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此時的紙張也分為生紙和熟紙。
生紙一般不用來書寫,而是用于生活中的一些使用方面。熟紙才是用來寫字作畫留下墨跡的。
張季冥思苦想,終于在晚上時,他見到院中一名護衛正在整理與俺只給你角落一叢竹子時,腦中靈光一閃!
“竹紙!對啊!竹紙!”張季雙目泛光的盯著那竹子低聲呢喃道!
前世他那個朋友曾經跟他聊起過,在現代化造紙興起之前,華夏的竹紙也是非常有名的!
諸如夾江竹紙,富陽竹紙等,那都是赫赫有名的!
而且,張季激起來了,那為朋友曾說過,唐代中期在蜀地竹紙才興起。
“記得那竹紙好像是有個口訣的?到底是怎么說的來著?”張季干脆坐在院中,盯著那叢竹子,再次陷入了回憶中!
“去其青……醬其灰,煮以火……洗以水,抄以簾……刷以碧……”張季終于結結巴巴的念叨出了這么幾句。
張季又重復了兩邊,終于確定,這就是那竹紙的制作口訣!
欣喜若狂的張季,忙不迭進屋,將那口訣記錄了下來。
口訣是大致記起來了,有了口訣,具體的操作就算還不知道那么詳細,但制作工序是不會錯了!
張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按照這個口訣,來一點點或回憶,或琢磨,將各個環節的關鍵弄出來!
至于說竹紙的原材料,張季記得是嫩竹。
雖然此時嫩竹少見,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瀘州地的竹子數量和種類也不少。只要張季需要,相信還是能夠尋到些的。
張季在芮紙張制造工藝的回憶和琢磨中,思鄉的情緒也漸漸淡了些。
這一日,程處亮來尋張季。
“四郎,造紙作坊某訓好了!已經盤下了!”程處亮對張季說道。
張季看著程處亮點頭道:“是嘛?走!待某去看看!”
叫上了長孫沖、房遺愛、李震幾人,一眾人等百年直奔城外江邊而去。
不多時,程處亮帶著張季等人來到了一處作坊。
只見這里有些偏僻,院落也很是稀疏。
不過張季到覺得,這里臨山傍水的,挺不錯。
進了作坊,只見有兩名四十余歲的匠人正在束手而立。兩人身后,還站著二十余名年輕男子。
“四郎,這些就是這作坊的制紙匠人,某一并將他們買了下來。”程處亮紙質額二人對張季說道。
張季無奈,這世道,買賣人就跟買賣牲口似得!
唉!賤口終歸不如良口啊!
張季也不多說什么,就在作坊里轉悠了其權利。
這作坊從外頭看不咋地,進來一看……還真就不咋地!
除了面積還算大之外,工棚,水池什么的,都簡陋的很。
張季轉了一圈,便讓程處亮將那兩位匠人頭目喚了過來問話。
隨著問話越來越多,張季也漸漸清楚了此時這作坊到底是怎么制作紙張的了!
此時造紙雖然已經比漢時有了不小的進步,無論是從原材料和技藝上都有了提高。
漢時蔡侯紙材料無非是麻頭、樹皮、破布、漁網等等,而此時制紙,有不少是在用了麻和一些譬如竹、檀皮、麥秸、搗秸等材料。
也就是說,在唐以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竹作為造紙材料了。
但是用竹子作為主要材料來制作紙張的,還是非常按鍵。
此時的各種麻紙、皮紙都是民間產量大的種類。
在了解此時的制紙工藝情況后,張季點點頭,也不多說,只是讓他們將這里進行清理打掃。
另外他又命人按照他的要求去打造一批用具,和收集此時不多見的嫩竹。
“四郎,你這是要用竹子制紙么?”長孫沖不解的向著張季問道。
張季點點點頭道:“不錯!某正是打算用竹子制紙!不過,現在并不是竹紙大規模制作的季節。按說,在每年五月初,才是收集嫩竹的最佳時機。不過既然此時要做,那也就只能先試著做一批出來看看了。”
聽了張季的話,長孫沖和程處亮、房遺愛、李震等人都是點頭不語。
這幾位對于造紙的事情,知道的還不如張季這位“過來人”多。
張季知道,夾江竹紙的產地是在蜀地嘉州。
而那眉州便是在武德年間才從嘉州分出來的。
也就是說,那加州和眉州本就是相鄰,之前干脆就是一個州。
只因為那里的竹子質量要好些,后世的夾江竹紙才會誕生在那里,也興盛在那里。
不過,如今自己在瀘州開始率先嘗試制造竹紙,那是不是以后也會有瀘州竹紙的名頭流傳下去呢?
張季也明白,自己目前打死也做不出后世盛名傳遍天下,就連張大千都贊不絕口的夾江竹紙。
到那時這也要看和誰比!
張季還是相信,自己若是真的制出竹紙,必定會比現在大唐絕大部分的紙張都要好!
而起自己若是能夠運用產業化,流水線化來操作,那竹紙的價格也會被控制在一個絕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的程度!
畢竟蜀地多竹,原材料在當地,就是幾乎等于沒有什么成本。只需要人去砍竹運回來便可以了。
至于人工,張季心中還是打算這造紙的事情,也可以考慮交給那些僚人去做!
逼近使用僚人,不僅成本更低,而且對于自己和常青改造撩人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嫩竹找來了,數量還不少。
張季倒是有些意外,沒想到這時候還能夠弄到這么多嫩竹,真是不容易!
同時運來的除了嫩竹,還有不少的麻,這也是竹紙需要用到的材料。
第一步,去其青。
這一步張季倒是記得很清楚,前世那朋友說的很簡單,就是把這些嫩竹和麻,浸泡在石窖里。泡這竹麻的乃是石灰水!
而且,在這些竹麻上面,還壓上了不少石塊,以保證竹麻能夠完全浸在石灰水中。
這個過程前世朋友說需要兩個星期,也就是半個月。
這是一個挺漫長的等待,張季趁著這段時間愛你,繼續完善后面的各項工序。
半個月過去,張季讓人將石窖的竹麻撈出,分類。然后將這些已經脫青的竹麻錘破洗凈。
然后就是第二道工序,醬其灰。
將那些錘破洗凈的竹麻,一層一層的放置在石窖里。沒放一層,都要篩上一層石灰,一層一成的碼齊后,再加入水浸泡。這一回需要大約六七天的工夫。
再接著,就是煮以火。
將醬腌好的竹麻撈出,仿佛大好了架子的鍋內,長時間蒸煮!而且這個過程還要繁復三次!每次都是將蒸煮過的竹麻清洗一番,然后在繼續放入鍋中蒸煮。不斷反復。
竹麻蒸煮好了,便要洗以水。說白了,就是清洗竹麻上面的雜質。
反復清洗,直至徹底洗凈。
洗凈的竹麻還需要一個漚料的過程。就是將處理好的竹麻用水發酵,八個月左右竹麻便會被漚爛了。
再取出漚爛的竹麻取出,放入石臼之中,用腳踩的石杵,一下下將那些竹麻搗成細末。
這道工序應該是整個工序中最考驗體力的了!
伙計工匠輪流上陣,終于順利完成!
將這些竹麻細料放出巨大水槽中不斷清洗,在此過程中,還要放入少量的燒堿。這個過程差不多又是大半天過去。
再接下來的工序,就是最關鍵的了!那就是抄以簾!
將清洗過得細料紙漿放入紙槽中,用兩根木棍不斷攪動。直到紙漿中沒有了漿團為止。
然后,便又抄紙工匠拿著用竹子編成的竹簾,沒入道紙漿中前后晃動,然后迅速提起!
紙漿已經均勻的鋪滿了竹簾上。
待到紙漿凝固一會兒后,工匠便會將這張紙小心接下,用重物壓在上頭,壓出其中水分,也使其更加平整。
然后就是要刷以碧!
就是刷紙工匠將那些接下來的紙張刷在竹子制成的墻壁上!
再過四五天,竹紙便可以算是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