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乙:我不明白,泰赤烏人為什么要恩將仇報,千方百計要迫害訶額倫母子。魯迅先生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很,泰赤烏人對鐵木真一家的迫害似乎不合情理。主講人怎么看待這一點?
主講人:問得好,這正體現了歷學家們歪曲事實的地方。勝者王侯敗者賊這一傳統認知至始至終左右著歷史文獻記錄者。幾乎所有的史學著作,蒙古秘史、黃金史綱、蒙古源流、元史、包括法國史學家內勒格魯塞都一致譴責了以塔里忽臺為首的泰赤烏人對訶額倫、鐵木真母子的迫害,并且把鐵木真后來對泰赤烏人的復仇看成是正義的行為,但他們卻沒有回答我們泰赤烏人為什么要迫害鐵木真一家,迫害的理由又是什么。我以為上述史學作者對泰赤烏人的譴責不僅毫無道理,而且是良知缺失。在我看來,泰赤烏人對鐵木真的打擊體現了他們這個草原部落的樸素正義感和良知。而訶額倫母子所遭受的那些苦難則完全是咎由自取。我們從鐵木真一生的崇尚暴力、血腥以及殘暴,乃至為一點小事便不惜殺害自己的親弟弟這一點便能看出訶額倫在子女的早期教育上存在嚴重的問題。她一味驕縱鐵木真,在鐵木真殺害了別克帖兒之后,史籍所記載的訶額倫對鐵木真的處罰,只是幾句輕描淡寫不痛不癢的譴責兩句。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早期泰赤烏人拋棄訶額侖是由于也速該生前給部落帶來的潛在災禍隱患以及生后訶額倫的狂妄自大口出妄言造成的。在私有制經濟尚未確立的部落社會,身為部落首領也速該的搶妻行為給部落聯盟樹立了仇敵,而部落聯盟并沒有從也速該的行為中得到任何益處,這是極其不符合當時的社會規矩和也速該的身份的,這就難免積怨于民并在也速該死后使整個部落遷怒于訶額倫。而訶額倫卻沒有認識到民眾對丈夫的積怨和對她的遷怒,反而耍大牌擺部落首領夫人的架子,(這是十分可笑的行為,在部落社會,首領是由部落民眾選舉產生而非繼承)因為分食祭奠食物而使用威脅性的語言激怒部落聯盟的權貴人物,這就難免引起公憤。就連鐵木真的兩位親叔叔都拋棄訶額倫,這一點很能說明訶額倫當時言語的不得人心。而此后,鐵木真又殺死了自己的親弟弟,訶額倫又聽之任之,這就讓泰赤烏人包括鐵木真的親叔叔在內震怒不已,于是集體作出了懲處鐵木真的決定也就在情理之中。
觀眾丙:主講人,如此而言,你是怎樣評價訶額倫這個女性?
主講人:盡管我認為訶額倫在部落聯盟的分裂和鐵木真暴力傾向的形成方面負有很大的責任,但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性,堅強、勇敢,面對命運的蹂躪,不屈不撓。本及報告結束,請注意關注下集《蔑兒乞人的報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