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來僧袍51
20170902
20170912增刪
借來僧袍
五
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佛學院,因為那里有非常熟悉的幾十年不變的小溪,有處變不驚的一年一變的青年學生,有多年不變不變多年的馬路。?在佛學院那會,忙是自找的,非要弄什么豆制品排骨,讓豆制品有肉味不難,難就難在讓豆制品不碎,直到離開前夕,這個難題沒有破解,留下遺憾。在大理寺,沒有閑下來,依然還是自找的。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態,來到金陵。作大理寺監院兼食堂負責人,除了管理庫房之外,還要增收節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深感責任重大。寺主,住持和維那都挺支持他的。寺廟工作,對他來說,不難,難就難在與寺廟工作沒有半毛錢關系的電影。為了拍一部電影,整個人都快瘋掉了。這幾天,又張羅開了拍電影開公司的事情了。無論是承包佛學院食堂,還是拍電影開公司都不是和尚干的事情,按現在時髦的說法,那叫跨界。他在心里問自己:我這樣做錯了沒有?在少林寺的時候,他不止一次這樣問自己。沒有錯,成了他的口頭禪。之前,在少林寺,師父一直在幫助他,如果沒有遇到師父,那人生軌跡是另外一條。現在,在大理寺,師父不在人世了。自己卻成了小和尚的師父,都叫自己真話大師。這些小和尚和當年的自己一樣,對未來人生和盤托出,對當下現實百般無奈。他們需要一些幫助,在有生之年自己應該幫助他們,為幫助更多的人。用開公司為了拍電影方式,拍電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大理寺的前世今生和搭救難民的往事。我這樣做沒有錯。沒有錯。他想。
小道消息滿天飛,張和尚拍電影開公司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不僅僅大理寺的人知道,而且還引媒體記者關注,紛至沓來采訪報道。就連100多公里外的少林寺的人都知道了。不僅僅讓宗教界為之震驚,而且還驚動了省里,就連社會各界也都吃驚不小,不僅僅在大理寺所處的城市金陵市鬧得滿城風雨,而且還在張和尚的出生地徽城傳得沸沸揚揚。雖然他人已經離開徽城,雖然那里有牽扯不斷的情,但是他是一個出家人。即使離不開也得離,即使扯不斷也得斷。重新出家,來到大理寺當監院兼管食堂工作。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干了就把它干好。這次出家,盡管與第一次出家截然不同,但是他的想法和做法沒有變化。
站在電梯里的張和尚滿腦子全是公司的名稱,想給公司取個好聽響亮的名字,為了公司名稱,晚上沒有睡覺,上網搜,翻字典查。但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一早就起來,擠公交車,再換乘地鐵,從大理寺匆匆忙忙來到了工商局。注冊大廳在二樓。電梯里,空蕩蕩的。
和他站在一起的是一幅露出雪白牙齒母女的廣告畫。來工商局注冊的人一般都走樓梯,不坐電梯。
打著哈欠的工作人員問:有什么事情。
張和尚說:注冊
進入眼簾的是一個和尚,讓工作人員吃驚不小,回過神來的工作人員問:名稱呢。先檢索名稱吧。繳費50
沒有聽明白的張和尚不敢多問,看看旁邊的人也是這樣。既然都掏了,那咱也掏錢吧,
在他掏錢的時候,齊刷刷一致集中一起的目光射向他,弄得她不好意思了。
工作人員:你是和尚啊
張和尚說:嗯。
工作人員說:和尚不可以注冊公司。
張和尚說:我注冊公司不是做生意,是拍電影之需要,片名《屠城高僧》,報紙都有報道過,想必你也有所耳聞,再說,我會奉公守法,照章納稅。
工作人員讓排在他后面的人遞資料,對他說:你讓一讓。
張和尚挪了半步,說:我的事情還沒有結束。
工作人員斜了他一眼睛,說:真的注冊不起來,你先到旁邊坐坐。
他離開工作人員那個柜臺,坐在靠墻的破椅子上,為什么和尚不能注冊公司,和尚不也是自然人嗎,是和尚,而且是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和尚,雖然對法律不是十分精通,但是多多少少也知道一點,更何況,現如今,全國的職能部門都在招商引資,不少地方都出臺優惠政策,放寬注冊條件。昨天晚上都在準備資料,一大早來到這里,想不到在這里碰了一鼻子灰。拍電影沒有錯,為了拍電影成立公司也沒有錯,換句話說,注冊公司沒有錯,既然沒有錯,就堅持走下去。
柜臺空了,人都走了,起身,蹲下,系鞋帶,走到柜臺前,說:我說同志,你能不能通融一下,剛才也跟你說了,我是和尚不假,我是知法懂法的和尚也不假。為了這部電影,除了寫劇本之外,還要化緣跑資金,這么跟你說吧,這部電影是宣傳抗日愛國的,省市領導都很重視,他們都支持我拍這部電影,不是我吹牛,有媒體報道為證,你不相信,我這里有這些報紙。可以當場驗證。退一步說,我拍電影沒有錯吧,為了拍電影的需要注冊公司也沒有錯吧,這么說吧,我注冊公司不是為了盈利,不像人家那樣搞這么大的經營范圍
工作人員說:你等等,我去問一下。
低頭,翻看表格,他等回話。
領導勉勉強強同意,工作人員說:即使同意你注冊,也不能用這個名稱。
抬胳膊肘,抽回一張表格,張和尚說:不用釋迦摩尼,那改成唐僧吧
工作人員說:唐僧也不行,比如像孔子,孟子,國家領導人啦,諸如此類的都不能用。
丟下筆,抬頭,張和尚說:原來這樣,你不說我還真滴不知道呢。不過,釋迦摩尼和孔子,孟子,地方中央領導不一樣,他是外國人,不是中國人,在國外,不是這種字體,而是外國字。漢字是一回事,外國字是另一回事。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工作人員說:不可以的
啪,五指落在臺子上,張和尚說:那就叫孫家毛衣吧。
噗嗤,工作人員笑了,說:隨便你,簽字吧。
扯表格,提筆,放下,抬頭,張和尚說:孫家毛衣和釋迦摩尼差不多了,通融一下啦,我是和尚,難道還會給自己的老祖宗抹黑嗎,通融一下,要不,去請示一下
請示領導之后,工作人員說:簽字
就這樣,張和尚的釋迦摩尼有限公司名稱核準了。
從工商局出來一路小跑回到大理寺。身輕如燕。不遠處是寺里的食堂,拐彎,上坡,到門前廣場,發現大門緊閉著,看不出有什么異常。平時的話,這個時候,應該是一派繁忙,今天門可羅雀,怎么了。不由自主腳步緊了起。
突然,門洞開了,從里面躥出來一幫人。
王大鵬說:祝賀大和尚,恭喜監院,請上座,這是大伙為你擺的慶功宴。
莫名其妙的張和尚跨進門才知道怎么回事,原來是大伙聚在一起開慶祝會,慶祝釋迦摩尼公司成立。當然不能掃大家的興,再說也非常高興,上午已經把名稱核準了,公司開張是遲早的事情,聚餐是鐵板鐵板釘釘的事。環顧四周,他滿意的點點頭,應該是大家已經把午飯做好了,要不然怎么可能聚在這里等我,說是慶功會,其實,就是大家在一起吃點水果,充其量開二瓶啤酒。在平時,午飯不會有水果吃的。
脫掉外套,落座,他說:午飯已經做好了。
王大鵬說:提前做好了。
掏出手機看看時間,說:是不是早一點。
王大鵬說:沒有關系啦,現在是秋天,飯菜不怕涼,再說,住持同意我們這樣做。
伸一手指,蘸水,劃圈,張和尚說:我不是說飯菜,我是說慶功宴是不是開得早一點。
王大鵬說:是不是公司沒有批下來。
摸上衣口袋,張和尚說:名稱核下來了,成立公司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剛才我計算過了,還是缺資金。
王大鵬問:同意用這個名稱了。
張和尚說:嗯。同意啦,這樣吧,今兒個,大家都高興,提前半個小時開飯。
王大鵬說:好。我去通知住持他們。
飯后,大伙鳥獸散。
起身,上前一步,推門,轉身,說:為了拍《屠城高僧》這個電影,我的腿都跑細了。到我辦公室坐坐。聽我說從頭。
進門,拉椅子,坐下,王大鵬說:和尚開公司算是新鮮事,和尚拍電影更是天方夜譚,你現在名氣可大了
扭頭看看他,說:你聽到什么風聲了。
王大鵬:豈止一點風聲,簡直是風大浪高。說你六根未盡的有,說你貪圖錢財的有,還有更難聽的,說你是個花和尚,不過,人家不了解你,大理寺的人了解你的,我了解你的。誰人背后無人說。
丟下僧袍,拉椅子,抬左腳,踩在上面,彎腰,系鞋帶,張和尚微笑著說:形式不重要,心中有佛就行。電影《屠城高僧》是一個工程,不僅僅是弘揚我佛文化的影片,而且還是一部抗日愛國電影。要拍好這部電影,沒有錢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