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穩定了當下之后,因為欲求不滿,或者說貪得無厭,總會有新的期望和追求,來迫使自己繼續踏步前行。
白天他依然會為自己留出半日時間,來去那些豪奢林立的氣派街道追尋機緣,剩下半日便是他練習那些怪異動作的時候。
只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他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但也因此越來越能吃,同時在那寬敞的街道上,食物倒是不少吃,不少愿意遵循那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祖訓的家族,大都會在瞧見蓬迦時,向他施舍上一些吃食,不怕蓬迦吃得多,但卻沒有任何一戶人家,愿意將蓬迦收納入家族之內,做一個雜役或是家丁之流。
漸漸之下。
即便是經歷頗多,已經猶有心性堅韌,不愿輕易放棄的蓬迦也感覺到了頹然。
而且到得此時,蓬迦也覺自己修行那些夢境之中的怪異動作,已經到了游刃有余的境地,熟練之極。
之前修煉一整套動作尚且需要半日的他,如今一整套完整動作下來,只需要四分之一個白日時間。
但修行這些怪異動作所能繼續增長的身體素質,也開始緩慢降低。
于是,身為人之常情。
貪念是再稀松平常不過。
他自然而然地想要更多。
他想要讀書識字,去修行那些時常在自己夢境腦海中出現的文字。
但大的州城私塾,幾乎都是專門給那些有錢人家的少爺小姐所設,一般的窮苦人家,幾乎都是一輩子為奴為仆的勞碌命,望不見希望所在。
州城之中,僅有一家公立學塾,任何學生只需要繳納一兩銀子,便可在學塾上一整年的學。
這種公立學塾是州城城主大發善心所設,幾乎等同于是免費向州城所有居民,提供改變命運的教育,之所以會收這一兩銀子,也不是為了他自己中飽私囊,而是為了對學舍所出現的損耗,進行縫縫補補。
不過對于那些實在拿不出錢財,又想要讀書,所以經常去籬笆院墻外,躲在窗底下偷學的貧苦孩童,學舍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學塾先生們非但不驅趕,反而為了也能讓這一部分掏不起錢但又愿學的學生聽得清,而提高自己的嗓門。
只是不湊巧的是,這家公立學塾距離蓬迦所棲身的那座小破廟,不算近。
蓬迦每日至少要走近一個時辰的路程,才能走到學塾,但這點路程卻又反而讓蓬迦發現了修行那些夢境動作的新方式。
這一年。
就這么平淡無奇,卻又悄然發生改變間,過去。
隨行蓬迦一起到那學塾偷聽的孩童,換了不知幾波,唯有蓬迦,從第一日開始,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大雪紛飛,蓬迦從未有一日缺席過。
漸漸。
學塾先生對于蓬迦這個勤勉好學的小乞丐,也同情熟絡起來。
只是叫學塾先生頗為奇怪的是,他數次叫這位居無定所的小家伙就住在學塾,可以隨同其余學生一同上課,這就等于是接納了蓬迦。
可每次蓬迦都會有模有樣地學著讀書人之間的師生禮節,作揖行禮,然后便跑開,從未接受過先生的好意。
久而久之,學塾先生們只是將蓬迦當做了無依無靠,但骨氣尚存的小乞丐,愈加贊賞。
但實際上蓬迦舍不得神祠那些金銀細軟,若是每日不回去瞧瞧這些財寶尚在,他連吃飯睡覺都不踏實。
待得蓬迦識字之后,也算終于弄懂了夢境之中時常出現的文字,只是連在一起,他又抓瞎了。
什么膻中穴、百會穴等等,他一概不知,但他卻終于弄懂了那本古書封面上的五個大字分別為何。
玄黃化星辰。
一聽就是了不起的名字。
只可惜他依舊只能憑借著本能來進行那些文字所說的呼吸吐納之法。
結果還真讓他有模有樣的練出了名堂。
第一次修煉,才不過區區數個呼吸,他就有種自己身處暖洋洋的陽光下之感。
就像是每次跳入西邊小河中,好好洗上一澡之后,趴在旁邊的碎石堆上曬太陽的舒爽感。
毫無疑問。
不管蓬迦自己是否清楚明白,他自己都是個有靈根,且靈根絕對不低的修煉坯子。
而且還是那種天才之子。
第一次修煉過后,蓬迦被自己身上所附著的那一層散發著惡臭的漆黑污泥給嚇壞了。
連夜跑到小河中清洗身體。
至于河中小魚是否被他身上這些惡臭給熏死,他也顧不得那么許多了。
洗澡過后,借著月光,蓬迦也發現了自身變化,身上陳年積攢下來的傷勢盡除不說,一身皮膚竟如凝脂,白嫩非常。
蓬迦瞪大了眼瞧著自身身體變化,雖然不明所以,但大致上了解一些自己這是修煉了,也是一只腳踏入山上神仙范疇的仙人了。
但蓬迦也并未因此就沖昏了頭腦。
第二天他主動往自己身上拍了些塵土污泥,將自己的樣子再變回之前那個小乞丐的模樣。
然后重復之前日復一日的生活。
只是早年間因為乞討,而所受頗多欺辱,蓬迦開始秋后算賬,再尋到那些人,以一種頗為隱秘的手段,一一討要回來,并且還稍加施力,將那些不入流的小混混收入糜下。
蓬迦的性格,也因此就如水落石出般,漸漸展露出來,鋒芒畢露。
人心向上,貪念在前,執念為基。
待得有了一定的自保基礎后,蓬迦也終于不用整日心驚膽戰地生活。
那些金銀細軟也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但蓬迦一沒有名師指點,二沒有門派立足,只是靠著早年所得到的那本古怪古書,一路磕磕絆絆前行,像是修行中人所使用的靈石法寶,還是靈器符箓之流,他一概不知。
數個年頭過去,修行進度除去最一開始數月極快之外,到得如今,已經幾乎是寸步不進的地步。
金銀財寶倒是還要不少,數年間他也只小心翼翼地花掉了百分之一不到。
只是那時候蓬迦也明白,再多的金銀細軟也買不來修行中人所需要的靈氣。
他需要改變。
于是蓬迦分批次的將那些金銀財寶,全部變賣,最后都變成了便于攜帶的銀票帶在身上。
中間不是沒有那些見財起意的有心人,想要對蓬迦這么個沒有任何后臺的少年,進行一下不勞而獲之事,只可惜蓬迦隱藏頗深,但卻并非真的手無縛雞之力,自然全都讓他一一解決。
待得那上層之人發現不對勁,派出真正的修行高人去解決蓬迦時,機敏的蓬迦早已經卷起銀票,逃之夭夭了。
自那之后。
蓬迦便開始了他逢山翻山,遇水過水,只為了尋找修行資源的四處流浪的日子。
便是山上有門有派的修行中人最嗤之以鼻的山澤野修。
不得不說。
蓬迦能夠一路走到今天,中間所發生事之多,單憑三言兩語,寥寥幾語文字是說不清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最終能修行至圣,全然皆憑借其自身意志堅定如山以及腦中過人之智,再加上一點一點地從土地里刨食吃的山澤野修那點韌性,一點一點熬出來的。
也正因為此,才造就了蓬迦整個人就如同易怒刺猬一樣的性子,傲氣的很。
其實不光是蓬迦。
但凡是真正從泥潭里摸爬滾打,闖出來的人,都沒有一個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的軟脾氣,幾乎都是一副自身氣勢頗足的硬氣脾氣。
不論任何事都極難使之讓步,大不了大家就魚死網破,誰會怕了誰?
但蓬迦這次卻一反常態,任由菩提如此挑釁,他都依然是,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