藥膏,打開木箱子,看著里面白花花的銀子,他眨了眨眼睛,半晌,問道:“這、這銀子哪里來的?!”
“賣藥材、皮毛和蠟燭。”李青文道:“按照之前說的,跟著書信給你們每家送去二十兩銀子,這些是剩下的。”
馬永江把木箱子搬出來,想要清點一下,然后發現底下還有一個箱子,這箱子被碰撞過,外面的紅漆都掉了,隔著縫隙,他瞇著眼睛使勁瞅,里面還是銀子……
按捺住心里的振奮,馬永江把第二個箱子搬出來,看到旁邊還有一個箱子,這個上面的鎖倒是好的,抱出來用手使勁晃動一下,好像還=是銀子撞擊的動靜……
深深的吸了口氣,馬永江問道:“你、你一共帶回來多少銀子?”
李青文把隨身帶著的冊子遞給他,“都在這里了,你看完傳給大家伙。”
馬永江亟不可待的翻開,看著看著,眼睛如牛眼一般大了,“怎、怎么這多錢啊。”
屋里的其他人衣服都沒穿,從被窩里爬出來,紛紛圍上去,有的看銀子,有的看冊子,然后便是一道道吸冷氣的聲音。
當初覺得李青文掙錢賠償貢品損失是天方夜譚的人最為震驚,他們到底是見識少啊,每月領著那點例銀,不知道有人真的能賺到這多銀子!
這還不算他們每家得的那二十兩……
眾人興奮的說話時,江淙把李青文和石頭一起塞到被窩,然后自己再鉆進去,他早知道了這事,這個時候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苦累過后,也迎來了驚喜。這一天晚上,不論是楊樹村的,還是蔣立平他們,都是帶著笑和希望入睡的。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更奉上 久等了。
總感覺前兩者寫的像是末世文--
糧食的問題說一下,并州的高粱產量是一畝200到300斤,這里的高粱一畝地產量是400斤左右(因為土肥),咱們現在的高粱是一畝地1000到1500斤,沒法比
這章沒有凡,只有閃瞎眼的希望的光芒。
這個月不敢改錯字,怕被鎖,見諒
感謝在2021-10-24 19:10:26~2021-10-24 22:58:2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我要做一只風箏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風 40瓶;天吶 20瓶;胡思亂想的河豚、足兆兆 10瓶;土豆 7瓶;千里、曉曉 5瓶;六月june 2瓶;36391791、羽、a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