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景,夏、大都皇宮,大明殿、圖帖睦爾、燕帖木兒、伯顏。
在伯顏明里董阿等人的陪同下,圖帖睦爾走進大明殿。燕帖木兒已經提前恭候在大明殿。圖帖睦爾走進大明殿,燕帖木兒立刻迎上去,一臉嚴肅跪在了圖貼睦爾面前。
燕帖木兒:樞密院事燕帖木兒恭迎陛下。
圖帖睦爾:樞密院事,快快請起。(做扶燕帖木兒狀)
燕帖木兒:(就勢起來)陛下,事情危機,還請陛下早登大位。
圖帖睦爾:這可是不得,“我大兄周王是本朝太子,是仁武兩位先皇所立太子,而今太子遠在朔漠,我怎敢紊亂帝序?”
”燕帖木兒:陛下,現在的時局處于萬分危機的狀態,逆臣倒剌沙在上都已經擁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為帝,在這種人心向背的重要關頭,間不容發。一或失之,悔之無及!因此,還望陛下抓住時機,萬不可拘泥與常規。
圖帖睦爾:(仍然猶豫不決)可是-----我聽伯顏丞相說樞密院事已經向大都及全國行省發出文告,說是大兄周王已經帶大軍南下,很快就要來上即位。
燕帖木兒:(奸笑)陛下,那不過是我為穩定人心向滿朝文武和百姓發出的煙霧彈,而事實上,太子周王的音信至今還沒有。機不可失,時不我待,再等周王,恐怕這大都滿朝文武的人心會大亂。依臣之見,還是請陛下立即登上大位,然后對外宣稱,國不可一日無主,神器不可久虛,為安穩民心,懷王權且繼位,等周王回到大都,即還位于周王,你看如何?
伯顏:陛下,樞密院事的主意絕妙,不可再猶豫了。
明里董阿:是啊,陛下,我們大家一路稱你陛下已經習慣,不要拂了大家對你熱切的期望。
圖帖睦爾:那好,我就權且繼位,一旦我大兄從漠北歸來,我就讓出這皇位。那我們定一個廟號吧!
伯顏:陛下一路吟詩作賦,一副大文士的派頭,不若就叫文宗如何?
燕帖木兒:好,就叫文宗,在弄一個年號就得了。
圖帖睦爾:那就改元稱天歷吧。
燕帖木兒:好,臣已經遣撒敦拒遼東兵于薊州東流沙河,元帥阿兀剌守居庸關。明天是個大吉的日子,9月13,我們就選明天舉行即位大典吧!陛下,請先坐在龍椅上試試感覺,另外是否給我等幾人的擁立之功做一些賞賜。
圖帖睦爾:(會意地點點頭,走到皇位虎皮交椅面前坐下來)好,樞密院事燕帖木兒、河南行省左丞伯顏、平章政事明里董阿聽封。聽封,朕任命燕帖木兒為中書省右丞相。伯顏,朕任命你為御吏大夫,仍明明里董阿為中書省左丞,伯顏愛卿,你來草擬詔書,立即下詔!另外,按照我朝的規矩,皇帝即位后要大行賞賜,把你從河南弄來的銀子、鈔票再加上大都國庫里現在能弄到的鈔票和金銀,看看有多少,然后擬定一個獎賞額度,然后論功行賞!此外,宗王阿剌忒納失里等宗王在此次擁立中功勞很大。即賜西安王阿剌忒納失里、鎮南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不花、宣靖王買奴等,金各五十兩、銀各五百兩、幣各三十匹。
伯顏:遵旨!臣告退,去準備了。(退下,滿臉春風得意地對觀眾,邊走邊自言自語)俗話說,著走對路不如跟對領導,我伯顏不過是個行省副長官之末,因為跟對領導,不到一月,連升三級,成了中央領導了,哈哈!
13
內景,大都街道、早晨、數百個官吏帶領士兵敲鑼打鼓,走街串巷吆喝。
官吏甲:而等百姓聽著,皇帝今日即位,年號天歷,是為文宗,普天同慶,大赦天下。(敲鑼)
官吏乙:武皇之子,仁孝友愛,愛民如子,蒼生大幸!
官吏丙:我皇繼位大統,爾等百姓須張燈結彩,以示慶賀!(敲鑼)
14
內景,大都,皇宮,圖帖睦爾、燕帖木兒、伯顏、也阿里等。
元文宗坐在皇位上,燕帖木兒坐在元文宗的旁邊,元文宗滿臉憂色。
元文宗:丞相,這可怎么好,那個阿速吉八已經即位,從這幾天傳來的消息對我們非常不利,泰定帝的侄子梁王王禪已經發兵打到了家門口,這兩天傳來的戰況消息很不好,你的弟弟撒敦連連吃敗仗,居庸關、紫荊關相繼為上都諸王軍隊攻破。朕還聽說上都諸王一起反對朕,他們齊心協力,晉寧(山西臨汾)、河中(山西永濟)、武關等地相繼為上都一系諸王攻取,而且云南、四川、陜西等行省仍舊效忠上都的天順帝。如此來看,朕的這個皇位岌岌可危啊!
燕帖木兒:(拍拍脯子,慷慨激昂)全是一窮廢物!不過,皇上不必憂慮,明日臣親自出馬征戰保衛皇上這新生的紅色革命政權。老將出馬,一個頂一萬個,保證把上都那幫雜碎打個稀里嘩啦、屁滾尿流,讓他們哭著喊著俯首稱臣,到時候,咱還不鳥他呢,統統殺頭!尤其是把那個牽頭的倒剌沙。另外,臣還有個請求,泰定皇帝有個皇后非常迷人,要是攻破那上都,臣要去泰定帝的皇后為妻,另外,你要允許臣接受那些被臣打敗的宗王們的女兒們為妻妾。
元文宗:丞相愛卿,只要能保住大都,保住我們這新生的革命政權,你要什么,朕都答應你。為了對你表示鼓勵,朕現在就封你為太平王,明日出征之時,朕就下詔!
燕帖木兒:好,一言為定!(與元文宗擊掌盟誓,然后伸出中指食指做了一個V字型勝利的動作)耶!
15
外景,大都城外,日、秋,燕帖木兒、元文宗、雙方大軍。
上都梁王王禪的大軍圍住了大都,燕帖木兒親自披掛上陣,元文宗也走出皇宮騎馬欲為燕帖木兒督陣,雙雙走到了皇宮大門口。
燕帖木兒:皇上留步!
元文宗:丞相,社稷安危,在此一舉,朕決定親自出城督戰。
燕帖木兒:不可,陛下出,民心必驚,凡平滅賊寇事請陛下一任于臣,望您馬上還宮,以安百姓!
元文宗止步目送燕帖木兒,神色忐忑。
燕帖木兒率大軍,出城,護城士兵開大門,放吊橋,燕帖木兒的大軍出城。
雙方大軍在大都城外交戰,燕帖木兒沖鋒在前,勇猛異常,身先士卒,越戰越勇,幾個回合后,對方主將就被他斬于馬下,燕帖木兒的部下士氣大振,一路掩殺,對方的軍隊開始潰逃。燕帖木兒奮起神勇,在戰斗中躍馬持槍,殺數十人,大都軍也斬首數千級,上都軍降者萬余人,上都諸王忽剌臺等人相繼敗于燕帖木兒手下,被俘后均在大都鬧市問斬。
16
外景,秋,大都南郊昌平,日、燕帖木兒大軍,梁王王禪的大軍。
燕帖木兒的軍隊與上都梁王王禪軍集結戰于“白浮”的曠野之上,雙方軍隊來回沖突,金鼓齊鳴,戈戟撞擊,人喊馬嘶,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燕鐵木兒持刀奮勇當先,砍馬踏殺人無救,直殺得日落,夜幕降臨,雙方才鳴金收兵安營扎寨。
17
外景,北京遠郊昌平,橫橋,深秋,夜,大霧。阿剌帖木兒、孛倫赤、王禪、上都大軍與大都大軍。
大都遠郊的原野上,大都方面由阿剌帖木兒帶領的軍隊與上都方面由宗王王禪帶領的軍隊對峙于郊外,各自安營扎在休息。夜間二更時分,燕鐵木兒派遣“阿剌貼木兒”、“孛倫赤”等,率領精銳騎兵百余人,在王禪軍營外高聲吶喊,并向其營中射箭。
睡夢中的王禪軍被驚擾,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