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媛回稟道:
“細品之下,苦澀之后慢慢回甘,苦盡甘來,別有一番滋味。做人如此,為妃亦如此。”
“嬪妾等身居這繁華后宮,卻不該耽于享樂、不思回報君恩;而是要以帝后之憂而憂,居安思危,克己勤儉。一杯茶,蘊含皇后娘娘諄諄教誨與寄望,嬪妾必定銘記于心。”
鳳凝煙聽著秦良媛一番見解,滿意地點了點頭。
當初秦窈娘的父親戶部侍郎秦龔遇,是原戶部尚書庹緒的下屬,與庹緒走得很近,相比那耿直大膽的劉駿,更得庹緒之青睞。
后來庹緒因勾連沈幽篁,用官船運送暗器手銃入京,意圖謀反,因此伏法。
雖然秦龔遇并沒有明顯的叛逆證據,但照樣是投閑置散,被劉駿給拔了頭籌、頂了戶部尚書的位置。
秦龔遇如今不上不下,在戶部的地位十分尷尬,正是當初他立場不明、沒有遠見所致。
沒想到,他的女兒倒有一顆玲瓏七竅心,深深領會了鳳凝煙的意思。
鳳凝煙很清楚秦氏父親的問題,但是秦龔遇的仕途問題自然有圣意裁決,而秦窈娘在后宮,如何駕馭她,便是皇后的事了。
鳳凝煙喜歡聰明人,且現在是用人之際,她求賢若渴,決定好好觀察一下秦窈娘這個人。
她沒有特別夸獎秦窈娘,以免引起他人對秦氏的嫉妒,只讓蘭珠端來一盒六尚局的秘制糕點,賜予秦窈娘。
即便是一盒糕點,卻也是關雎宮所做,檔次自然和普通妃嬪們吃的大不相同。作為賞賜,也是一種榮耀。
秦窈娘知道自己猜中了皇后的心思,忙欣喜接過,謝恩回座。
但是胡家大姑娘胡瀅雪、三姑娘胡湘宜卻是不服,暗暗撇嘴,心里說這秦良媛根本就是拍馬屁。
二姑娘胡晴汐并沒有像別人那樣驚訝于秦良媛這番話,或是見其出風頭而不服,只是淡淡笑了笑,便低下頭去。
和昭儀坐在一旁,冷眼看著這些后宮里的新人,心想這胡家千金之中,倒是那胡晴汐還算沉穩,她喜怒不形于色,既不多言,也不跋扈,倒是個不錯的苗子。
至于這個看似聰明的秦窈娘呢,在和昭儀看來,秦氏其實是在賣弄小聰明,皇后一時欣賞,時間長了能不忌憚嗎?
鳳凝煙笑看著眾妃嬪,道:“本宮的教誨,秦良媛領會得不錯,如此悟性,想必是秦侍郎教得好。選秀之前本宮就聽說,這屆秀女之中有不少是當地讀過書、揚過名的才女,果然不假。本宮若是哪天心血來潮,舉辦個詩文大會什么的,倒不愁辦不精彩了。到時候各位妃嬪可要有所準備,才好一展才華。”
那些擅長詩詞歌賦的嬪妃們一聽這話,立刻來了精神,紛紛應是。
剛才不服秦窈娘的人,也都暗暗地摩拳擦掌,盼著皇后真的能舉辦一場詩文大會,好跟秦窈娘比個高低,也好在皇帝、皇后面前露個臉。
就連和昭儀眼睛里都有些放光,她自幼自負,如今又是皇后之下位份最高的妃嬪,若真有這樣的盛會,她可是當仁不讓的。
誰不知道,這種盛會是博得皇帝青眼的好機會。
拉扯了一通閑話,胡家大姑娘和三姑娘都有些坐不住了。
明明太皇太后說皇后答應給封號,怎么皇后到今天還沒有動靜呢?
鳳凝煙看出胡家千金的焦急,才讓雨潺帶人去將之前讓六尚局趕工裝裱好的三個大字拿了出來。
三位宮女各捧一卷走出,將卷軸緩緩展開垂落,高高舉起。
鳳凝煙便笑著說道:“說到這些風雅之事,本宮倒是不得不請出太皇太后賜予本宮的墨寶,讓大家鑒賞一番。”
三個大字映入眾人眼中,眾妃嬪可疑惑極了。
榮,熙,嘉。
這既不是常寫的吉利字,也不是臨摹什么名帖的字,怎么太皇太后會送皇后這樣的字呢?
單單一個字,也看不出太皇太后的書法到底有多好啊,這要如何鑒賞?
鳳凝煙見大多數人都十分疑惑,不敢品評,便道:“好了,本宮也不吊大家的胃口了。這幾個字,便是本宮轉送給胡家三位千金的禮物,以賀她們今日得到皇上賜號之榮。來人,宣旨!”
小勤子早準備好了圣旨,見皇后示下,便走上前,將昨夜沈凌絕寫下的圣旨宣讀出來。
眾妃嬪這才知道,原來這三個字,就是皇帝賜給胡家三位千金的封號!
她們臉上的顏色可好看了,個個轉頭看向起身謝恩的胡家小姐,有人妒恨,有人艷羨,有人憤憤不平,有人視而不見。
胡家三千金恭敬接了旨,并接下太皇太后的墨寶,叩首高呼皇帝萬歲,皇后千歲。
鳳凝煙笑著讓她們平身,并對眾妃嬪道:
“眾位妃嬪入宮后想必也是掰著指頭算日子,到今天,已經過了不能侍寢的限期。”
“我大玥宮規中,明定了妃嬪陪侍御寢的規制,以月圓月缺為參照,按位份高低順序安排侍寢的日子。皇后之下是三妃,接著是九嬪及以下世婦、御女。”
聽了這話,眾妃嬪上至和昭儀,下至那些新人,都暗暗竊喜。
這確實是大玥過去的侍寢規制,難不成皇后要實行這個規制,那豈非代表著不分位份高低,人人都可以得到寵幸嗎?
鳳凝煙瞧見眾人竊喜的神色,心中也是好笑,接著道:
“不過皇上的意思是,本宮這一屆已經選了三十多名妃嬪,人數太多,同級的人也多,若是按照位份來排,太過于混亂。便令六尚局制好了玉膳牌,由乾元宮內務總管言公公負責每日奉上玉牌,讓皇上自己選。選了誰的玉牌,便去哪個宮用晚膳了。”
這種翻牌子的侍寢規制,從前是沒有的。
按照從前輪流侍寢的規制,皇帝既不能任意選擇哪位妃嬪侍寢,有時候還要一夜御數女,這樣的情況下,身子早早就虧了。
可鳳凝煙定下這種翻牌子的侍寢規則,卻把主動權交到了皇帝手里,只要不翻牌子,妃嬪自然是見也別想見到皇帝的。
妃嬪們豈會不知道這其中的分別,一個個哭喪著臉,郁郁不樂。
入宮之前她們就聽說皇帝對皇后獨寵,和昭儀入宮一個月連皇帝的一根頭發絲都沒碰到呢,果不其然。
這是皇帝的命令,誰也不敢說一個“不”字,只能應聲說“皇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