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陵縣。
張大和陳一任了鄉(xiāng)長和里長之后,許多村名也都知道是他們這兩人告的狀。
紛紛往他們頭上扔菜葉子。
雖然鄉(xiāng)長瞞報土地,人口,但是有一些跟那些里長關(guān)系好的是會幫村民瞞報的,這樣那一部分土地就不用交稅了,然后給里長和鄉(xiāng)長一點回報,這樣子就串通起來了。
所以說張大和陳一這兩個小人成了他們村人喊人打的對象。
畢竟其他的告狀者找不著,但是這兩人絕對是舉報很多,不然怎會被任命為里長和鄉(xiāng)長。
張大和陳一因為告狀得了許多好處,因此并沒有在意這些。
“王大爺,這是你家的田,怎么沒登記。沒登記,收走充公。”張大不在意有人對他扔菜葉子,這些村民真傻,只要告狀就能得到不少的好處,居然還奢望有人幫他們瞞著。
再說了縣令可是說了,只要能揪出那些沒登記的村名,從他們瞞報收上來的土地還能得到提成,這天大的好處,不拿白不拿。
“張大,你不能這樣做,你良心過得去嗎?”王大爺見到張大居然這樣說,都是一個村子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他們瞞報點土地也是為了少寫賦稅而已。
這一下,土地充公了,那他們不就是沒了好處還少了一份土地嗎?
“我哪有良心?充公充公,居然瞞報土地。”張大說完登記好了就離開了,只有王大爺急得跳腳,完了,土地沒了好多。
“老張家的,你們家有十幾個人口,居然瞞報了五人,豈有此理。全部登記在冊,等著補交賦稅吧。”張大欠抽的又來到另外一家人里面說道,記完了就走了。
老張家的人氣得想把張大揍一頓,瞞報人口可以少交人口稅,這下完了,要補上之前的人口稅。
他這兩人,這整個張家村的所有人的土地和人口全部被他登記的一清二楚,任由他們再怎么瞞住也沒轍。
有人居然還想給點臭錢就讓他幫忙瞞報,門也沒有,不知道揪出瞞報得到的錢更多嗎?
他現(xiàn)在要去陳一家,對那個陳一莫名不爽,不就是比我多舉報了一人就成了鄉(xiāng)長了。
早知道我當(dāng)時就多舉報一下。
這個鄉(xiāng)長也不會落在你手上。
“張大啊,你怎么來了?”陳一看張大悶悶不樂地來了他家,自從他舉報那些人之后,縣里面的獎勵就已經(jīng)使得它下半輩子無憂了。
這真是財源廣進,還好他沒錯過這么一條發(fā)大財?shù)暮锰帯6疫@好處還是正當(dāng)?shù)摹?br>
而且還能當(dāng)鄉(xiāng)長,這可是他做夢都沒想到的。
果然,縣令這一條政策好,他要多多支持。
張大看陳一家開始修建房屋了,這許多東西全都煥然一新,這好處陳一居然得的更多。
不行,他回去一定要多找一些人來舉報,功勞一定要超過陳一。
“這是我整理好的,給你。”張大看見陳一家明亮的大堂,有點嫉妒,不就是比我多舉報一人嗎?
陳一拿起了張大給他的資料,眼神一字一字盯著,看看有沒有作假,要是作假,他還能舉報一番,然后就又有收益了。
“作假,我可是舉報的高手,怎么可能在里面摻假?”張大冷笑一聲,只要不是傻子都應(yīng)該知道摻假不可取,除非你的造假水平高到?jīng)]有人發(fā)現(xiàn)。
陳一看了一眼,誰知道有沒有假的,要是有假,他就賺了。
整個村被張大和陳一鬧得可是怨聲載道。
不僅整個村,整個長陵縣的那些有點余錢的人都在討論應(yīng)該怎么應(yīng)對。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不過這次好像真的是沒轍。
要是瞞報被人舉報就是犯法,說是無主之地就是充公。
再有小人多多,經(jīng)過張大和陳一的帶頭作用,許多人都知道舉報是一條致富之路,再者,要是看某人不順眼的話,就去盯著他,找到他瞞報的證據(jù),然后舉報。
長陵縣衙里,許濱看今天又收到了不少的舉報。
一天比一天更多,光是看這些舉報信就讓他頭疼了。
不過有的村名不識字,就派了幾十個人專門記錄那些人舉報的內(nèi)容,這樣還忙不過來,排隊舉報的人多多。
縣衙舉報的地方。
“你也是來這里舉報的,舉報誰啊?”外面密密麻麻的人群就是來舉報的,為了提高效率,就讓他們排隊了。往往舉報一下就要排一個時辰的隊,這還是幾十人出動記錄的場面。
“關(guān)你屁事,保密懂不懂。”被問道那個人回答道,為了少來幾次,他可是收集了幾十戶人口的瞞報事實。
這舉報是這樣的,只有舉報沒舉報過的才有效,要是舉報有舉報過的,那便是無效的舉報,因為有人舉報過了。
因此來舉報的人都是一連串的舉報,總有一個沒有被人舉報過的。
起初剛下令的時候舉報的少,果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有好處的。
而后面的,只能撿撿前面的人留下的邊角料。
因為第一個人舉報,雖然好處多,但是內(nèi)心還是有點糾結(jié),畢竟都是一個村的,但是后面發(fā)現(xiàn)那么多人在背后默默舉報,因此也要舉報回去,越來越多舉報,這舉報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且,這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直接降下了不止一丁半點。
再者,為了保密,那舉報的人是在里面的房間,除了記錄的人,就沒有其他人。
這些記錄的人還不是長陵縣的人,這樣避免串通,而且沒過一會兒,就要重現(xiàn)排班。
雖然人力物力財力廢了不少,但這都都是值得的。
在你舉報別人的時候,不知道自己也是被舉報的一方。
“好了,下一個。”有人從舉報的房間出來,那上一個人看見下個人是誰,嘴笑了一下,我剛才把你舉報了。
這個人看他對自己充滿了笑意,心想,等會你就笑不出來了,因為我要舉報的人之中也有你。
“姓甚名誰?舉報何人何事?”
這人一進來就看見記錄的人旁邊有一大堆舉報的資料,都堆滿了半個房間的地板。
再看見他很熟練的又拿起一則空白的竹簡,拿起毛筆沾上墨水便在竹簡上書寫,第一千二百五十三份,他從早上就開始記錄了,這已經(jīng)是一千多份了。
“小民叫……,舉報……”
這人說完記錄的人看了他一眼,然后說道:“你可以走了,下一個。”
這件事已經(jīng)正常了,都是互相舉報的,他只要記錄就行了。
另外一邊,縣衙大堂處。
一些衙役又搬來一大堆舉報的內(nèi)容,許濱看著場景,又癱瘓了一下。
“先生,我會不會成為第一個被累倒的官員?”
“不會,別看現(xiàn)在舉報多,到時候就少了,也只是這兩天罷了。”林鶴說道,現(xiàn)在這些舉報里面的很多都是互相舉報過的,到時候這波一完,基本上就很少人來舉報了。
“這幾天辛苦一下。”林鶴看許濱黑眼圈都出來了,語氣終于有點軟了。
“縣令,張大和陳一求見。”
“他們應(yīng)該是很快就整理好了。”林鶴笑著說道,這小人做起事來絕對是不拖泥帶水的。
“讓他們兩個進來。”許濱說道,那么快就好了,也就兩天時間。
張大說得過去,但是陳一沒想到也那么快,怎么做的?
“張大,陳一拜見縣令。”張大和陳一進來對著許濱行禮道。
“你們是整理好了?”
“縣令,這就是我們整理的資料。”張大和陳一齊聲說道,說完還看著對方一樣,有點不服輸。
許濱接過這些資料,一看再看,這整理的好清楚,誰家有多少人,多少家土地,全都記錄的很清楚,還多了一個附錄,這附錄上寫著是哪塊土地是無主的,無主的?再看看這兩個是小人,就說得通了。
這無主的,絕對是那些人瞞報,然后被他們趁著空隙,然后將這些土地直接記成無主的。
因為收獲無主的土地越多,他們的獎勵便越多。
這些人是虧了啊。
不過,他們本來就是瞞報土地,也只能怪他們自己之前為啥要瞞報。
一個政策有利于一撥人,自然是會損害另一撥人的利益。
只要是有利于的那波人是大多數(shù),那這個政策往往能夠執(zhí)行下去。
“行,你們下去吧。”
“縣令,那獎勵……”
“等全部都整理上來再說。”許濱說道,他還會少了你的。
“多謝縣令。”
陳一和張大兩人眉開眼笑地便下去了。
就等著到時候的獎勵。
“先生,你看這樣子,還需要什么改進的嗎?”
“將戶籍和土地全部分開各自整理成一份。到時候讓工部為每個人都打造名片,一式兩份,一份頒發(fā)給那些人,一份則放在縣衙。”
“往后,那名片必須佩戴在身上,只要看見身上無名片的,無論是誰,皆可以押到縣衙,以防賊人。若是名片丟失,要盡快到縣衙重新辦理。”
“若是私自造假名片,到時候會有相關(guān)的律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