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柳生本來還以為青璃是覺得他太弱,想把他丟掉呢。
太丟臉了。
他千萬不能讓青璃知道他的想法。
想到血契,柳生是不想解的,在他看來這是他和青璃最牢固的一條紐帶。而且,他也不忍青璃收到任何傷害。
“這個血契,我不想解,我愿意替你承擔所有的傷痛。”
一股暖流涌上心頭,世間最難得的便是兩情相悅,她何其有幸。
“那個人沒有跟你說完整,共生蠱是分為血契和情蠱兩種,先種血契再生情蠱。在千年以前,我們一族的男女成親當晚都是要種情蠱,由血契轉換的情蠱作用更強。”
“這兩者有何區別?”
“一生只愛一人,若變心便會遭受萬蟲蝕骨之痛。并且種下情蠱的雙方無論相距多遠都會相互吸引,成為真正的共生關系,同生共死。你愿意和我共同種下情蠱嗎?”
也可以說只要種下情蠱便不會變心,但這個必須雙方心意相通,愿意和對方同生共死,這個情蠱才能種下。
聽到青璃這樣說,柳生果斷拒絕,“我不愿意。”
“為什么?”青璃直接站起來,問道,“難道你不愿意跟我同生共死?”
“如果你死了,我絕不獨活。但是,如果我死了,我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
青璃還是不高興,柳生也有些著急,他輕聲哄道,“就算沒有情蠱,我也會一直陪著你,絕不變心。”
“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能逼你。”
這事兒也逼迫不了。
青璃想到三日后的擂臺比武,心中更是煩躁。
這場比武也是柳生心中的一根刺,從圣旨傳來便一直扎在他心里。
那圣旨上明文規定了只有齊國男子才能參加比武,還必須是樣貌俊秀的王孫公子,未曾婚配,年紀在十七到二十七之間。
光是第一條就讓柳生泄了氣。
如此情況下,他又怎能與青璃種下情蠱?如果她將來的夫婿不是他,那此番行為定會讓她痛苦不已,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沒有情蠱的羈絆,時間久了,也許她會慢慢愛上別人……
青璃一把掐住柳生的臉,問,“你又在想些什么?”
“沒,沒什么……”
“你以為你不說,我就不知道了?”
未免也太小看她堂堂楊國王女了,柳生那小腦袋瓜想的東西,她都不用琢磨,一猜一個準。
他剛才鐵定在想比武招親的事。
“雖然比武招親是避無可避了,但是齊國皇帝答應我,讓我來出最后一道考驗,只有過了我的考驗才有資格娶我。”
見柳生表情緩和了些,青璃繼續說道,“但是這個題目和最后的答案都得服眾才行,你說我是出一個刁鉆的題目好,還是你去當我最后一道考驗?”
“阿璃能保證你的題目別人都回答不上嗎?”
“其實也不能,如果那個人巧言善變說服了在場的大部分人,那么只是我一個人不同意,那也沒有辦法。”
“那就只剩下后者了。”
“你對你自己有信心嗎?”
“阿璃如果不想嫁,那我便不會讓任何人贏。”
柳生眼神堅定,他說的話其實也不算是大話。楊國的武士營訓練極為苛刻,他能從中脫穎而出,爭當第一的位置,其實力是不容小覷的。
更何況血契能夠增強人的內力,那些正常習武十多二十多年的王孫公子,怎么可能會是他的對手?
當然那個修道不知道多少年的無涯子除外,他已經不算是正常人了。為了防止他中途搞破壞,青璃還得另外做一手準備。
在最后的三天里,青璃一直在房里搗鼓著什么東西,連柳生和月兒都不準進去看,只是讓他們留意一些外面的消息,比如之后擂臺比武有哪家公子出場,他的實力如何。
打探消息這方面還是月兒做得多,畢竟她身邊還有一個小七。小七常年跟在張凜將軍身邊,消失靈通,而他對月兒更是知無不言。
而且,張凜也愿意將這些消息透露給青璃。他更是詳盡到那些公子的畫像和生平都一起送到了青璃面前,讓她能在這當中選出一個稱心如意的。
在他的這些行為背后,也是得到了齊國皇帝的允許的。
畢竟齊國皇帝是真心想把青璃留在齊國,如果夫婿是她喜歡的,那她就不會老想著逃跑了。
當年,如果不是先皇以誠王府做要挾,齊姝是不會乖乖去和親的,她本來也是個不喜被束縛的人。楊青璃既然是她的女兒,應該也與她一樣。
三天的時間一轉眼便過去了,比武招親也如期而至。
皇帝、貴妃、宸妃、公主皇子們、誠王一家、燕家、平廣王府、張凜還有很多青璃認識或不認識的人。
這場比武招親盛大無比,可來的人越多,青璃就越煩躁。
人越多,就越不容易做手腳。
這滿場的王孫公子,青璃一個也看不上。唯一讓她特別注意的就是李修齊,準確的來說是他那個師傅。
青璃不知道無涯子會給李修齊準備什么東西,希望他不要拿出太超乎常理的東西才好。
如果最后一刻,李修齊拿出什么仙人的符咒來,那她的準備恐怕會應對不了。
如果她將無涯子的身份抖了出來,不知道齊國皇帝會不會忌憚他們呢?而且李修齊是說過他們在今天有什么行動的,可他最后又說了那樣的話,不知道這個行動有沒有推遲?
不管他們有什么行動,反正不要把主意打到她身上就行。如果他們非要算計到她頭上,那就別怪她把他們的秘密泄露出去。
你不仁,便不能怪她不義。
擂臺之上,那些王孫公子一個個比試下來,最后剩下來的竟然是齊霄,青璃正兒八經的表哥。
理性地說,如果青璃不是楊國唯一的王女,如果沒有柳生的出現,齊霄或許是青璃最好的選擇。
齊霄出身顯貴,相貌堂堂,一身正氣,平時一副翩翩佳公子樣兒,沒想到武藝也這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