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瑤去處理豬砂, 胡立川在外頭把腸子弄的差不多了,回到帳篷里來,用面粉和鹽搓大腸。
他喜歡吃這些下水, 即便收拾起來很麻煩。
聽說他準備把腸子燉著吃, 李青文便熄了灌血腸的心思, 今天又驚又嚇, 實在是不想再折騰。
老孫收拾野雞, 不用李青文說,都會把雞毛留下,其中有幾根翎毛尤其漂亮,被李青風和馬永江倆人扯了去。
李青風還特意揪著豬尾巴看了看, 上面的毛非常短,摸上去又硬又滑, 這尾巴上也蹭了油脂,他那一刀留在上面的傷口不太大。
他們出來就是奔著吃肉的, 各種味料拿的甚是齊全, 野豬騷味重,李青文下了重料, 騰出一個大鍋把豬肝、豬肺和幾條切好的豬肉一起燉,再另外煮上兩鍋豬骨頭。
森林中的木頭多的很,隨便架上一根能燒個把個時辰,火都不用看著, 讓它一直煮!
胡立川想要把他的豬腸一起放進去,被一眾人給攔住了,他十分不解,“這野豬腸子哪里臟了,我們老家那邊專門吃牛癟, 那滋味……”(注:1)
他還沒說完,大家就齊聲讓他閉嘴,眾人嫌棄的不是腸子,而是胡立川弄的不干凈,他說他就喜歡那個味兒,其他人可并不喜歡……
胡立川聳肩,端著盆走了。
兩只野雞也收拾好了,用斧子剁成塊,分別放到另外兩口鍋里煮上。
這野雞的身子就是個肉球,肥油層有兩指那么厚,扒掉油層,一只雞剁完正好裝大半鍋。
周瑤向來不愿意在嘴巴上虧待自己,她出發時還特意從缸里舀了老湯,凍了三五塊,此時燉雞,便一個鍋里面放一個冰坨子老湯塊。
冰坨子遇到開水,很快便化了,然后濃郁的香味散發而出。
這只野豬著實不輕,除了豬頭、豬皮、豬尾巴和各種下水,肉和骨頭砍完堆成一座小山,裝完三鍋還剩了許多。
肉燉上,活還得接著干,天黑后,外面點上火把,帳篷里燒上蠟燭,里里外外都是橙色的光,照在厚厚的積雪上,竟然生出幾分暖意。
營地的東西存了許多,這次又做了這多蠟燭,李青文想著開春之前去一趟范陽城,把東西賣一賣,一直沒錢,他心里很惦記。
蔣立平讓他跟陳文一起走,這次押送普句皇子,他們的人肯定少不了,人多雪天趕路更便利。
李青文也是這般打算的,他歪著腦袋問江淙,“哥,你這次送我不?”
江淙笑了笑,“送。”
不但送,他還會在攏北城外的驛站等著,接上人再啟程回邊城。
李青文這回滿意了,纏簽子的動作又快了幾分,這個晚上嘴角一直翹著就沒下去過。
齊敏打趣道:“你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你江大哥也得踩著梯子給你摘,只是送你一趟,咋就這么高興?”
“我才不讓他摘月亮。”李青文道:“一來一回就得幾個月,不想跟我哥分開那么久。”
帳篷里的眾人噓聲一片,燭光映照在江淙的眼中,他眸子中的笑意也是愈來愈亮。
噓完,大家開始感慨,“你倆是真有緣,洪州和并州相隔那遠,不但能遇到,還救了性命。”
“可不就是,我們從洪州去邊城,到柳山縣那一日,早一點晚一點都會錯過,沒想到恰好被你們給認出來……”
當然,更難得是的,李青文跟著江淙到了邊城,一直呆到現在,倆人感情比親兄弟還親上幾分。
感嘆著,外面的肉熟了,雞肉到底還是好煮一些,熟透后舀到四個盆中,眾人圍著盆舉起筷子,一會兒就只剩下了一堆雞骨頭。
周瑤并不跟他們一起搶,她提前把自己碗里裝上肉,再把鍋里的雞湯重新凍上,準備下次接著用。
雞肉其實不少,但他們人更多,吃完都將目光看向外面的那口大鍋,老孫拿著筷子去扎了一下,把豬肝豬肺啥的撈出來,趁熱切成片,給大家端過來。
吃完這些,特意切成小塊的豬肉也差不多好了,一盆盆的端進來,有的直接把肉塊扎在筷子上撕扯吃,有的覺得用碗更快些,這時快的便能多吃幾口肉,自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可能是秋收的時候缺油水了,大家肚子都癟,肥瘦相間的肉一口咬下去,油滋了出來,吃的格外香。
李青文今天也爬了半天樹,有點累,吃點肉墊肚子就困的點頭。
江淙把一直在火邊烤著的皮墊子放到倆人的睡袋里頭,李青文抹著眼睛脫掉外面的皮袍子,鉆進了睡袋中。
皮墊子有半個指頭那么厚,烤的又熱又燙,躺上去,后背熱烘烘的,特別舒服。
旁邊帳篷的人還在等著骨頭出鍋,李青文歪著腦袋睡了。
江淙察看完帳篷的縫隙,去外頭端了兩盆火進來,貼著睡袋邊摸進去,里頭的毛比他手熱的多,這才把手拿出來,給李青文掖好。
李青風精神抖擻的抓著筷子,他得把幺弟那份也得吃到肚子里。
豬骨頭上面留了許多肉,所以深夜時才煮的差不多,他們并沒有白等,一人抓著一根大骨頭啃的滿嘴流油,啃完再吸骨頭里面的骨髓,簡直不要太好吃。
把鍋里的骨頭撈完,齊敏又把外面堆著的骨頭和肉都放進鍋里,塞上兩根木頭,待明天起來,又能美美的吃上一頓。
江淙先吃完,把手洗干凈進了帳篷,他進睡袋,不免帶一股冷氣,睡夢中的李青文便不自覺的像旁邊躲了躲。
待江淙躺下,他又慢慢的滾過來。
每次看他這般,江淙都覺得好笑,伸手把人擁到懷里,下巴抵在毛茸茸的腦袋上,閉上了眼睛。
整個晚上,他們住的這里都縈繞著一股肉香,伴隨著這香味,眾人慢慢入睡,守夜的人也沒閑著,一邊說話,一邊拔豬蹄子和豬耳朵上面的毛。
第二日一早,眾人把剩下的骨頭和肉都吃的精光,打出的飽嗝都是油香味。
李青文他們再次出發,這回想要走的遠些,草料和食物都備的足足的。
他們所在的位置靠近森林邊緣,所以草木和樹都很雜,往北走了半天,李青文竟然在灌木叢中發現了沙棘。
沙棘樹光禿禿的,一簇一簇的黃色小果子在雪中很明顯,李青文摘下一個,果子凍的很結實,放在嘴里,半天才能含化,然后便是一股令人口中綻放無數唾液的酸。
沙棘被稱為維生素c之王,李青文從前尤其喜歡喝沙棘汁,在這里能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很高興。
見李青文看著小果子眼睛放光,李青風和江淙便一起摘,沙棘上棘刺多,倆人都被扎了好幾下,各自摘了一袋子。
李青風往嘴里塞了一把,待那股酸味在嘴里炸開時,他的臉像是遭受了重創,扭曲的令人害怕。
其他人都笑他,“你啊你,啥味都不知道,就往嘴里塞那多,下次可得長記性。”
酸的原地蹦高,李青風到底也沒吐出來,大家伙也都是佩服他,到嘴里的東西著實難出來。
記住這個地方,李青文等人并沒有摘太多沙棘,再次往北走。
李青風上次在范陽城的弓箭鋪子做過事,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向來十分在意,聽工匠們說了那種木頭做弓箭好,他都記的清清楚楚,一邊走,一邊打量周遭的樹木。
“橡木、鐵木、檜樹木和柳木都可以做弓……”他口中念念有詞道:“竹子、雪松、柳木、杉木可以做箭桿……”
其實樺木也是極好的做弓箭的材料,只是大梁的人從前沒怎見過這種木頭,用的不過,并沒有太多經驗。
江淙也說了,他在范陽城帶回來的幾支樺樹木頭做的箭就很好用,這片森林中也有樺樹林,暖河旁邊就是大一片。若是其他沒有再撞不見樺樹,離開之前,李青文必定會去那里好好搜尋一番。
直到現在,他依舊堅信,楛矢石砮定然和樺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他們往北走了一天,之覺得前方的風越來越大,帳篷都有點抗不住這喧鬧的風,睡覺之前還得再做一堵擋風的墻。
森林邊緣,大的野物不多,都是兔子和野雞啥的,李青風的箭沒有白練,“嗖嗖嗖”的射了一通,十下能射中五次,比江淙是不行,但跟其他人還能較量一番。
他們在野外宿了一晚,翌日再行時,發現不單風大,雪還越來越厚了。
原本只是沒膝蓋,現在大腿半截都快要陷進去了。
李青文覺得這里應該是個風口,因為他往森林里面橫著走幾百步時,那里的風和雪明顯比外頭的要小。
就在大家伙紛紛說去里頭走時,江淙看著東邊的雪地,道:“有十幾匹馬。”
眾人心頭俱是一跳,這地方怎么可會有馬,難道又碰到了普句人?
“咱們還是悄悄回去吧,上次抓了普句的皇子,咱們跟普句算是結了仇,被發現豈不是得動手……”有人憂心忡忡的道。
“是啊,好漢不吃眼前虧。咱們現在人少,不宜跟他們硬碰硬,早點折回去,避開他們。”
“這里離咱們駐扎的地方也不遠,萬一他們進森林,很容易便會碰上,得趕緊回去告訴頭兒一聲。”
說著說著,眾人便有些慌亂,江淙一直看著東邊,李青文突然想到什么,抬手就去擋他的眼睛。
他到底慢了一步,雪鏡里的瞳色微變,江淙道:“只有馬,沒有人。”
其他人愣住了,只、只有馬,那人死了?
李青文拉了江淙的胳膊一把,江淙心領神會,彎下腰看著他。
李青文盯著他的眼睛瞧,沒察覺到什么異樣,這才松開手。
李青風興沖沖的跳下爬犁,道:“那我們去把馬牽回來!”
江淙也準備去看看,其他人雖然心有疑慮,但都聽江淙的。
大家調轉方向,不再頂風往北走,而是向東去。
除了江淙,其他人只看到前方一片白茫茫,偶爾有兩株孱弱的小樹露出半截身子,哪里都見不到馬的影子。
江淙在前頭帶路,李青文坐在爬犁上,四處張望。
往東走雪也很厚,別說人了,馬腿深陷在雪里,走起來都很吃力。
見狀,李青文便下來,趟著雪走。
他個頭最矮,走著走著,雪就卡到了□□,想使勁都使不出來,李青文欲哭無淚。
見他這般,江淙就把爬犁上的鐵锨拿下來,邊走邊鏟雪,硬是鏟出了能容納一人走的小道出來。
怕他費力氣,李青文便道:“哥,鏟掉上面一層雪就行,只要不太厚,我都能走。”
“不費事。”江淙說著,將鐵锨插到雪里,微微一豁,沙子一般的雪揚到旁邊,地上只剩下比腳踝高一些的雪層。
這下,不光其他人,連馬也跟著省了大力氣。
往前走了好久,眾人終于看到了江淙口中的馬,有灰色的,有白色的,約莫十七八匹的樣子,它們在雪中只露出半個腦袋,別說離遠了,就是隔個二三十步,也不容易瞅見啊。
他們的靠近,讓那些馬有些慌張,但它們好像陷在雪里了,不咋能動彈,只是鼻子里噴出的白氣更多了些。
眾人走到近前,這才發現,這些馬十分特別,很矮,鬃毛卻很長很亂,身上沒有籠套和馬鞍,不像是有主的馬。
周遭并沒有人活動的痕跡,也就是說,沒有危險。
大家伙終于放下心來。
李青文則有些擔憂。
他認出這些是雅庫特野馬,這群馬中有一半都是大著肚子的,肚子里應該揣著馬駒,但它們的狀況看上去不咋好。有幾只就那么臥在雪里,口鼻上覆了厚厚的一層白霜,眼睛垂著,仿佛隨時都可能會閉上。
江淙也發現了,這群馬是被困在了深雪之中。
李青風拿繩子套在其中一匹馬的脖子上,那馬只是擺了擺頭,并沒有怎么反抗。
但當李青風打算把它拽過來時,馬卻搖搖欲墜,前蹄一軟,跪在了雪上。
“它們餓的沒力氣了。”
李青文說完回身,江淙也跟著,他一個人便把爬犁上的高粱袋子拿下來,然后拆開了上面的線繩。
李青文從里面捧出炒熟的高粱,遞到那匹馬的嘴邊,跪在地上的馬用舌頭舔著卷著,很快便吃光了。
李青風愣了一下,撒開手里的繩子,轉身用自己的皮袍兜了滿滿的熟高粱,蹲在雪上喂馬,順便拿掉馬睫毛上的冰凌。
見狀,其他人也都紛紛去拿高粱喂馬。
江淙看了那匹大肚子的母馬,道:“快要生了。”
他們在馬廄旁邊住了恁久,跟著老邢頭給許多馬接生,算是有了不少經驗。
雅庫特馬冬日以雪下草為食,這里的雪厚,草卻不咋茂盛,可能是消耗了太多體力,公馬都餓成那樣,需要更多營養的母馬狀況可想而知。
李青文用布袋子裝滿高粱放在每匹馬的跟前,能自己低頭吃的更好,不能吃的,便用手捧著送到嘴邊。
江淙則用鐵锨把周圍的雪鏟起來,堆成一圈雪墻,擋風。
看樣子他們今天是走不了了,有人收集柴禾在旁邊架起了火。
李青文半跪在一匹白色母馬身前,手放了半天,它依舊不去舔食,看上去十分虛弱。
見狀,江淙從爬犁上搬下一盆凍糖稀,直接放在火上燒,待里面的糖液化開,便讓人按著那匹馬的頭,往它嘴里倒溫熱的糖稀。
這么一盆糖稀,不能一次都給它喝,還要分給其他母馬,剩下的半盆放在一邊,待晚些時候再喂。
折騰了半晌,天都快要黑了,眾人在雪墻里扎了帳篷,當然,這帳篷是給母馬住的,其他人都縮在雪窩子里頭。
盆里裝雪化成水,端去一個個的喂給馬喝,順便把枯草墊在母馬的身下。
吃了食物,又喝了水,公馬恢復的很快,母馬則沒甚大的反應。
大家看著一動不動的母馬直嘆氣,這樣的天氣揣著駒,實在是太過辛苦。
一群馬臥在這里,大家掛心,只隨便燉了幾只兔子,沒人去動熟高粱和油炒面,這些東西馬可以吃,但是肉馬可吃不下。
虧得他們這次出來,帶了許多干糧和草料,要不真喂不起這些馬。
深夜過后,大家又給馬喂了一次食,這次高粱里面摻了一些鹽,
給這些馬喂食,甜棗它們就得委屈的吃雪下的凍草。
雅庫特馬蹄子大且厚,刨雪很有力,而且它們習慣了這樣進食,甜棗他門就不擅長。
所以,李青文等人大半夜的時候,一邊鏟雪一邊薅枯草,給甜棗它們弄吃的。
總不能厚此薄彼吧。
李青文和江淙一夜沒睡,倆人在帳篷里守著這些母馬,一邊估量著,剩下草料和高粱可能只夠它們吃兩頓的。
兩頓應該不足以讓它們完全恢復體力,尤其是母馬,但現在這情形,這些馬也沒法跟著走回他們駐扎的地方。
自然是不能把馬丟在這里的,所以,得回去取草料接著喂養。
他們一共才出來十幾個人,現在還得分成看著馬的,還有回去拿草料的,著實讓人有些頭疼。
當然,也可以不用看著,怕只怕,他們走后,母馬突然下駒,它們本身就沒甚氣力,若是沒有人幫著,可能大的和小的都有危險……
所以,還是有人留在這里比較穩妥。
天還沒亮,江淙就把其他人叫起來,說要回去拉東西,問那幾個會給馬接生的人愿不愿意留下。
他們都點頭,李青風也說要呆在這里。
江淙并沒有問李青文,自己走,他必須得跟著。
就這樣,天還灰蒙蒙的時候,江淙等人再次往回返,才出來兩天,爬犁就空了,后面拴著幾匹公馬。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有事,現在才更,鞠躬。
千鈞一發。
么么噠
感謝在2021-10-21 14:45:30~2021-10-21 23:52:2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我要做一只風箏 3個;沙雕脆脆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貓黎starry 15瓶;藩籬大魔王 9瓶;kj無語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