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該?
咳咳咳~
這個謝紀真的可以做的出來,之前有的人因為跟王岑那邊的人起了沖突,最后丟了百萬兩銀子,跑來向謝紀哭訴。
你猜謝紀怎么回答的。
就兩個字,活該。
讓人大受打擊。
那個蠢貨就是蔡巖。
因此蔡巖聽到沈議說的活該就是在嘲諷自己當初自己蠢,連一百萬兩銀子都能輸。
“那你想到怎么應對了嗎?想不出辦法你和我一起在丞相的眼里就是活該。”
那你倒是想辦法啊,想不到你也是活該。
“要不我們一起跟丞相唱反調(diào),你說這樣如何?”江南說道,反正謝紀不管他們,要是他們跟謝紀唱反調(diào),也許謝紀還會感謝我們呢?
要是丞相提出要將土地收為國有,相信其他官員也絕對不同意,那他們也不同意,這樣陛下不就沒轍了嗎?
“你不怕丞相針對你啊,你厲害你下次上朝敢在朝堂上跟丞相對著干,要是那樣的話我佩服你,看在你我同朝那么多年,我可以好心為你收尸。”
沈議嘲諷道,丞相是不是對你太寬容了,你居然敢說出這樣的話,他是不管你內(nèi)地里怎么吐槽他的,但是你敢在朝堂上跟他唱反調(diào),你確定你能承受他的怒火。
“我有說要在朝堂上跟丞相對著干嗎?”江南眼看著上方,一副我從未說過此話的樣子。
“你可別狡辯。”沈議看江南的樣子就氣打不到一出來。
丞相不管他們,但是他們不能不管他,畢竟在外人看來他們就是一伙的,丞相出事了他們也得跟著玩完。
他們就算在內(nèi)地里怎么搗鼓都沒關(guān)系,就是不能跟他對著干,更何況還在朝堂上唱反調(diào)。
江南啞然,跟丞相對著干,他沒那個膽子。
陳簡現(xiàn)在也沒那么氣了,畢竟謝紀也沒虧待過他。
“安靜下來,一個時辰已經(jīng)過了快一半了,各位盡可能的各抒己見。”
謝紀以往他們不管他們是怎么議事的,只要給他一個答案,那個答案可行就行。
…………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
謝紀現(xiàn)在和孟濤在對話著。
“丞相,您確定他們會討論出來讓你一個滿意的結(jié)果?”
孟濤有點疑問,更有點不解,丞相怎么讓他們自己討論啊!
“他們不討論也得討論。”
反正他們手里沒兵權(quán),只有正二品的才有一千士兵,正四品以上的有三百,正七品的有一百,至于其他的,頂天了也就五十,這屁的兵權(quán),就是護衛(wèi)罷了。
這也是為什么原身這么囂張的原因,這還得托了前朝的福氣。
前朝的丞相,他都不知道怎么說,那是個危險職業(yè),時不時的就被人刺殺,沒幾年就換一任丞相。
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因為被人刺殺。
不知道為何,前朝的刺客那么多,簡直就是個刺客王朝。
關(guān)鍵是朝廷還拿那些刺客沒法。
還好,本朝好點,但是不可避免的,還是有些官員因為刺客而身亡。
謝紀想到這件事,還得感謝前朝的那些犧牲的丞相,那死法可是一個比一個奇葩。
記得原身記憶中,所謂的丞相一派,額,不是原身想要的,但是既然有了,那就將就著用吧。
反正也礙不到原身什么事。
要是那些人知道原身心里想的,可能會大受打擊。
只有幾個人的意見,原身才會考慮。
不過原身這樣做也有好處,那就是減少了許多麻煩。
畢竟不用處理他們之間的瑣事和瓜葛,還白得一勢力,何樂而不為?
謝紀想到這種情況,想著自己可以繼承原身的這種思想。
“我們進去吧。”謝紀對著孟濤說。
真正能算是被原身看在心里的,只有丞相府的屬官和一些在朝堂上占據(jù)高位的一些人。
至于其他的雜七雜八的,那是被那些人給忽悠過來的,原身就是這么以為的。
他沒有主動拋出橄欖枝的不算,但是也不會拒絕,至少在對付人的時候會避開他們。
謝紀和孟濤走了進去,發(fā)現(xiàn)他們正吵著面紅耳赤。
“你胡說,你敢再說一遍,信不信我把你揍一頓。”
江南紅著臉對著那個沈議說道。
“揍就揍,來來來,誰怕誰啊,我打架還沒輸過呢?”沈議不甘示弱。
至于其他的人,在那看熱鬧,尤其是那個韋真知,還嗑起瓜子來了。
這鬧哄哄的,跟菜市場沒什么區(qū)別。
至于兩位尚書,一個無視了他們的行為,眉頭緊鎖,在思考著什么事;一個干脆睡起大覺來了。
臥槽!
謝紀大為吃驚,這就是他們平時的狀態(tài)。
原身手下的盡是些什么奇葩。
那個韋真知好占小便宜,摳門,但是運氣好的不像樣;那個江南喜歡看起來很溫和,額,就是一愛狡辯鬼,每次都否認自己說的話,口頭禪就是我有說過這話嗎,關(guān)鍵是他還當上了御史,在背后還喜歡吐槽,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那個沈議,喜歡嘲諷別人,是個杠精,還特喜歡腦補;那蔡巖,別看他表面上正經(jīng),其實就是一蠢貨,一件小事交給他都能做錯,屢次被人騙。
至于兩位尚書,陳簡還好點,還算正經(jīng),但是喜歡算計,天天一副仇大苦深的樣子;至于那劉稽,根本就不在狀態(tài),喜歡睡覺,有事時處理事務(wù),沒事時就睡覺。在朝堂上也話少,寡言少語。不過他處理事務(wù)認真。
所以,他手下的都是些什么奇葩。
正經(jīng)的寥寥無幾,額,原身是怎么應對這些奇葩的。
“丞相。”沈議看見謝紀,便直接閉上了嘴。
看著江南小聲地嘀咕,狡詐。
“咳咳咳~”劉稽看見謝紀來了,睜開了眼睛。
“各位討論出什么結(jié)果了?”
謝紀直接坐上了主位,打的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丞相,將所有土地收為國有有點不妥,但可以限制擁有土地的數(shù)量,超過的可以收為國有,將那些土地分給沒有土地的民眾。”
“這樣一來,民心可控,百官信服,天下太平。”
蔡巖站出來說道,為了捍衛(wèi)他家的土地,他可謂是絞盡腦汁。
想想要把土地給交出去,就有點肉疼。
“說具體點。”
謝紀想著這些人之前不是誓死不退讓,怎么這會居然主動將土地給讓出去了。
不過謝紀不想想,他可是說了沒討論出讓他滿意的結(jié)果可是要把土地強行剝奪了。
比起土地全部失去的痛,割這點肉不算什么。
“丞相,一個平民可以擁有一百畝的私有土地,一個九品官可以擁有三百畝土地,一個八品官可以擁有五百畝的私有土地,以此類推,丞相可以有千頃土地。”
“超過的土地充公,但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償。私有土地可以自由買賣,但不可超過最大限度。”
“通過戶部丈量大夏一共所擁有的的土地,每一處都登記在冊,并且記錄那些民眾所擁有的土地,沒有土地人農(nóng)民可以通過金錢從國家那里買到土地,買到的土地不得超過所擁有的的最大限度。”
“若是暫時負擔不起那個金錢,可以從戶部那里暫借土地,但需要還錢,一畝上好的土地可以賣十兩白銀,可以先將那個錢欠著。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錢需要收利息,一年需要交納一兩的利息,十收一,并不高。”
“到了秋收的時候?qū)⑦@些錢交還給戶部就行。戶部要將這些內(nèi)容全部登記在冊,不得有任何疏忽之處。”
“而從官吏手中得到的那一部分公有的土地,需要有戶部將那些土地登記在冊,并以一畝八兩的價格支付給那些貢獻出土地的官吏,這樣一來,百官并不感到吃虧,民眾也不會因此無家可歸,天下也就安定了。”
蔡巖說的有點肉疼,不過還好,這樣一來也不算損失太多,土地越多損失也就越多。
但是他這是很有良心了,現(xiàn)在市面上的土地價格也差不多就是一畝十兩,這還是良田的價格,這樣一來,他們也不會太過虧損,畢竟,這是良心價了。
再說,這點錢算什么,他之前可是輸了百萬兩銀子,他都沒叫。
謝紀看著這個蔡巖,他咬著牙說著,看樣子是糾結(jié)了好久才說出的。
謝紀想這倒是個好主意,要是他太偏重民眾的話,到時候皇帝找他算賬怎么辦?
要知道皇帝已經(jīng)警告自己了,不能對那些百姓太好。
這個皇帝真是個奇葩,好像對剝削百姓情有獨鐘似的。
不過謝紀忘了,那剝削百姓的觀點是誰先提出來的。
更何況,他現(xiàn)在得再一年之內(nèi)將稅收提升三層以上,不然他就嗝屁了。
不過好處是,戶部他可以隨便處置了,這樣子可操作性也就大了。
不過,這利息是不是太高了點,感覺這十兩銀子夠百姓吃一年的了,也就是他們一年是生活費。
這樣子他們一年到頭可能連利息都拿不出來,更何況還有賦稅這玩意。
更何況那還是一畝地,一戶人家耕種得話大概要兩三畝,人少還好,但是人一多,這土地就不夠了。要是多借幾畝,那可能就還不起了。
這不是現(xiàn)代,生產(chǎn)力那么發(fā)展,一畝地能種出的糧食也有限。
而且還有許多不可控因素,比如水災,干旱,蝗蟲等等,這些玩意可不是好玩的,可是要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