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冬日溫柔海棠妝
次日清晨,四爺照常早早就起了。
瞧著入冬了冷,他便沒讓她起來伺候。
只由著蘇培盛和養心殿的大宮女伺候他起來。
換上龍袍的他看起來精神抖擻。
仿佛他昨晚只是在永壽宮睡了一覺,好好歇息而已。
照四爺這嚴謹苛責的性子。
一連寵幸了皇后兩日,接下來的日子,自然是忙著整理奏折,上朝,處理政務。
穿好衣服后,他直接去了太和殿上朝。
此刻,他正穿著明黃色的龍袍,坐在髹金雕龍木椅上,俯首于殿堂之下。
于在場的所有官員而言,他還是那個冷酷無情,陰鷙難測的冷面雍正帝。
只見他龍顏甚偉,雙臂垂于膝下,雙手厚重有力。
碩大的藍田墨玉扳指嵌于指尖,好不威嚴!
而他身旁的蘇培盛,則攤開一道明黃色的圣旨,尖聲道:“登基伊始,即著手整頓吏治。告誡總督,身為封疆大吏,乃澄清吏治之本,應竭忠盡職,不負皇恩。”
“告誡巡撫,綏輯兆民,乃撫臣之責,應同心協力,以盡職守,不得貽害地方。”
“告誡督學,身為學官,須廉潔持身,精勤集事,更要啟迪士子人品端正。”
“告誡提督,要倡率將弁,簡任卒伍,整理器械,操練技勇。”
“告誡總兵官,要以寧謐地方為念,且應文武輯睦,軍民調劑,各得其平。”
“告誡布政司,職居方伯,責任重大,自當益矢公忠。”
“告誡按察司,既要嚴刑立法,又要執法公正。”
“告誡道員,職居協理,各有專責,凡事應親身經歷,以杜營私舞弊之陋規。”
“告誡副將、參將、游擊等官,雖身居偏禆,亦應預定練兵之法,親校騎射,嚴試技勇,潔己律公。”
“告誡知府,既為督撫監司之耳目,又為州牧縣令之表率,承流于上,宜化于下,必須廉潔自持,屏絕賄賂,奉公盡職。”
“告誡知州、知縣,身為親民之官,乃吏治之始基也,品秩雖卑,職任甚重,務以愛民為先務,周察所屬,安輯鄉里。”
聞言,底下官員紛紛叩首在地,“臣等叩謝皇上訓導。”
眾人明白,這十一道諭旨,訓的是他們這些文武百官。
也表明了皇上整頓吏治的決心。
同時,也揭開了新帝整頓吏治的序幕!
四爺正襟危坐在龍椅上,深邃的墨瞳俯視著底下的官員。
早在圓明園的時候,他就知道皇考年老時寬容政策所帶來弊病。
所以才一連下了十一道諭旨,警訓文武百官,著手整頓吏治。
四爺的視線在一眾官員身上掃過后,又提起一件事情。
他牽了牽唇,威嚴地道:“近來阿迷州土司對當地百姓進行欺壓,增加民間糧稅,可對于朝廷,卻又含糊其辭,欠著國庫糧稅,還強占旁甸鄉之一百九十八寨,導致當地百姓的反對,并向朝廷多次控告。朕認為此人一日不除,于百姓和朝廷而言,都是一種禍害,故決定派人前往臨安府,捉拿其土司李純。”
“皇上,阿迷州的土司,不是多年前幫助吳三桂的李氏世襲,后平定三藩后,他們不是已經改土歸流了嗎?”年羹堯問。
“當年他們確實改土歸流了,只是當地各寨,皆為李系夷民,導致新上任的土司錢糧難催,便上告朝廷,想恢復李氏之位。所以,早在圣祖在世時,就已經恢復了李氏土司之職。”
“原來是這樣,打著朝廷的幌子收稅,又不上繳朝廷,簡直是豈有此理。”年羹堯是個性急的,他問清楚事情后,便道:“皇上,奴才愿意帶兵前往阿迷州,捉拿李純。”
他是個直性子,大概那幾年在基層干怕了。
所以但凡有差事,那是第一個毛遂自薦。
上首,四爺沉沉的“嗯”了一聲。
沒說好,也沒說不行。
只轉而看向五格,淡淡道:“五格,朕記得你原來去過阿迷州剿匪,想來對那一代比較熟悉才是。”
五格素來不是個喜歡拔尖出風頭的。
而且,他的身份特殊。
妹妹是皇后,他算是皇上的大舅哥。
若是凡事太惹眼,反而會引起旁人的不服氣。
現如今,皇上這么問起來,他自然是要回話的。
“回皇上的話,臣確實在阿迷州剿過匪,若是皇上放心的話,奴才愿意前往阿迷州,捉拿李純歸案。”
“那好,這事就這么定了,朕命你擇日啟程,將那李純捉拿歸案。”四爺爽快地道。
這下,年羹堯急了。
那費揚古老了,身上舊傷一大把,不能上戰場了。
加之費揚古擔任著九門提督的要職,紫禁城和京城,就離不開他。
況且,他一年輕氣盛的小伙子,跟老頭子較什么勁兒。
可五格就不一樣了,人家跟他年紀相仿。
兩人戰功都差不多,總歸是有點一山不容二虎的感覺。
當然,這只是他單方面的想法。
至于剛剛的事情,明明是他先積極開口的。
可皇上卻沒應承他,轉頭就把差事給了五格,這讓他心里有些吃味。
而且,這已經不是皇上第一次偏心五格。
將好的差事給五格,不給他了。
想他之前被皇上弄到犄角旮旯打了好幾年醬油,任勞任怨的,也就罷了。
到了京城,那費揚古說把他調到四川,他就去了四川。
整個期間,皇上一句話也沒幫他說。
后來要不是他自個努力,這才步步高升。
如今好不容易混到今天這個位置,皇上居然還這樣對待他。
要說人十三爺靠裙帶關系,那好歹身體里留著皇家的血脈,他比不得。
可這五格,算是前朝后宮,他都有得比的。
哼,不就是仗著自個有個皇后妹妹么!
年羹堯越想越不服氣,他張了張嘴,道:“皇上,這事是奴才先說的啊,而且奴才適應能力強,即便在陌生的地方,也能很快熟悉地段的。”
語音剛落,殿內的大臣們,個個都替年羹堯捏了一把冷汗。
心說你年羹堯都已經出人頭地了,還差這門差事么?
沒聽皇上說了,五格去過阿迷州,對那的路線熟悉,居然還在這嗶嗶。
撇開這些不說,皇上身為帝王,一言九鼎,說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管你年羹堯先說還是后說。
真是飄得不知道自己是哪根蔥了?
此刻,四爺眸光驟然一緊。
墨瞳冷峻而犀利,寒氣逼得人不敢再窺視。
他微微側了側臉,一副沒聽清楚的樣子。
“年羹堯,你適才說什么?”
他的聲音平靜而冷漠,卻又透著威嚴。
仿佛飽含著另一層意思:你再說一遍試試?
年羹堯是個聰明的,他似乎也意識到這一點,更意識到自己失了態。
忙回道:“奴才適才說......祝五格一切順利。”
見年羹堯識趣,四爺微微頜首,倒也沒怪罪年羹堯。
畢竟,年羹堯只是態度積極,殷切了點。
比起他對大清的戰功來說,這點小事還是不足掛齒的。
然后,那雙銳利的眸子,俯視著底下的群臣,淡淡道:“很好,退朝!”
------
接下來的幾日,京城下起了雪。
尤其到冬至那天,竟下起了鵝毛大雪。
使得整座紫禁城,都披上了一層層銀白。
枯樹上垂掛著晶瑩透亮的冰花。
由于人都躲到屋子里取暖,外頭倒是安靜得不像話。
養心殿金色的屋檐,也被一層雪白覆蓋。
到了用晚膳的時候,敬事房的太監,按時端著銀盤上前,“皇上。”
這一次,四爺頭都沒抬,更別提翻牌子了。
他只是淡淡道:“蘇培盛,叫御膳房多做幾味餃子,再通知永壽宮,就說朕晚點過去。”
“嗻。”蘇培盛應了后,挽著拂塵朝敬事房的太監示意一眼,兩人就一同出去了。
敬事房的太監到了門外,就尖聲道:“今夜永壽宮掌燈!”
接著,他就挪著步子,去永壽宮唱報了。
“今夜永壽宮掌燈!”當同樣的唱報聲,在永壽宮響起時,若音正在和奴才們包著餃子呢。
“娘娘,敬事房來報了呢,說是皇上翻了您的牌子。”柳嬤嬤笑著進屋。
若音捏了捏手里的餃子皮,又指了指面前包好的各種餃子,道:“得了,把這些都撤下去,你們幾個煮著吃吧,尤其是守夜的那幾個,多吃點兒。”
“好嘞,謝娘娘賞賜。”柳嬤嬤和巧風,把包好的餃子端了下去,打算下鍋煮。
娘娘做的餃子餡,可是比宮里頭做的好吃多了,料也足。
緊接著,若音就趕緊讓奴才備水沐浴。
雖說寒風刺骨,但后宮也沒人敢不沐浴焚香,就侍寢的。
尤其面對四爺這樣挑剔的直男,就更加了。
不多時,若音便坐在木質的浴桶里。
水面上飄著玫瑰花瓣。
雖然有奴才替她擦洗身子。
但她自個也樂此不疲地將水往肩頭和脖子上澆,暖暖的。
嘴上也淡淡吩咐著:“這天氣怪干燥的,半梅,你再滴點玫瑰精油吧。”
“好。”半梅應了后,就握著青花瓷的小瓶子,滴了些精油到浴桶里。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若音在奴才們的伺候下,換上一身海棠紅的旗裝。
然后,她坐在梳妝臺前,細細地化著妝容。
想著外頭下著大雪,心血來潮的她,化了個冬日溫柔海棠妝。
面上的腮紅,類似于海棠色系。
看起來不輕佻,也不艷麗。
眼角處微微上揚,勾魂攝魄。
至于嘴唇,她用的比較淺一點的唇紙。
色系也跟海棠花差不多。
整個人看起來有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感,溫溫柔柔的。
也將她的魅力一點點散發開來,顯得低調而純美。
看似初綻的少女,卻又盛放著成熟女人的魅惑。
化好妝后,若音批了個海棠紅的斗篷。
帽沿是一圈雪白的狐毛,將她的臉蛋襯得更加精致漂亮。
她在鏡子前照了一圈,就提著海棠花燈,站在永壽宮的門前,等著四爺的到來。
大約等了一炷香后,柳嬤嬤心疼地道:“娘娘,不如您先進去吧,待皇上來了,蘇培盛會唱報的,若是他沒唱報,奴才再讓李福康進去通報您。”
“無妨,本宮就在這等著。”若音一手捧著湯婆子,一手提著花燈,站在門口掌燈。
柳嬤嬤知道若音的心思,但還是勸道:“不如這樣,奴才去前頭守著,要是遠遠地瞧見皇上來了,奴才就跑著回來通知您,屆時您再從屋里出來,也是一樣的。”
“那不一樣的。”若音毫不猶豫地說。
她的聲音淡淡的,仿佛隨時都會淹沒在呼呼的北風之中。
四爺又不傻,若是柳嬤嬤提前匯報,隨意一問,便什么都知道了。
加之她是不是真的在大雪中等他,她的身子和臉蛋的溫度也不一樣的。
如今四爺鮮少到后宮來,但凡他召幸她,或者翻她的牌子,她幾乎每次都有新意。
為的就是讓他在這里的時候,次次都記憶猶新。
這一次,她既然要使苦肉計,那就得做足了戲才行。
奴才們見若音態度堅決,也不好多說什么,只規矩地站在一旁陪她等。
一盞茶后,在眾人翹首企盼下。
總算是有零零星星的燈光,和大批人群,正往永壽宮這邊來。
“巧風,你眼神好使,瞧著是皇上嗎?”半梅問。
巧風半瞇著眼睛細細地看著。
下一刻,她欣喜地道:“正是皇上。”
此話一出,眾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在原地等著。
不多時,十幾人抬著的龍攆,就在永壽宮停下。
還不等蘇培盛唱報,若音就上前行禮:“臣妾恭迎皇上。”
------
冰:感謝Elaine打賞的10000書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