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出發, 八月末才到,從并州酷夏走到邊城的秋末,李青文的生辰都在路上過的。
千辛萬苦的走到了地方, 他們這一行一個人沒少, 真的可以說是萬幸!
進到熟悉的小屋里, 李青文只著里衣躺到炕上, 眼皮死死的黏在一起,嘴上還在說著, “江大哥回來喊……”
幾個字沒說完,已經酣然入睡。
李青風這樣向來精力充沛的人也扛不住了, 但他還忍耐著, 告訴他們,這羊不能吃。
李青宏跟齊敏他們打過招呼, 呵欠連天的也歪歪斜斜的倒下。
劉家兄弟和李茂群更別提,呼嚕聲都快把房頂給掫開。
炕上鋪好的褥子一條條的挨著, 郭大永他們走這一路, 身上臟的都發臭, 沒去占別人地方,在地上橫七豎八的就睡下。
李茂賢倒是還能撐的住,齊敏給他舀熱水洗臉, 洗腳,讓他趕緊睡一會兒,醒來正好吃飯。
等他們這些人都躺下了,齊敏讓老邢頭把該燉的燉上, 該煮的煮上,自己趕緊飛奔著去外頭,把這個消息告訴其他人。
老孫他們離老遠的就聽到齊敏的喊聲, 喜的立刻跑出來,他們正要往馬廄奔,齊敏喘著粗氣,道:“他們都睡著了,這個時候回去就只能聽到呼嚕聲。”
老孫他們又撿起鐮刀,追問道:“都誰來了,路上沒事吧?”
“倒是沒人受傷……他大嫂有身孕,青瑞大哥沒來,青卓去京城了。”齊敏也跟他們一起割草,道:“他三哥和四哥還有他爹來了!”
老孫等人目瞪口呆,這老李家個個都有種啊,這么遠的道,說來就來,連老子都不示弱!
半天之后,大家合上嘴巴,齊敏道:“茂群叔,還有他們親戚,村子的人,一起有三十多個。”
老孫等人搔頭,這里是啥好地方?!
晚上剛黑,李茂群和李茂賢醒了,齊敏他們趕緊把燉的爛糊的兔肉和狍子肉一盆盆的端上來,臉盤大的碗里裝著高粱米飯。
他倆把其他人喊起來,雖然這一覺還沒解乏,但他們也餓極了,爬起來看到有恁多肉,半夢半醒的就開始吃起來。
一口下去,大塊肉進嘴,油脂化開,香的真跟做夢一樣。
李青文的腿酥軟的像是面條,站不起來,他坐在炕上,迷迷糊糊問江淙回來了嗎。
老邢頭給他舀了一碗米湯,道:“還沒,出去打獵哪有那么快,得幾天。”
李青文把溫乎的米湯喝了,栽倒在炕上,又睡了過去。
“唉,這一道可累壞了。”老邢頭搖著頭道。
其他人也都是強撐著,吃完再接著睡。
第二日,李茂賢先醒了,看屋里沒人,跟老邢頭說會話,知道齊敏他們去割草,找了把鐮刀也去了。
李青文和李青風到底年紀小,到邊城后,心里憋著那股勁沒了,倆人吃飽了睡,睡醒了吃,這樣昏沉過了一兩日,李青風先活了,跟著齊敏他們往外跑,不到晚上不回家。
半夢半醒的時候,李青文察覺有人在給他擦身上,而且快要擦到害羞的地方,他勉強睜開眼睛,“爹,我自己來……”
旁邊突然傳來不大的笑聲,熟悉至極,李青文猛的睜開眼,就看到江淙拿著布巾看著他笑。
松明光照下,江淙臉好像越發瘦削英俊,雙目燦若星子。
“我不是在做夢吧……”李青文嘟囔著,手還是把被子往身上擋了擋。
蔣立平等人在旁邊哈哈大笑,“這小子真累傻了!”
這些人笑起來實在大聲,李青文終于醒了,然后連人帶被子被江淙緊緊抱住。
李青文這回終于有勁了,在他們一眾人的哄笑中,趕緊在被窩里穿衣服,雖然那些人嘗試著想要扯下被子,但有江淙攔著,李青文總算有驚無險的穿好了。
江淙他們也是才剛回來,遠遠看到外頭多了倆車就猜想會不會來人了,回來發現屋里多了恁多人,李青文躺在炕上呼呼的睡著。
江淙和李茂賢好幾年沒見,各自心中感慨萬千。
“叔,還勞你冒險千里迢迢來邊城……”江淙無比愧疚。
李茂賢擺手,道:“你和我們不用見外,原本我就想帶他們去洪州見你,來這里也不比去洪州遠多少。仔兒把你當做親哥哥一樣,他回家有點晃神,到這里反倒更歡快,他以后怕是要常呆在這里,我來這一趟,看你好好的,才能放心,瞅瞅這地兒,他們在這做事我也能安心些。”
江淙他們這次帶了大大小小不少獵物回來,收拾好,該抹鹽的抹鹽,該進鍋的進鍋。
江淙他們幾十個,再加上剛來的三十多個,這仨小屋人擠人悶的慌,白天又沒甚光亮,大家索性便都到外頭來。
沒那么多凳子,大都坐在草地上,說他們路上的事情,還有邊城這幾個月的種種。
李青文和李茂群聽說自己的地都快要收成了,高興的跳起來,想要去看,被江淙攔住了,“飯就快好了,吃完再去。”
屋里傳來油炸的香味,李青文趕緊把車上的鐵鍋拿下來,這玩意做吃的可比陶鍋好用的多。
正好鍋不夠呢,鐵鍋用帶著油脂的皮蹭兩遍,然后再放在火上,燒熱后再上油,這樣以后能少生銹。
看李青文挽起袖子,大家都開口喝彩,“今天有口福了!”
有人立刻去旁邊把土筐搬來,里面是蔥和姜,李青文拿起一條剛捕回來的魚開始處理。
李青宏問道:“這里空地這么多,菜為啥不種在地里?”
把土放筐里,在筐子里種菜,這也太麻煩了。
“可別提了。”老孫道:“還不夠蟲子磕的呢。我們天暖和就開了一塊菜地,結果苗剛長出來,幾天根就被蟲子啃爛了,還得用這玩意。”
李青宏這一路已經領教了各種認識和不認識的蟲子的厲害,咋舌道:“那是真沒辦法。”
說著話,李青文已經把魚弄好腌上,屋里頭燉山雞的味道傳出來,郭大永他們一直在咽口水。
那幾只羊也累壞了,不用關都不跑,趴在地上吃割回來的鮮嫩的草,李青風過來看的時候,發現馬廄里一排全是各色的馬,眼睛一下就直了。
中間這匹黑色的皮毛光滑,腿恁長,騎起來肯定威風!
李茂群招呼他過來幫把手,李青風依依不舍的移開眼睛,過來幫李茂群把抹了鹽的狍子肉放在木梁上,這肉有幾十斤,掛到高處還真挺費勁。
掛完了,他才發現,這個破破爛爛的木棚里橫著十幾根梁,梁上全是各種野物的肉,旁邊還摞著一人多高的幾堆皮毛和一麻袋一麻袋的雞毛……
“我、我真是來晚了……”李青風喃喃道,神情恍惚。
男人們做飯都很糙,鮮少像李青文吃個魚還恁多事情,但是,魚燉好之后,那是真香,魚肉鮮美無比,就這湯泡到飯里都能一口氣吃三碗。
除了燉魚,今天還炸了二十多只兔子,燉了幾只野雞。自從吃了炸雞和炸兔子肉,大家就無法再忍受那些奇怪味道的做法。腌肉很簡單,多放點鹽肯定錯不了,煉油后直接炸也不難,他們只要打到野物,一半炸,一半燉。
香是真香,就是吃多了內火有點旺。
因為李青文愛吃蘑菇,燉雞里放了一半蘑菇,今年新摘的,肥厚鮮滑,被咸香的汁液浸透,一口咬下去跟肉一樣好吃。
人這么多也沒法講究,全都用大盆裝著,每個人捧著的碗夠大,下面飯,上面菜,或坐或蹲的埋頭開始吃。
因為楊樹村的人遠道而來,是正經八本的客人,魚就放在他們這邊,要不有刺,不敢大口吃,怕不是眨眼盆就光了。
李青文早就跟盛出一些魚湯分給大家,那鮮美的味道深深的印刻在每個人的心里頭。
劉家兄弟和郭大永他們吃的直打嗝,此時他們已經完全忘記了來時的遭的罪,心情十分激動,剛來就吃了這么多頓肉,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好!
熱熱鬧鬧的吃完飯,大家一起往地里走,李茂群激動的差點摔個跟頭,大家都笑,“茂群叔,這春耕夏耘你都沒趕上,咋,秋收也想躺著了?”
李茂群也咧嘴笑,“就算摔斷腿,爬我也得把地給收了,這莊稼是萬萬不能耽擱的。”
說說笑笑,遠遠的看到一片片挺拔的高粱和綠意昂然的大豆,大家又激動又欣慰,做為農戶人,沒有比看到莊稼更高興的了。
等走到近處,看的真切,大家的臉色就開始變了。
這高粱和大豆長的是真高,穗子也大,粒子一看就很飽滿,但這種的也太稀了點。高粱半步一棵,大豆每堆之間空地能插進去一只腳!
“這、這是咋種的?”李茂群他們的臉上顯出疼惜之色。
“種子是正常下的,有些剛發芽就被蟲子咬壞了,后來也沒空補種,就是這樣了……”老孫他們也很無奈。
這得少打多少糧食?郭大永他們看著面前寬闊平坦的大片田,只覺得心都疼了。
一邊看一邊往前走,前頭地頭立著一塊木頭,那里便是李青文的田了。
沒有溝,沒有坎,沒有坡,李青文的八十畝地平平整整的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一半種了高粱,一半黃豆,高粱秸稈粗壯,沉甸甸的穗子紅的耀眼,黃豆一簇簇的擠在一起,豆莢個個都半個掌心那么長。
他們中的很多人,種了很多年高粱和黃豆,從來沒見過長的這么好的!一群人站在地頭,扒拉著莊稼盯著看,激動的唾液橫飛,“這、這一畝地得收多少斤?!”
“估計得四五百斤!”李茂賢估量一下,忍不住說了句,“這地是真好!”
楊樹村最好的地,高粱也不過收三百斤,在這里一畝就能多收一二百斤,真是做夢都不敢想啊!
“仔兒的地比旁邊的都密啊,這里沒招蟲子嗎?”李青宏驚訝的問道。
蔣立平放開手里的高粱穗子,道:“咋可能,也缺了不少苗,后來我們又補,一個坑一個坑的挖,撒種子,腰差點沒累斷。那些日子江淙都睡在地里頭,醒了干,累了睡……”
李青文聞言心里一緊,轉頭看江淙,“少點就少點,累壞了身子可咋辦。”
他把江淙的手扯過來,不用看,一摸就知道手心的繭子又厚了。
江淙用手心碰碰李青文的下巴,道:“累是累點,歇歇就好。”
“只有今年了,以后我在這里看著。”
“那敢情好!”蔣立平他們笑道:“我們巴不得你留在這里。”
接下來也看了李茂群的地,雖然不多,但也都長的很好,劉家兄弟和郭大永他們都羨慕壞了,這些地要是放到村子里,還會害怕餓肚子?
看完莊稼,大家往回走,腳步都輕快了幾分,劉氏兄弟他們更是堅定了在這里好好干的決心。
李茂賢沒怎么開口說話,但眉眼間的笑意一直沒有消去,真的到了這里,他便明白,為啥兒子們和李茂群為啥對這里心心念念。
他們骨子里喜歡土地,只看了這片接連天邊的荒野,都會被折服。
所以冒著多大危險,也想來到這兒。
雖然他們開出來的田有幾百上千畝,但也只算是這片荒野里很小很小的一塊,甚至離的遠了看,都會隱藏在高高的野草中。
大家是拿著鐮刀來了,回去的時候順便摟草,這里遍地都是,不消到處尋,隨便割幾下便是一捆。
擔著草送到馬廄和牛棚,這是他們每日要做的。
回去也不能歇著,郭大永他們這些人還沒有住處呢,而且秋收在即,他們得弄出地方裝糧食和秸稈啥的。
所以,樂呵完,大家立即就得趕緊挖土和泥,弄出土坯,準備蓋房子。
好再蔣立平他們這幾個月里弄了些木頭回來,要不現在再找,可就抓瞎了。
剛看完莊稼,郭大永他們仿佛渾身都是力氣,扯掉上衣甩開膀子干活,沒一會兒,身上就淌下一條條小溪一般的汗水。
做土坯之前,他們先搭個棚子,把土坯晾在里頭,要不然一場雨下來,都泡湯了。
怕啥來啥,他們才做出幾百塊坯,天陰下來,老邢頭看了看天上翻滾的黑云,喊道:“別忙乎了,這雨應該不小,那棚子可遮不住!”
大家不得不回去躲雨閑,郭大永他們還得在地上打鋪蓋。
只要不住在野外,躺在屋里地上也沒啥,起碼蚊子蟲子沒那么多,睡覺也不用提心吊膽,就是炕上的人下地得小心些,要不會踩到胳膊腿啥的。
一眾人才回來,沒說兩句話,雨就下來了,雨點打在房頂,又急又密,一副氣勢洶洶想要砸漏的架勢。
白日里屋里就黑,傍晚一過,更是伸手不見五指。
李青文躺在炕上,一邊是江淙,一邊是老爹,無比安心,“這房子還挺結實,去年來時隨便糊一下,還能頂的住這么大的雨。”
“哪能呢。化雪的時候就漏了,重新補上的。”馬永江扭頭沖著李青文的方向,“答應給我買的東西呢?”
“哎,我差點忘了……”李青文掙扎從炕上起來,江淙點著了松明給他照亮,李青文把箱籠提到炕上,把手伸進去,掏啊掏啊掏啊,最后掏出一個陶罐,遞給馬永江,“你要的。”
馬永江剛要開口道謝,接到罐子后頓時覺得分量不夠,“你咋買這么小的,這都不夠我擦一個月。”
“你知道這玩意多貴嗎?”李青文有自己的道理,“你不就是后腳跟冬天開裂嗎,不用這么名貴的藥膏,我在縣城給你買了別的,很管用。”
因為屋里頭不那么明亮,馬永江才敢當著江淙的面沖李青文翻白眼,“你不裂不知道多疼!可真摳,那么多皮子和藥材都賣了,還不夠多買點藥膏的?”
“你別急,先用我給你買的,不管事隨你怎么罵。”李青文信心十足的道。
陳氏從年輕就有裂腳跟的毛病,試過很多偏方,后來李青卓在縣城里買了一種藥膏,不貴但是很好用,這次也帶來了。
其他人也紛紛道:“給我們都帶了啥,大老遠不會空手來的吧?”
李青文頭枕在江淙的腿上,玩著他的手指頭,一本正經的道:“我來你們不就很高興嗎,這就是最好的禮!”
大家哈哈哈大笑,聲音之大,一時都聽不到外面的雨聲。
李青宏也笑了,同李茂賢道:“爹,大哥二哥他們回來說仔兒這個那個的,我還不咋信呢,才幾天就開眼界了……”
李茂賢也是眉開眼笑,才來幾日,他也看出來了,這些人是真的喜歡他們家仔兒,江淙更是比親哥哥做的還周到。
和這些人一起,難怪仔兒回去之后心心念念個不停。
把笑出來的眼淚抹掉,蔣立平氣都沒喘勻,道:“這話跟你江大哥說去,我們不吃這一套!”
李青文反手抱著江淙的腰,道:“原來你們盼著我來是想要東西,有點傷心……”
還沒說完,他自己先笑起來,伸手繼續往箱籠里摸,摸出一堆布鞋,五雙用繩綁到一起,一共十幾捆,李青文道:“我走之前給你們比劃了腳,也不知道準不準,你們穿著試試,不得勁相互換換。”
一聽這個,大家來了精神,把鞋全搶過去,手快的已經開始試了。
他們來時家里都帶了好幾雙鞋,奈何走路太多,費鞋,破了補,補了破,就算是底兒和幫分開了也不敢扔,扔了怕以后沒的穿。
上次李青文帶的那些都留下了,那也不夠,這次的新鞋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這么多鞋當然不止是陳氏和姜氏做的,還麻煩了李家的一些嬸子。
鞋子被搶光,李青文又摸到了東西,問道:“皂角是誰的?”
“我的!”
好幾只手伸過來,也不知道誰搶到了,沒搶到的也不急,反正只要有人用,他們必定會聞出來,到時候……
然后又是一捆牙木,和沉甸甸的牙粉,大家也都歡天喜地的的收下。牙木就是刷牙的東西,窄窄的竹片一頭扎幾個孔,綁一塊布,布上穿過略硬的棕毛,雖然很稀疏不太好用,但也比沒有強。
然后就是些小勺子,筷子之類的亂七八糟的東西。
老邢頭得了一雙鞋和一兜子釀豆,因為這種釀豆跟酒味很像,他十分喜歡。
東西看起來挺多,其實一個箱籠就裝下了,車上大都是種子,能留個地方莊這些就不錯了。
江淙得了一副弓箭和一個小小扳指,他摸著李青文的臉,笑著收下了。
這些東西說起來不咋值錢,但蔣立平他們都很高興,看著這些,總覺得自己雖然身在極北之地,卻依舊和故土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系。
說話說到后半夜,有人道:“快睡吧,明天得抓緊干活,早點把房子蓋出來,秋收忙完地就凍了,再想動工就得明年。”
李青文立時便閉上了嘴巴,江淙揉了揉他的腦袋,道:“這活不用你,明日你去撿蘑菇吧。”
李青文以為江淙說這話是想讓他輕快些,等到第二天,他在草叢中踩碎了一堆圓嘟嘟的蘑菇后,他覺得自己可能會累死!
下過雨后,白白的蘑菇從地里鉆出來,只要能找到一個蘑菇圈,大圈套小圈,小圈里還有,在這里不用起身,一直蹲著撿就行。
肥碩鮮嫩的的蘑菇一個個的進了麻袋,李青宏一個勁的道:“這多蘑菇,這要是都采起來,得賣多少錢啊。”
曬干后的山貨不便宜,可是,這里太偏遠了,多好的東西都不好帶回去。
李青文也覺得可惜,所以更是悶頭撿的歡。
李青文覺得自己夠快了,一轉頭,他小四哥已經背著滿滿一麻袋的蘑菇往回走了。
濕蘑菇可不輕,李青風腳下生風,他已經錯過了一年,從現在開始就要使勁彌補回來!
劉家兩兄弟正在挖地基,看他們一麻袋一麻袋的裝蘑菇,恨不得立刻扔下東西也去撿,但最后還是老實的干活。
走之前李青木同他們說的最多的是——跟著李家人,聽他們的話。
他們說現在蓋房子重要,那就先蓋房子。
不止李青文他們,孫家的女人們也在撿蘑菇,她們前幾天送了一籃子果子過來,不知道是啥,味道很好,李青文吃了特意留籽,準備明年種一種。
陰了一天,李青文他們也采了一天,就這樣都沒離開馬廄太遠,反正最后是累癱了。
老邢頭沒去撿,他坐在獸皮上,用針線把蘑菇穿起來,這樣好晾,也正好能看一下,有不認得的蘑菇就扔掉,省得吃了害命。
撿的快,穿的慢,最后他又去叫了幾個人,這樣到晚上都沒弄完。
李青文目光呆滯的看著老邢頭忙乎,心里想,原來撿蘑菇也會要命,
作者有話要說: 感覺寫了很多很多,但一共才6000字? 等下還有二更(大概在18點左右)
白干干,撐傘傘,撿完一起躺板板
感謝在2021-10-07 21:34:04~2021-10-08 14:45:3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我要做一只風箏 2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茶米ling 20瓶;包刀瓜 7瓶;胡思亂想的河豚 5瓶;kj無語、雪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