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哲和陶小宛年紀都不小,兩家都希望早點把婚事定下來,范哲父母定好了包廂,請陶小宛一家吃飯,商量結婚的事。終于到了這一天,陶小宛內心不是沒有忐忑,房子就像個定時炸彈,擾得她心緒不寧。不過并不是任何定時炸彈都會如期炸響,也難免有意外失靈的時候,抱著這樣的僥幸心理,陶小宛頭天晚上罕見地陪著媽媽一起看電視。
她裝作不經意地問:“媽,明天和范哲父母見面,你們打算商量什么?”
電視里正播著陶媽媽平日最愛看的那檔節目,她眼睛盯著電視,看也沒看陶小宛,回答得也是漫不經心,“結婚還能商量什么,不就是房子車子這些事。”
陶小宛驚道:“還要買車?”
陶媽媽撥冗轉過臉來恨鐵不成鋼的看了她一眼,“條件肯定要提出來,他們家能做多少是多少,我們辛辛苦苦養大你,當然不能隨隨便便就嫁出去。”
房子都買不起還要求買車,這不是強人所難嗎?陶小宛心里嘀咕。不過要在車子和超出普通人難以承受之重的房子之間二選一,她當然是選車子,現在國產車便宜,七八萬的車滿街跑。
她搖著媽媽的手臂,討好地說:“媽,買房又買車范哲家哪有那個實力,要不就只買輛車吧,我和范哲上班順路,公司又離得近,買輛車上班也方便。”
“其他都好商量,房子一定不能少。”陶媽媽板著臉說。
炸彈失靈的僥幸落空,陶小宛的心漸漸往下沉,看來范哲之前的辛苦努力是白費了。不過想想也是,以媽媽這么多年在她婚事上的苛刻,她怎么可能輕易妥協?范哲在沒房的情況下能夠登堂入室,已經是她最大的讓步了。
她氣道:“媽,你明知道范哲買不起房,卻還要提這種要求,我看明天還是不要去見面了,再商量也商量不出一套房子來。”
陶媽媽也有些生氣了,“買不起房連要求都不能提?不要求怎么知道他們真買不起?你還太年輕,很多事情都不懂。如果太輕易嫁過去,以后婆家都會看不起你,連帶著看不起我們家。”
“可他家家庭條件就那樣,你到底想不想我跟范哲結婚?”陶小宛氣惱地說。
“你懂什么?你以為結了婚就萬事大吉了?以后的日子還長著呢,房子是最要緊的,結婚前不說清楚,等你嫁過去了好麻煩。房價越調控越高,以你和范哲的收入,婚后想買套房分開住是難上加難,你得承受多大的壓力知道嗎?婚前不把房子的事情定下來,你就得和公婆一塊住,一輩子忍氣吞聲地過日子,買房還不是為你好?”
陶小宛悶頭生氣。和公婆住真的有那么恐怖嗎?范哲的媽媽看起來和藹可親,一點也不像個刁婆婆。不過即使她心中懷疑也不能當著媽媽的面說出來,因為媽媽必定會說:僅憑面相根本不能看出一個人好不好相處,奶奶看起來不也慈眉善目,婆媳之間不也有齟齬?獵豹走路的時候四肢落地無聲,看上去溫文爾雅,本質卻是危險兇狠。普天下的婆婆都一樣,婚前對你百般體貼周到,熱情友好,比對親閨女還親,待娶進門之后就原形畢露,過起日子來郁悶恐怖……
“別說都是為了我,為了房子結不了婚也是為我好?”
“你怎么知道一定結不了婚?”陶媽媽說完克制地嘆氣。
她何嘗不希望女兒能順順利利的結婚,這兩個月來范哲常來常往,遠親近鄰都已經把他當成了他們家未來的女婿,弄到后來人人都知道陶小宛就快嫁人了。上次去喝外甥女的喜酒,親戚們都問陶小宛和范哲的婚期定了沒有,什么時候可以過來喝喜酒?范哲那孩子,勤快踏實,又招人喜歡,把女兒交給他,她也放心。女兒也是鐵了心要嫁給他,可偏偏他就是家境差了一點。
女兒年紀大了沒結婚,說出來總歸不好聽,如果結不了婚,又要忍受街坊鄰居的閑言碎語。好不容易交了個男朋友結果又黃了,別人會怎么議論陶小宛,又會怎么議論自己家?那不屑的口氣她閉著眼睛都能想得出來,無非是說她家選女婿太挑剔,這么多年精挑細選還沒個中意的。而陶小宛年紀越來越大,對象不好找,又要變成燙手的山芋。
前兩天她買菜回來路過街道辦,街道辦的老張大概還不知道陶小宛有男朋友的事,熱情的拉住她,說要給陶小宛介紹對象。介紹的是老張的弟弟,國企老總,年薪六十萬,前兩年離婚了,孩子隨他,是個十歲的男孩。她聽完震驚地看著老張,幾乎難以置信。
虧老張想得出來!居然要把一個只比她小一輪、離異有孩的老男人介紹給陶小宛,難道年紀大的女人真的就這么掉價嗎?
她也不是說離異有孩的男人不好,可是自己女兒清清白白的,干嘛要去給人家當后媽?這已經遠遠超過了她的接受底線。她像是被人塞了滿嘴的蒼蠅,活活被惡心到了,黑著臉打斷老張的滔滔不絕,告訴她女兒已經有對象了。
想到這里,陶媽媽最后補了一句,“如果他們家實在買不起房,我們家可以適當支持一點。”
“真的?”陶小宛又驚又喜,快活地抱住媽媽,“媽,你真是太偉大了!”
她簡直要喜極而泣了,媽媽能做出這么大的讓步,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大半,看來范哲的辛苦表現總算沒有白費。
陶媽媽看著她那個高興勁,突然又有點心酸,“你就盼著早點嫁人,離開我和你爸是不是?”
“難道你希望我永遠嫁不出去,一輩子跟你和爸相依為命?”陶小宛笑著抱著媽媽,將頭靠在她的肩頭,“我怎么會離開你和爸爸呢?以后我和范哲還是會經常回來,我們一塊做飯給你吃。”她又抬起頭笑嘻嘻地說:“媽,你賺到了,以前只有我陪你吃飯,現在還有范哲,他還會做你最愛吃的紅燒肉。你的決定是英明的,我們家出錢買了房,以后我在婆家底氣也足,腰桿也直,不會被婆家看輕了。”
陶媽媽笑著用手點了一下她的頭,“你啊!”
陶小宛回房后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好消息發短信告訴了范哲,范哲又把陶媽媽的意思轉告給自己的爸媽。有了這樣一番鋪墊,婚事商量起來自然順利許多。初次見面,兩家人自是一番寒暄客套,吃飯時聊起兩家孩子小時候的事情,氣氛融洽。
商量婚事的時候,陶爸陶媽的意思是,兩家人都是尋常百姓,戒指酒席的標準隨大流,不必鋪張浪費,婚禮也不必辦得豪華,就按C城的風俗習慣辦就行了。
親家這么通情達理,范爸范媽甚是欣慰,反應也很熱烈。后來說到房子,范家的意思是到他們原來拆遷前的老地址買套單間套房,房產證就寫陶小宛和范哲兩個人的名字,他們搬到那個城鄉結合帶去,現在居住的這套房子留給兩個孩子。
其實昨天得知陶家愿意出錢共同買房,范家還是犯了難。陶家要求買房這也是能夠想像得到意料之中的事情,現在的小年青結婚,男方一般都要準備房子。可他們積蓄不多,房價又這么高,家里就是砸鍋賣鐵也買不起。陶家愿意出錢買房,帶著誠意而來,他們自然高興,可家里存款有限,也不可能要女方出大頭,僅憑他們那點積蓄在市區買套小一點的二居室也是難上加難。老兩口商量了許久,最后決定到近郊貸款買套小房子,這樣他們小兩口以后的還貸壓力也小一點。
這樣的決定出乎陶媽媽的意料,原本她只想在兩家附近買套房,哪怕小一點也沒關系,這樣方便以后照顧陶小宛……她想得很遠,結了婚很快就會有小孩,他們是打算和范家一同把小孩帶大的。沒想到范家二老主動放棄住大房子,搬到近郊去,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陶媽媽笑著說:“那就委屈你們二老了。”
范媽媽也是笑呵呵的,“不委屈,一點也不委屈,我和他爸在那住了幾十年,習慣了。那邊還有很多老朋友,近郊空氣好,適合老年人生活,房子小一點也沒關系,夠住就行了,太寬敞反而顯得冷清。”
就這樣,兩家在積極友好的氣氛中順利商量完婚事,最后一同翻查皇歷,好不容易挑中一個滿意的日子,還嫌離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