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视频,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颇多野结衣,在线曰本亚洲AV无码电影成年女人大片免费观看版,伊人久久偷在

紅豆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邊山寒[種田] > 第43章 第 43 章
他們回到家的第二天, 李茂賢在東屋擺上一張桌子,李青文幾個人坐在旁邊,開始讀書識字。

李青卓和李青瑞一同去了縣城。

馬上就要開春, 縣城街道上的人也多了起來, 有去過回春堂的人認出李青卓, 開口問好, 李青卓也給他們拜年。

李青卓來的早,藥鋪還沒有開門, 便繞到后門。

從后門進去,剛到小院子里, 看到趙陽和另外兩個師弟在洗臉。

李青卓剛要打招呼, 趙陽端起盆就沖他潑過去,嘴里嚷嚷道:“你是誰啊, 竟然敢闖別人家院子,信不信我報官抓你!”

雖然躲的快, 李青卓的褲腿還是被濺濕了, 旁邊的兩個師弟看著李青卓喊師兄, 礙于趙陽的淫威,卻不太敢湊上前來,只拉著趙陽的手臂勸他別這樣。

趙陽橫了這倆人一眼, “吃里扒外,咋,你們倆也不想在這里干了?”

他一說這話,那倆人便不敢再言語, 瞅著李青卓小聲叫了句,“師兄。”

“你們在叫誰?”趙陽瞪眼道:“我們回春堂收他一個窮小子做學徒,他不但不感恩, 半路還跑了,一走半年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當我們這里是客棧呢?”

李青卓不理會他的找茬,只道:“我只想找師傅……”

“找誰都沒用了!”趙陽敞開嗓門喊道:“我叔已經說了,你這種不知道好歹的人,鋪子容不下,趕緊滾!”

呂大夫不在這里住,李青卓原本想同師弟們道個別,沒想到趙陽如此蠻橫無理。

自己既然已經決定要走,在這里同他口角只會給師傅添麻煩,李青卓轉身就走。

趙陽在后頭吼道:“這次你跪著求都沒用!”

李青卓轉到藥鋪前頭,在門口等著,有早上過來取藥的街坊鄰居紛紛同他打招呼,問他前陣子去了哪里,為啥一直都沒看到。

李青卓客氣的說自己出了趟遠門,又問這些人家里病人如何。

那些人小聲道:“小師傅你可回來了,鋪子里另外的那些小徒太粗心大意,藥都包不好,有一次走到半路差點散了,有些弄的亂七八糟的……”

李青卓只點頭說自己會同師傅說,讓他們多擔待。

過了沒一會兒,呂大夫來了,冷不丁的看到愛徒,先是一喜,然后就皺眉,但終究還是高興,“平安回來就好!”

李青卓眼睛一熱,“徒兒讓師傅擔心了!”

知道徒弟在這等應該是被有些霸道的人說了閑話,呂大夫拍了拍他的肩頭,“沒事,你跟著師傅進去,先給街坊鄰居把藥給抓了。”

呂大夫進了鋪子,李青卓跟在后頭,趙陽看見了,橫眉豎目。

呂大夫仔細問診了病人,讓人抓藥,趙陽擔心有師傅撐腰,李青卓這次沒事人一樣回來,便偷偷去后頭跟趙大豪說小話。

把所有客人都送走了,終于得了空,呂大夫去里間,撂下簾子,坐下道:“青卓,沒事,你走的事情師傅都跟掌柜的講清楚了,你有情有義,這事做的一點錯都沒有,他不會為難你的。”

李青卓跪在地上,連磕三個頭,“徒弟不孝,不但不能給師傅分憂,還給您老人家添麻煩。”

“哎喲,哎喲,你這是干啥,快起來!”呂大夫連忙把人扶起來,“放心,沒甚事,你是咱鋪子最勤快又認真的,就算師傅不說,掌柜的心里也應該有數……”

還沒說完,外頭突然響起一聲咳嗽,呂大夫垂下眼皮,“掌柜的啥時候來的,請進!”

被侄子叫來的趙大豪撩開簾子進來,看著李青卓,不冷不淡的道:“回來了?”

“回掌柜的,昨日回來的。”李青卓道。

趙大豪踱了兩步,皺著眉頭,一副很為難的樣子,“事情你師傅都給我說了,雖然有情可原,但終究是你的私事影響了咱們鋪子,如果我要是直接點頭讓你回來,以后別的人要是也效仿,今天去送恩人,明天去干那個,咱們這以后可就亂了……”

呂大夫皺眉,這個趙大豪,明明當初答應的好好的,現在又說這一套,是想反悔?!

見李青卓沒說話,趙大豪道:“你想回來繼續做事也行,先簽個三十年的契書,以后老老實實在鋪子做事……”

“掌柜的!”呂大夫氣的嘴唇發抖,站起來道:“青卓只是學徒,不是賣身的奴仆!”

李青卓扶住師傅的手臂,抬頭看著趙大豪,道:“掌柜的,這事怕是成不了。實不相瞞,我今日是來告辭的,感謝師傅和掌柜的過去對我的栽培,辜負你們的好意,我實在心里難安。”

趙大豪知道年輕人里頭,李青卓是最出類拔萃的,呂大夫早就說跟他說讓李青卓試著坐診,他會在旁邊看著,他一直拖著不答應,怕李青卓坐診后,呂大夫會離開。

李青卓這次離開,他覺得自己抓到了機會,想用契書把李青卓綁在藥鋪中,卻沒想到辛苦學了恁多年,李青卓張嘴就說不干了。

怕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趙大豪趕緊開口道:“原本我是這樣打算的,可你師傅一直求情,看你過去一直很本分的份上,這次就算了,你既然回來,就趕緊做事吧。”

呂大夫原本都想發作了,聽趙大豪把話給說回來,氣吁吁的算是沒發火。

李青卓道:“多謝掌柜的,不過我怕是要讓你們失望了……”

說著,他看向呂大夫,“師傅,徒兒得到一封京城書院的推薦信,您知道我一直想要讀書,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說著,他再次跪下,“枉費師傅教導多年的心血,徒兒實在是愧疚!”

呂大夫先是一愣,旋即大喜,“好事啊,好徒弟,這可是天大大好事!”

“能讀書那可是上輩子修下的福分!”呂大夫喜不自禁,把李青卓從地上拉起來,與有榮焉的道:“你能有這個機緣,師傅為你高興,就是京城那么遠,我們師徒以后怕是再難相見了。”

李青卓眼眶通紅,“師傅……”

“你就這樣拍拍屁股走了?”反應過來的趙大豪氣的滿臉通紅,指著李青卓的鼻子,道:“你個忘恩負義的玩意,當初窮的褲子都穿不起,你師傅手把手教導,鋪子給你吃給你住,讓你在這里學東西,你學會了扭頭就走,你個白眼狼!”

趙大豪這話說的有些沒道理,李青卓確實是受惠于鋪子,但他這幾年除了回家,都在鋪子做事,一文錢工錢沒有。他只對恩師呂大夫心存愧疚,因為師父不但在他身上傾注心血,還抱有期望。

猜到掌柜的會有這么一出,李青卓從袋子里拿出一個盒子,道:“青卓自知有愧,無以為報,這次去邊城,采到一些靈芝……”

其實李青卓一走了之,趙大豪也沒辦法,只是他走了沒事,留在鋪子的師傅定然會受到趙大豪刁難責備,是以,李青卓為了師傅也不能跟趙大豪惡言相向。

趙大豪知道李青卓家窮的叮當響,氣哄哄的劈手奪過盒子,因為動作太大,里面的靈芝掉落下來。

呂大夫氣的胡子差點撅起來,彎腰把靈芝撿起來,打眼一過,便道:“這品相不錯,你處理的也干凈。”

趙大豪不是很懂藥材,哼了一聲拿著盒子出去,應該是找人去看了。

他走了以后,李青卓從袋子里拿出更小的一個盒子給師傅,悄聲道:“師傅瞧瞧,徒弟這藥材炮制的如何。”

呂大夫接過來打開,看到里面一片片的鹿茸,仔細端詳片刻,道了一聲“好”。

趙大豪找鋪子里的其他人相看過,大概知道這盒子里的東西值些銀子,雖然依舊生氣,但起碼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他看到呂大夫和李青卓從里間走出來,冷著臉道:“你們兄弟為了恩人能跑去邊城,以后讀書有了出息,你也得記得咱們鋪子和你師傅的好,做人不能忘恩負義。”

李青卓同他行禮,說了兩句客套話,走到鋪子外頭,和師傅揮手道別。

李青瑞在外頭已經等了很久了,直到看到藥鋪的人回去,他才站出來喊人。

李青卓眼睛和鼻子通紅,叫了聲大哥,李青瑞拍了拍他的肩膀,“別難受,以后回來多去看看呂大夫,又不是以后不來往了。”

話是這么說,可京城離并州不近,都不知道多久能回家一趟,再難像從前那樣跟師傅朝夕相處……

哥倆往回走的時候,李青文正在有氣無力的念著書。

他們在讀《千字文》,從早上到現在,一直扯著嗓子念,越大聲,他爹就越高興。

李茂賢當初學字也是從這個開始,他用的法子跟當年一樣,讓李青文他們讀幾百遍,爛熟于心后再學寫字。

李青文有個習慣,背書的時候腦子里就會閃過這些字句,這里的大都是繁體,他反應起來就很慢,然后遭到了他小四哥的無情嘲笑。

當然,李青風嘲弄完也挨了娘親的好幾下。

因為筆和紙都不便宜,為了節省,不能邊背邊學,而且他們幾個人共用一本書,極其不方便,李青文再次感覺到了掙錢的緊迫性。

李青文家有個習慣,凡事都提前準備。

這次也是,即便有萬般不舍,李青卓從回春堂辭工后,陳氏和李茂賢就開始準備他去京城的事情。

陳氏覺得兒子去念書,怎么也得體面些,想要做一套新的被褥,李青卓勸說算了,他是去讀書的,被褥能用就行。

李茂賢也覺得沒必要,離家這么遠,多帶點錢才是真的,出門在外,干啥都缺不了這個。

把家里所有錢都掏出來,一共有四十多兩,幾乎全是他們在范陽城賣東西得的銀子。

這些銀子真的不少了,但是李茂賢還是覺得不把握,他出過很多次門,清楚道上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這些銀子不但要路上花,到京城還要吃住,還要買書買筆墨,未必寬綽。

他正琢磨去哪里借,李青文道:“要不把騾子賣了再湊湊?”

馬是江淙送的,他實在舍不得,而且再去邊城,也缺不了它拉車。

“不用!”李青卓又掏出幾塊銀子,“這是師傅給我的,說去京城的盤纏。”

李青卓送師傅鹿茸,只想感謝師傅多年栽培,呂大夫知道李家不富裕,擔心徒弟去京城作難,非要給銀子,李青卓拗不過,便只能收了。

總共五十八兩左右,若是從前,這些銀子怕不是會讓家里人笑開花,但一想李青卓孤身一人去京城,就總感覺還是不夠多。

“這些行了,不用再東拼西湊,村里有錢的也沒幾家。”李青卓道:“若是到時缺手,我往家寫信就好。”

李青文點頭,道:“二哥,你放心,我們去邊城后,只要有機會弄到錢,定會往京城給你送。”

錢的事情算是解決了,陳氏和姜氏開始收拾,李青卓趁這個時候把買的那幾本書謄抄幾份,這下,李青文他們幾個終于不用再搶一本書了。

李青卓的字是跟李茂賢學的,后來他去做學徒,呂大夫鼓勵他練字,讀書,還特意給他買紙墨,所以李青卓的字是全家里最好的。

紙不便宜,農家人可負擔不起經常練字,再加上用的少,李青瑞和李青宏認字多點,但是寫字不咋好。

讀書的事情宜早不宜遲,所以收拾停當后,李青卓便準備出發。

李本善從李茂群口中得知了這事,湊了三百個大錢和幾筐子雞蛋拿過來。

在農家,讀書識字是件重大的事情,族里能幫一把都會幫一把。

李青卓要去范陽城找商隊一起,他走的這日,李本善帶著族里的長輩送到村口。

“孩子,在外頭好好的。”李本善渾濁的眼中帶著殷殷期望,“你爹教出來的,二爺爺不用多說,保重身體!”

李青卓謝過長輩,在村口跪下磕了幾個頭,然后和眾人道別,跳上了車。

陳氏和姜氏站在一起,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

隨著一聲吆喝,馬車動起來,李青卓回頭緊緊的盯著越來越遠的村子,心頭泛起一陣陣酸澀。

他要去的地方太遠了,但是留在村里沒辦法讀書,即便再多不舍,他也要遠行。

從楊樹村到范陽城這段,李家人要去送。

除了李青卓的行李,還有兩根木頭,就是李青文特意從邊城帶回來的。

在攏北城時,他們把爬犁留下,換上了車,這兩根木頭就是從爬犁上取下的,李青文可是一直沒有忘記,要給江淙打造弓箭的事情。

這次李青風如愿的跟來了,他是這里頭最興奮的,他走的比車還快。

是的,車上坐不下,李茂賢趕車,李青卓坐著,李青瑞他們哥三個在旁邊走著。

如果放在從前,李青文聽說要走二三百里,怕是要咧嘴,自從去了趟邊城,來回幾千里,去范陽城這點路他都不放在眼中了。

李茂賢也發現了,他們哥幾個走幾十里路,還說笑個不停,看上去并沒有體力不支的樣子,心里頭暗想,受了磋磨也算是得了不少東西。

這趟邊城之行,對他們家的改變很大,可能現在只是個開始,李茂賢心里有了這樣的預感。

一開始李青風還嫌棄這兩根木頭占地方,聽李青文說了楛矢石砮的傳奇故事,當即眼睛就亮了,毫不客氣的道:“仔兒,我也要這個,我以后學射箭,不會比江大哥差!”

雖然箭術的高低李青文不咋在乎,但小四哥這么說了,他就點頭,“好。”

倒是李青瑞道:“老四,你是沒見過江淙射箭,我和他們一起幾個月,沒見過他失手,你要像他一樣厲害,以后可得苦練!”

“好!”李青風痛快的應著,然后跑到前頭對李茂賢道:“爹,我想學武,不想讀書。”

李茂賢扯著韁繩,看他,“你可真是能耐,別人想學都學不著,你死活不愿意學。你想學武得有個師傅,自己瞎練能成?沒師傅你就先給我好好識字!”

李青風沒達到目的,又跑去問李青瑞,“大哥,江大哥他們功夫咋樣?”

“沒見他們用過。”李青瑞道:“應該還成吧,畢竟是當兵的,里頭還有上過戰場的哩。”

“那可太好了,我去那里可以拜他們為師。”李青風道:“不過我得先跟他們過過招,打不過我的我可不愿意磕頭。”

李青文笑了,他一直佩服他四哥這個自信的勁頭!

他們這次到范陽城,明顯就比前陣子暖和,路邊的樹都抽條泛青了。

春秋趕路是最得勁不過。

進了范陽城,爺幾個直接去找去往京城的商隊。

范陽城和京城之間的商貿頻繁,商隊很多,一個月都有幾個隊伍來來回回,恰好明天就有去京城的。

爺幾個去見了商隊的領頭,打聽了一通,見這個領頭是個爽快的人,便決定將李青卓托付他帶到京城。

看他們的穿戴不像是有錢人,聽說李青卓要去京城讀書,領頭的人還很意外,但還是拍著胸脯,應下了此事。

李青卓明日便走,爺幾個今日便在范陽城住下了。

隨便吃點東西填飽肚子,幾個人拉著木頭去找弓箭鋪子。

范陽城很大,可以說三百六十行都很齊全,弓箭鋪子也有幾家,不過他們聽李青文說什么楛矢石砮,都搖頭,表示從來沒聽說過。

李青風不死心,問他們真的沒有能射碎石頭的箭,那些人都樂了,弓箭是沒有,鐵錘也許能行。

看到他們拉來的樺木,那些人說,木頭不錯,問他賣不賣。

南箭北矢,范陽城這邊的工匠打造箭多用木頭,他們比普通百姓認識的木頭多,好幾個人看過之后不咋確定,問李青文這是啥木頭,在哪里弄的。

李青文說是樺木,在邊城運回來的。

那些工匠不知道邊城在哪里,只知道在北邊很遠,相互看看,笑道:“了不得,這么小的年紀撒謊都不眨眼,跑那么遠拉兩根木頭回來?”

李青瑞道:“幾位口下留情,我們兄弟一同去的,我弟沒有半句假話,你們要是看不準,那我們拿走便是。”

“等等。”鋪子里的一個老頭開口道:“你們先在這里等我片刻。”

說著,他轉身去了后頭。

老頭是鋪子里最有經驗的師傅,他突然開口,另外幾個木匠心里頭疑惑,嘴上說兩句賠罪的話,然后問能不能鋸一下一塊看看,李青文有點失望,還是答應了他們。

幾個工匠鋸了前面指頭那么寬一塊,然后擠在一起看。

過了一會兒,那個老頭拿著一支半截木箭出來,給李青文看,“聽說這個就是樺木做的箭,我太爺爺從前去北邊打過仗,這支箭扎在他的小腿上,后來被取出來,這箭算是救了他的命,就一直留著,傳了下來。”

“都被射中,為啥還說被救了?”李青風不解的問道。

“這箭箭身光滑,取出來時傷口沒有留下一絲一毫的木刺,上了藥之后愈合的很快。”老頭道:“受傷后,我太爺爺才能從戰場上回來,腿后來沒有留下一點毛病,這不算是被救了一命嗎?”

李青風咂舌,“要這么說,這木頭也不適合做箭啊。”

李青文接過來一看,上面的血跡已經黑了,一時看不出什么來。

李茂賢抱拳向老頭請教。

老頭道:“這木頭好像只有北邊有,咱們這邊沒咋見,沒甚特別的,確實能做弓箭,可絕對沒有這孩子說的那么神,不過……”

老頭話音一轉,“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烏松部落,就是從前北邊的一個龐然大物,我太爺爺在軍中時,聽過一個傳說,烏松部落中最厲害的將軍手里有一張神弓,聽說他射出來的箭能射進鐵做的城門……”

李青文驚訝的睜大了雙眼,“那、那個神弓……”

“誰也沒見過,都只是聽說而已。”老頭搖頭道:“我家祖輩做箭,各地神箭的傳說聽過不少,可都是吹噓的,就算是全鐵的箭頭,能射破石頭,也應該是力氣大,木做的箭更難。”

李青文并不想放棄,道:“即便如此,我也想試試,麻煩師傅幫我把這兩根木頭做成箭身。”

老頭點頭,估摸了一會兒,道:“應該能破出三十根箭來,一兩銀子工錢,可以先給一半。”

李青文驚呆了,他忘記做箭要工錢……

李青卓要掏錢,李青文趕緊攔住他,苦著臉對老頭道:“師傅能不能用木頭抵工錢,做一根木頭,另外一根抵!”

“啥木頭能值恁多銀子啊?”旁邊的木匠嘀咕道。

老頭卻點頭應下了,“行,三日你們來取!”

李家人往外走,李青風卻站著沒動,指著墻上掛著的一張張的弓道:“這個要錢嗎?”

工匠看他的眼神像是看傻子一般,“當然!”

李青風咬了咬牙,“我們沒錢了,要不我留下跟你們干活吧,我想要一張弓。”

李青風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還煞有介事的編出了一套棍法,被村子里的孩子嘲笑,他一個一個都給打服了。聽秦大伯和程伯伯說那些英雄故事,他做夢都是拿著刀劍威風的樣子。

從前家里那樣,他只能忍著,這次哥哥們去了邊城,聽他們說路上以及邊城的種種,他沒法壓抑心里的渴望,迫不及待的想要學騎馬射箭以及刀劍等等。

聽了他的話,那些工匠瞠目結舌,鋪子開了這么久,還是頭一次見到有人沒錢非要買弓箭,然后要留下做事抵賬的……

“我力氣很大的。”李青風道:“給你們干活,你們肯定不吃虧。”

工匠們正要開口趕人,老頭卻開口道:“行,你留下吧,不過干不好活,我可會把你攆出去。”

李青文他們都出去了,發現少一個人,再回頭,李青風在鋪子里頭喊道:“爹,你們回去吧,我要留下干活。”

爺幾個不明所以,返回去一問才知道咋回事,李茂賢也沒攔著,只叮囑李青風留下好好干。

李青文覺得自己也行,還沒開口,老頭掃了他一眼,道:“小胳膊小腿的,一看就沒甚力氣。”

李青文:“……”

就這樣,李青風如愿以償的留下了,李家其他人又去買了趕路用的紙傘和油布等等。

這晚上,李青瑞和李茂賢自是少不得一頓叮嚀。

翌日一早,父子幾人把李青卓送去車隊,車隊啟程,李家人含淚就此分別。

要等箭做出來,還有兩日能在范陽城走動游逛,但是沒有錢,李青文他們只是看。

自從李青文改名后,李茂賢就沒怎么出遠門了,在范陽城這幾日也直說這里真是熱鬧。

三日后,他們去了弓箭鋪子,做出十五支箭,木箭身,鐵箭頭,看上去和鋪子里其他的沒甚不同。

李青文用其中的十支換了一張弓,只有箭沒有弓也沒法用。

李青風滿手都是傷,但他絲毫不在乎,如愿以償的得到了他想要的。

臨離開之時,老頭對他們說,如果哪天真的能找到能做出神箭的木頭,一定要過來找他,他一文錢不收給破箭。

李青文答應了,他還沒放棄楛矢石砮,以后可能還不知道往這里跑多少次。

等李家走了,那些工匠圍上來,道:“師傅,你也太好說話了。”

老頭沒有理會他們,明知道不可能還不放棄的人又有幾個呢。

出了鋪子,李青風就迫不及待的道:“仔兒,我試了那箭,沒那么厲害,要是不收著勁,很容易就掰斷。”

李青文點頭,他這個時候也明白過來,如果楛矢石砮真有傳說中那么厲害,也不該是用普通的樺木做出來的,他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拿到了弓箭,李青風很興奮,一個勁的說,回去就給他們看自己射箭多么準。

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不能施展,可是把他憋壞了。

作者有話要說:  1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是巧合

2為啥不搬去邊城,因為那邊太遠,路上都是野獸,生病都沒法看大夫,還要打仗,不安全(以后會不會不一定)

315點一更,另外一更18點,我要蹭玄學(并不是,只是15點沒寫完而已)

4不太敢看評論,因為人家害怕 (也怕看了小可愛們的留言,會改變自己原本的大綱)

5壓軸的位置感謝一直陪伴我的小伙伴,還有那些幫我專欄預收文的可愛寶貝(瘋狂暗示)

看我給你們比個大芯芯,親一臉口水~~~~~

感謝在2021-10-03 14:53:22~2021-10-04 14:36: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蘇錦秋、我要做一只風箏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悄咪咪摸魚、足兆兆、放飛自我、付青衍 10瓶;千玗 5瓶;木易楊 3瓶;榛果、kj無語、小小花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