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
金剛鐲和刑天的斧頭狠狠的撞擊在一起,驚天動地,鬼哭神嚎,撞擊而產(chǎn)生的法力,席卷而出,地面塌陷,出現(xiàn)一個直徑數(shù)公里的深坑,而刑天就位于深坑正中央的位置,半跪在地上,手中巨斧無力的插在地下。
金剛鐲也掉落在地上。
而蕭奇剛才雖然躲閃及時,但是還是被雙方撞擊所產(chǎn)生的法力給撞飛了數(shù)公里遠,癱倒在地上,口中溢血,看樣子受傷不輕。
“必須馬上離開。”
蕭奇趕緊起身,施展御劍術,逃離這里。
“該死。”
黑帝眼看著刑天無力阻攔蕭奇,看著他朝著天庭所在方向逃來氣的他哇哇大叫,就差一點,就差一點。
都怪自己手賤,不使用金剛鐲,也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這一擊自己徹底失去了對金剛鐲的控制,現(xiàn)在金剛鐲更是淪為無主之物,而刑天雖然受傷,也是占時被金剛鐲震退,不到一刻鐘就恢復起來。
“不行,我的金剛鐲,必須要搶回來。”
黑帝一咬牙,朝著刑天所在之地遁去。
“拿到了。”
眼看著就要拿到金剛鐲,黑帝不由大喜,可惜的是還沒讓他高興起來,一只大手先他一步搶過了金剛鐲。
“不...。”
這一只大手不是別人,正是那刑天的巨手。
“天庭的雜毛,來了,就不要想走了。”刑天立馬收起金剛鐲,手一伸巨斧重新出現(xiàn)在他的手中,朝著黑帝就是一斧頭劈了下去。
“大神饒命。”
黑帝被嚇得魂飛魄散,大叫一聲,連忙后撤。
可惜的是刑天恨死了天庭眾人,頭顱被砍一直以來都處于昏昏沉沉之中,但是剛才金剛鐲的那一下子,讓他占時恢復了神志,常羊山距離天庭也不是很遠,同在火星上,他一下子就知道了黑帝的身份。
當年炎黃大戰(zhàn),黃帝勝利,建立天庭,他為天帝,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為黃帝,繼承他的尊為,一個為黑帝,炎帝也被赦封為赤帝。
后來大禹治水有功,加上實力強大,變成了白帝尊為。
對于當年黃帝的后人,刑天恨不得立馬將他斬殺當初,哪里還會聽他胡言亂語。
“還請大神住手。”
就在這個時候,天庭中的天帝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的地方,踏入虛空,瞬間來到了戰(zhàn)場,朝著刑天就是一巴掌拍了下去。
“顓頊你終于出了天庭,你個縮頭烏龜,看我今天不斬殺了你。”刑天的聲音震懾整個天庭,逃亡中的蕭奇自然也聽到了他的吼叫。
天帝的身份他一直多有猜測,沒想到居然是他。
黃帝當年有25個兒子,其中有12個兒子被他賜姓,2個兒子從了他的姓,有9個兒子被各封一國,黃帝的孫子顓頊繼承了帝位,號高陽氏。
曾孫帝嚳也得了天下,號高辛氏。
堯帝是黃帝的玄孫,舜帝是黃帝的九代孫。
夏禹為黃帝的11代孫。
殷湯為黃帝的17代孫。
而周文王姬發(fā)為黃帝的19代孫。
黃帝后裔子孫相傳有1520年。
四方大帝,實際上除了赤帝之位,其余三方大帝居然都是他的后世子孫占據(jù),難怪黑帝會如此囂張,算起來他根本就是天帝的侄子。
傳說顓頊的母親女樞一次夢見一條直貫日月的長虹飛入腹中,由此懷孕而生顓頊,顓頊生下時頭戴干戈,并有“圣德”字樣。
帝顓頊以帝丘為都城,以句芒為木正、蓐收為金正、祝融為火正、玄冥為水正、句龍為土正,合稱五官。他即位后,嚴格遵循軒轅黃帝的政策行事,使社會安定太平。
黃帝踏入宇宙星空之后,便讓帝顓頊進入剛剛建立不久的天庭,成為天帝,掌控三界。
與顓頊同時,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主管水利。傳說他是人首蛇身,長著滿頭的赤發(fā),他的坐騎是兩條龍。
共工手下有兩個惡名昭彰的神:一個是長著九個腦袋的相柳,它也是人面蛇身,全身青色,性情殘酷貪婪,專以殺戮為樂。
另一個是長的兇神惡煞一般的浮游,也是一個作惡多端的家伙。
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祝融的兒子。他的部落在河南北部。他對農(nóng)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抓緊,發(fā)明了筑堤蓄水的辦法。那個時候,人類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
共工氏是神農(nóng)氏以后,又一個為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做出過貢獻的人。
共工有個兒子叫后土,對農(nóng)業(yè)也很精通。他們?yōu)榱税l(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把水利的事辦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fā)現(xiàn)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
由于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因此共工氏制訂了一個計劃,把土地的高處的土運去墊高低地,認為洼地墊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對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大有好處。
共工氏的人說話好聽的很,但做起事來邪僻,表面上恭敬,實際上無法無天。
共工氏的頭子叫康回,生的髦身朱發(fā),鐵臂虬筋,身高一丈有余,力大無窮。康回為人表面恭敬但內(nèi)心狡詐,陰謀百出,只是礙于伏羲的大威大德而暫時隱忍為上。
伏羲離去后,華夏之民尊奉女媧,康回因此嫉恨,倚仗自己封地的地勢高險,決滔天洪水危害中原,致使華夏天地間一片汪洋。女媧忍無可忍,決定引領華夏之民鏟除共工。
帝顓頊時期,顓頊部落聯(lián)盟與共工部落聯(lián)盟在中原地區(qū)的作戰(zhàn)。原始社會晚期,相傳黃帝之孫顓頊號高陽氏,繼黃帝為該部落聯(lián)盟首領。
炎帝的后裔共工,已成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居九有黃河中游河西地區(qū),在顓頊部落聯(lián)盟的上流。
當時,黃河經(jīng)常泛濫成災,禍及百姓。共工氏部落為了自己一己之利修筑西岸河堤,將大水引至東部河堤。大水沖毀東岸河堤,殃及下流顓頊部落聯(lián)盟。
兩部落聯(lián)盟發(fā)生沖突,在中原地區(qū)展開大戰(zhàn)。顓頊大帝以共工違反天意為由發(fā)動群眾,討伐共工。雙方大戰(zhàn)于澶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