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宗在大明殿訓斥鐵失和他的近侍從。鐵失等規規矩矩站在元英宗面前。
元英宗:爾等聽著,我朝新頒行了《大元通制》,這部新法,是我朝最重要的法典,填補了世祖《圣元新格》的許多法律空白;你們都是我身邊的侍從,尤其是鐵失,你是身兼御吏大夫,又是我的宿衛長,要認真學習這部法律,今后做事要中規中矩,切不可學鐵木迭兒和他的那些奸黨,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為貪圖奸利而做一些不法之事。汝輩今后行事要小心,毋犯國法,如果哪個觸犯了新法,你們也不要來找我求情。因為我看在你們是我的近侍的份上可以饒恕你等,但拜住丞相是個不黨不私執法不阿的人,一旦觸犯法網,拜住絕不會因你們是我的侍衛而饒你們!
鐵失:陛下,難道丞相拜住真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連皇上的面子也不肯給嗎?難道他不畏懼皇權么?
元英宗:爾等知道什么?無私者無畏,拜住丞相大有他祖先木華黎的風范。想當年太祖金戈鐵馬馳騁疆場,他身邊最信任的人就是木華黎,太祖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全權經營中原。我朝之所以有今天,多一半功勞應該屬于木華黎國王,但木華黎從不居功自傲,他的后人安童、還有我們的拜住丞相都是如此,無私無欲,不居功自傲,這種臣子連太祖都敬佩十分,更何況我輩。記得朕在做太子的時候,常常聽聞拜住盛名,讓人招喚拜住入東宮想與他交談,但被拜住一口回絕,他說,“我乃天子侍衛長宮,依禮不得私下與太子相往來,嫌疑之際,君子所慎!”朕雖然被拒絕,心中更加敬重拜住為人。這也是朕所以繼位不久就拜拜住為相的原因,拜住丞相,堪稱國之大器也!
9
1323年,夏,上都開平,皇宮,元英宗、拜住、鐵失、僧人等。
元英宗上都皇宮書房里,元英宗和幾個僧人、鐵失坐在一起,正談論什么,拜住走了進去,拜住走到元英宗旁邊。
元英宗:丞相,賜坐!
拜住:謝陛下賜坐。(坐在皇帝下手的一個空位上。)陛下,你召臣來何事?
元英宗:丞相,朕接連數日心緒不寧,夜里失眠,總也睡不著,朕準備下詔讓番僧做佛事來消弭“心魔”,故而征求一下丞相的意見。
拜住:陛下,恕臣直言,陛下心緒不定夜里失眠是由于國事繁忙操勞過度之故,和心魔無關,東晉陶淵明有詩云,結廬在人間,卻無車馬聲,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如果將治國綱策理出一個頭緒來,陛下心靜下來,心魔自然也就會消除。再說,國用不足,不應該再浪費金錢廣做佛事。
元英宗:好吧,朕就從你的勸誡。
鐵失:陛下,臣以為丞相之言大謬,臣雖然讀書不多,也知道天人感應之說。臣聽這幾位西藏密宗大師說,國家將有大災,皇上心里也會有所感應。皇上睡不著就是國家可能有大難將發生的預兆,必須要盡快消弭才對。
西僧:皇上,確實如此,一定要在全國范圍內大興佛事,同時還要大赦,這樣才能消災免禍。
拜住:(拍案而起,疾言厲色,怒不可遏)“一派胡言,爾輩不過貪圖金帛之利罷了,怎敢妄言大赦之事,難道想庇護賊徒嗎?,鐵失,你勾結鐵木迭兒貪贓枉法,還嫌做的壞事不夠嗎?現在查明的你做的那些壞事,不過是冰山的一角,陛下心地仁慈,法外開恩,不僅原諒了你,讓你繼續做他身邊的左右阿速衛,還讓你充任御吏大夫,這恩典已經是天高地厚,難道你還不思悔改,還想繼續禍害國家嗎?我今后一旦在發現你怙惡不悛繼續為非作歹,鐵木迭兒的兒子巴里古思的下場就是你的下場,皇上認得你這皇親國舅,能繞你,但我拜住卻不認你這國戚,王子犯法與民同罪,我決不饒恕你,一定斬爾頭顱!”
鐵失:陛下,你看這個丞相,如此侮辱臣下,臣忍無可忍?
拜住:忍無可忍又要怎樣?莫非是要殺人不成?
元英宗:爾等不要吵了,一個是三司中的首輔,一個是御吏大夫,都是朝廷重臣,卻不能和顏悅色地說話,見面就爭吵,成何體統?
拜住:臣生性耿直,嫉惡如仇,如果陛下不能容忍臣的秉性,臣自愿辭去首輔之職。
元英宗:丞相不要賭氣,佛事作罷,不在提起,鐵失,難怪丞相斥責你,是你其身不正的緣故,今后不得再貪奸利之士。否則,正如丞相所言,鐵木迭兒長子巴里思古前車可鑒!鐵失,和幾位大師下去吧。
鐵失與僧人退下,拜住和英宗重新坐下。
元英宗:丞相,你是不給朕一點面子啊!
拜住:陛下,不是臣不給你面子,而是臣的職責所在啊。陛下還記得在剛拜臣做左丞相時說過的話嗎?當時陛下說,“朕思天下之大,非朕一人思慮所及,汝為朕股肱,毋忘規諫,以輔朕之不逮。”
元英宗:朕怎么能不記得呢?當時你回答說:“昔堯、舜(上古仁君)為君,每事詢眾,善則舍己從人,萬世稱圣。桀、紂(上古暴君)為君,拒諫自賢,悅人從己,好近小人,國滅而身不保,民到于今稱為無道之主。臣等仰荷洪恩,敢不竭忠以報。然事言之則易,行之則難。惟陛下力行,臣等不言,則臣之罪也。”
拜住:是啊,既然陛下還記得當時陛下與朕的肺腑之言,那么就不要怪臣直言不諱。另外,俗語道,疏不間親,盡管這個鐵失是皇后的哥哥,但臣還是要提醒陛下,這個鐵失不僅是鐵木迭兒的義子,這對父子狼狽為奸做了許多壞事,而且這是個毫無忠義廉恥之心的小人,歹徒,陛下把御吏大夫的重任和左右阿宿衛這樣的崗位交給他,臣實在是替陛下提心吊膽,以臣之意是斬草須除根而不能養虎為患。
英宗:丞相多慮了,鐵失不會危害朕的生命的,朕和皇后感情深厚,實在不忍應鐵木迭兒那個老賊而牽連鐵失。
拜住:臣該說的都說了,陛下,婦人之仁,乃執國柄者大忌,一旦釀成大禍,悔之不及。
元英宗:朕知道,但礙于皇后的面子,朕實在難以決斷,你再容朕一些時日考慮這件事吧。
拜住:那好,臣告退!(站起來,欲退下)
元仁宗:丞相,你等等,還有件事,三年來一直在朕心中耿耿于懷,于心不安,朕想下詔挽回這個錯誤。
拜住:陛下,孔子曰,知錯就改,善莫大也,但臣想知道,是什么事值得您三年來耿耿于懷,不安至今?
元仁宗:朕剛登基之始,受鐵木迭兒那老賊和他的同伙的肘腋,做了不少錯事,一是沒有能夠阻擋住鐵木迭兒以后殺害御吏中丞蕭拜住和楊朵兒只,這件事讓朕想起來就心痛。另外一件是就是對親王圖帖睦爾的放逐。朕兄弟實相友愛,過去因小人譖訴,朕聽信讒言,把我的堂弟圖帖睦爾親王發配瓊州,使其居遠方,現在朕對這件事很后悔,欲立即召還圖帖睦爾,明正小人離間之罪。
拜住:陛下英明,有錯則改,善莫大焉。
10
外景,漠北,秋,日,草原上,晉王也孫鐵木耳、斡羅斯。
晉王也孫鐵木耳正在打獵,數十騎手圍追野狍子,從南奔來數名騎手,直奔晉王的獵場,向也孫鐵木耳這邊疾駛而來。
也孫鐵木耳:(立在馬上)大膽,是何人膽敢直沖我獵場,打擾我打獵?
為首的斡羅斯跳下馬走到也孫鐵木耳面前。
斡羅斯:晉王大人,我是御吏大夫鐵失大人的密使,由重要密信轉告晉王。
也孫鐵木耳急忙下馬,兩人行禮。
也孫鐵木耳:(急切地)御吏大夫的書信在哪里?
斡羅斯:“御吏大夫要我通報的內容不便用用書信說明,他要我告訴晉王,主上和拜住在上都避暑近日返回大都,我與哈散、也先鐵木兒、失禿兒謀已定,事成,推立王為皇帝。”又命我以其事告倒剌沙,且言:“汝與馬速忽知之,勿令旭邁杰得聞也。”
也孫鐵木耳:(大驚失色,鎮定了一會,面向左右大呼)來人!
左右幾十個武士一起奔到了也孫鐵木耳身邊。
也孫鐵木耳:諸位,給我把這個斡羅斯拿下,軟禁起來看管好!
眾武士一起扭住斡羅斯。
斡羅斯:晉王,你這是干什么?我們是為你好,是要擁戴你做皇帝啊!
也孫鐵木耳:你們這些謀逆篡位的奸賊,我晉王豈能和你們同流合污?把他帶回哈拉和林,看管好。
武士把斡羅斯五花大綁捆住放到了一輛拉獵物用的勒勒車上,向東走去。
也孫鐵木耳:別列迷失。
別列迷失:末將在,
也孫鐵木耳:我命你帶上十個騎士立即到大都面見皇上,就說逆賊鐵失、也先帖木兒等人要謀害皇上,要他提防。快去吧。
別列迷失:遵命!
別列迷失跳上馬,命令站成一隊的十個騎兵:你等隨我立即去大都,立即起程。
別列迷失等人奔馳而去。
切換鏡頭,回到報告團講臺。
主持人:本集結束,請繼續觀看下集《泰定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