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里面的小鋪子向來人不多,大都是住在附近的人來買些小東西,更貴重的東西平日里用不上,縣城里的百姓都習慣了去主街的大雜貨鋪買。
前陣子,小鋪子卻反常的熱鬧起來,聚了一群孩子,嚷著要什么糖,都說小孩子忘性大,可對新鮮的玩意還挺惦記,每次經過鋪子都要忍不住進來問一句。
之前撲空了好幾次,今天再過來,看到鋪子里面那兩串糖旁邊還多了一串,登時一臉驚喜。
掌柜的笑瞇瞇的招呼孩子們,“字糖和熊貓糖來嘍,這次還有貓爪糖和山楂卷……”
孩子們一窩蜂的涌上來,還有些講義氣的,跑到門口,沖著巷子里面喊道:“妹,熊貓糖來了!”
隨著這一聲招呼,巷子里頭跑出來好幾個大大小小的孩子,把小小的店鋪都給站滿了,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有大人經過,見狀有些稀奇,擠不進去,一打聽說是鋪子里有幾樣小孩子喜歡的糖,然后就看到打頭的孩子出來了,手里還捏了幾根細竹簽,竹簽上扎著帶圖案的糖。
仔細一看,糖上有字,有圓滾滾的熊頭,還有帶著點點的不知道啥東西,這么小的糖上還能弄出這些花樣,難怪把這些孩子迷成這樣。
做好頭一天的糖,李茂賢就挑著去了邱貨郎家,自己又去了縣城,到回春堂把包袱給了二兒子,又去了街上買了山楂才回去。
李青卓到了后院,把帶著熱度的包袱打開,里面是洗干凈的衣服,還個油紙包,打開一看,包里是一個個小方塊,應該就是家里做的糖。
李青卓拿起糖塊仔細端詳了片刻,沒舍得吃,又包了起來。
李青文他們留在家里的繼續做糖,早上的風越來越硬,地里的莊稼還有三五天就要收了,這些糖早點做出來才好。
李茂賢從縣城回來,剛進村子,有幾個人便迎上來,“叔,你家啥時候收地?”
李茂賢掃了一眼,這幾個人家里都是種了甜桿高粱的,一起碰上了,應該不是啥巧合,道:“后天。”
知道了日子,幾個人也沒多問,笑嘻嘻的走開了。
李青文家又做了一天糖,香味把這趟街的人都招來了,門口坐了好幾個老人,陳氏抓了一盤子麥芽糖送到外頭來,已經沒牙的老人不舍得吃,把小孫子招來,看著孩子吃。
昨天做的麥芽糖沒有全送走,還有一些早上讓李青宏送到那幾家送面的,沒想到兩斤面能回來半籮筐的糖,之前不舍得往外拿糧食的人都很意外。
李青勇嘴里鼓鼓的,用舌頭舔那硬糖,拎著蓋著布的籃子到李青文家,“嬸子,我奶早上做的發糕,你們嘗嘗。”
陳氏咋不知道這是做糖的謝禮,道:“你奶也太見外了,我又不是特意給你們做的,只是順手,她還讓你送東西來。”
李青勇吃的正開心,道:“嬸子,等我吃完了再送面過來唄。”
“行,只要你娘點頭。”陳氏答應的痛快,籃子里的發糕拿出來,又裝進去一盤子山楂卷。
看到那紅彤彤的山楂卷,李青勇想嘗嘗這東西是啥味道,但又怕被娘揍,沒在李青文家多呆,飛奔著回去了。
到了自己家,就沒啥丟人的了,李青勇把籃子里面的山楂卷拿出來咬了一口,哈喇子順著嘴角淌了下來。
李青勇他娘正在喂豬,看到他在吃東西,走到近前,就見兒子兩個嘴角像他癱了的舅姥姥一樣流著口水,嚇了一跳,帶著哭音喊道:“兒啊,你、你這是咋了?”
把嘴里的山楂卷咽下去,李青勇展開皺成一團的臉,道:“娘,你嘗嘗這個,甜酸甜酸的……啊,娘你干嘛打我?!”
他還沒沒說完,背上就重重的挨了一巴掌,李青勇跳腳呼痛,還委屈著呢,抬頭見娘親冷著臉,覺得不對,立刻把籃子放在旁邊車上,撒丫子跑了。
李青勇他娘捂著快跳的胸口,沖著兒子的背影吼道:“有種你別回來吃飯,你敢進家門,看我不抽死你!”
知道爹在尋思高粱糖漿的事情,李青文也在思考。
糖漿做蜜餞倒是不錯,可全村都種甜桿高粱,縣城里怕是消化不了那么多,要是能做一種吃食能多消耗糖漿就好了……
李青文開始回想自己吃過的那些甜食,然后想到了沙琪瑪。
他小時候吃的沙琪瑪不是超市里包裝好的,而是市場里現做的。他記得清楚,鎮子市場外頭的婆婆把面條切的細細的,放在油鍋中炸,一把能炸出一大堆,炸好后把滾燙的糖漿淋上去,再撒上蜜餞,緊緊壓實,然后切成一塊塊的。
李青文把做法告訴了娘親和嫂子,第二天做糖的時候,還是留出了一大碗糖漿。
家里所有的油都倒進鍋里,但還是只比鍋底高一個拳頭,油不多,一次只能少炸點。
平時家里用油節省,只用布蘸著油擦鍋,弄點油星就好了,只有逢年過節和來客人才會放油多點,現在油鍋燒的熱,面條一下鍋,油炸的香味立刻跟著爆鳴聲散開。
李正亮聞著香味跑回來,抽動著鼻子,喊道:“過年嘍!”
炸了三斤面條,把糖漿全都倒進去,用筷子拌勻了,然后放在木板上扒拉開,把鏟子放在上面使勁壓,很快就能成型了。
炸完的油被陳氏舀回罐子里,等以后做菜再放。
家里沒有專門的模具,這沙琪瑪弄的并不平整,但是切開后味道不錯。
“好吃!”李青風兩口就吞掉巴掌大的一塊,吃完舔著手指上的糖漿,十分滿足。
“又是油又是糖的,想不好吃也難啊。”李青宏吸允著嘴里的甜味感慨道。
李茂賢吃了一口,剩下的給倆孫子分了,點頭道:“這吃食好,一點都不比縣城的點心差。”
李青文笑了,“這個其實簡單,就是大家舍不得用油,其實做這個不怎么耗油,一大碗油能炸不少呢。”
陳氏點頭應承說是,剛才她把油收起來,確實沒損耗太多,鍋里沾的那些正好用來燉菜,還能給家里人添點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