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來111
20180608周五
與其說長亭,不如說長廊,整個墻壁被分割為一塊塊的,大大小小的宣傳窗不下幾十個,內容差不多每周更新。
背靠宣傳窗,聳聳肩,潘總說:不看了,累。
下周五上。
上什么?
提綱。
那是你的事情。
是嗎?
轉身,瞥一眼,潘總說:宣傳長廊,有燈光,有內容,還說得過去,但是,誰來看呢?
你又說對了,為有人看,增加吸引力,我想上一塊巨幕,
場地不合適,哪有長廊配巨幕的,一般而言,巨幕都在廣場。
是嗎?
你又說對了。二人異口同聲。
潘總撒腿就跑。
別跑,回來。
張和尚起身,追上去。
別跑啊,把心放肚里好了,巨幕的錢已經落實了,
戛然而止,潘總不跑了,轉身,說:是嗎,嚇死寶寶了。
是滴。
難道這是你要跟我說的重要事情?
這個提綱,有幾個版本。
不是這個。還在前面。
讓我想想。明明大碼。
接近了。
好萊塢。
扯。
真滴不是扯,你聽我分析。
我不聽,沒事的話,我走了。公司里還有一堆事情等著我呢。
就幾句話,聽了再走也不遲。
說吧。
杵在岔路口,像二電線桿子。
這里不方便。
走,車上說去。
來到停車場,他們鉆入車廂。
張和尚說:即使明明有罪也不能否定電影,電影是無罪的。
雖然制度體制機制存在缺陷,但是人才人員還是有價值的。
為什么明明大碼之類不愿意好好拍部戲?
受挫,挨打,跌倒,那又什么呢,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從頭再來就是了。
捯飭倒車鏡,掏抹布,擦著,潘總說:恐怕不是無中生有,這次真滴要坐實了。恐怕不是什么藝術家,是炒作成全了明明大碼之類,
換句話說,離開炒作,他們什么都不是。
彎腰,左顧右盼,張和尚說:當你一旦起了得失心的時候。功德由無相變成了有相。有相功德就有得失,無相功德才是不計得失,才是真正的有。凡是一切有得失的東西,都談不上真正的“有”。有也等于沒有。過分計較得失,煩惱就來了,焦慮就形影不離了。就好比老師在傳授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損失得到了什么?老師沒有從學生那里得到有相的回報,即使有也是無相的。學生呢?學生也一樣有回報的,如成績或者進步。學生得到損失了什么?得到知識,付出艱辛。對老師而言,這叫功德。對學生而言,這也叫功德。換句話說,功德是做加法或者乘法,是雙方共贏,把蛋糕做大。再比如說,我借你100塊錢。我少了100,你用了100。這不叫功德。這是什么?我稱之為點燃了你的欲望,也叫罪過。罪過是做減法或者除法,是你死我活,是零和博弈游戲,你動了我的奶酪。
丟下抹布,潘總說:誰說得過你啊。你找什么?
張和尚說:座位調一下。
旁邊那個按鈕。
潘總按下按鈕。
錯了,反了。
潘總重新調。
能不能高點。
潘總操作。
好,夠了。多了,下,下。
你有完沒完。下去,
還沒說完呢。
說。
倒吸一口涼氣,張和尚說:不能被虛的東西嚇倒,人才政策措施,補貼,如果有,最好,沒有也無所謂,高層次人才政策,青年拔尖人才,寧聚計劃,省市培育庫,會哭的孩子多吃奶,去特碼得,放格利貸,怕2怕,cx,集資,欺詐,走自己的路,讓職能部門去打擊吧。小媽生的孩子也會長大,拼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民間關注民間,報團取暖。
潘總欲言又止。
張和尚越說越起勁,沒有打住的意思,他說:
所謂民間指的是包括但不限于,
非公經濟,
民間小調及故事,
全國2500萬私人企業,
私人企業文化交流項目,
遠方的私人企業,
家門口的私人企業,
這個那個集團,,
世界華裔商會(美國),
世界洪門文化研究會(菲律賓),
聯合國眾籌中心(中國),
私人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的來往,
不歧視民間的機構,
優先考慮國有企業但不反對民間機構參與的項目,
個人,
可以開具承兌匯票的單位,
給票企業,
串聯并聯項目,
私人與大學合作項目,
作者+平及VIP章節電影項目,等等。
轟,點火,潘總說:你有完沒完。下去。
張和尚加快語速,說:還有二句話,不吐不快。
心是個口袋,東西裝少點叫心靈,多一點叫心眼,再多一點時叫心計,更多是叫心機?!
我給你說一個肚子吧,說,
出門就看到車子被畫得亂七八糟了,但看到孩子們玩得高興,我也替他們高興。
車子壞了可以修,童年只有一次,六一兒童節到了,孩子開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啥也沒說。
畢竟車子不是我的,孩子也不是我的。
熄火,開門,潘總說:你不下去,我下去。
伸手,拽他,張和尚說:最關鍵的到了,你耐心一點。
實體生意不做了,開個店擺個攤什么的,進寫字樓弄公司在網上搞寶什么的,都見鬼去吧,是吧,在工業集中區守著流水線,在田間地頭養種這個那個,都滾吧,是吧?
項目還在做,怎么可能不做呢,是吧。當然,九天攬月,五洋捉鱉,港珠澳大橋及武漢亞洲第一高樓項目,天上飛的,海上行的,水下鉆的,不是咱們的菜,是吧。那,咱們在做什么?
VIP章節及影視戲劇文學,劇本,網大網劇,等等,都是可以試試的。是不是?
潘總說:那是你的事,其實也不是你的事,我們都是不務正業。
開門,伸出一條腿,扭臉,張和尚說:
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
因為它無法更壞。
努力過后,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潘總說:說下去,繼續,
張和尚說:搞名人,搞部門里的人,怎么搞都不為過,只要不反組織,反zf,把部門和部門里的人區別開來,部門或者組織是一回事,組織成員或者部門里的人是另一回事。
打擊個人,
那是必須的,這叫平衡。
世界需要美國,
文藝圈需要元元,或者說,,
這個那個圈需要這樣那樣的人,這叫平衡。
為平衡,
國家希望明明大碼之類爭口氣,與好萊塢有一拼,
給政策措施,給寬松環境,
他們理應回報祖國,
響應號召,
出錢出力,
拿出像樣的東東來,可是,
他們倒好,連稅都不想繳。
關門,潘總說:說完了,下去。
張和尚說:你覺得呢?
都對,有道理。但是,不能當飯吃。
對牛彈琴。
下去。要不跟我走。
下,彎腰,張和尚說:別忘記,皈依日法會。
開出一段,停,伸頭出窗,潘總說:哪一天?
周五。
升窗玻璃,給油,潘總離開。
張和尚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