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晴,陌舒起得十分早。
沉香為她梳頭,在她鬢邊簪了一朵鮮嫩的六月雪。
“小姐比奴婢以往瞧見的要更加瘦了許多。”沉香感嘆。她自小進周家,見到陌舒的次數(shù)有限,但是回回都較以往憔悴。那會兒她還在想,為何一個富家千金不愁吃喝不愁冷暖的,竟還能弄得這般清瘦?如今可是明白了,千金不易。
陌舒沒有在意這些,從自己第一回記得鏡中的臉龐時,她就沒有見自己胖過。像彭秋儷那樣的豐腴之美,是她所企望不及的。
“去瞧過阿皎沒有?”她比了比鏡匣里的一對短小耳墜,見不適合,便沒有戴。
沉香回道:“瞧了,方才已經(jīng)醒了。奴婢讓她好生歇著,小姐要去瞧她?”
“瞧瞧吧。”陌舒苦笑。原本她是做好吃周鳳寅一棍的準備的,哪里知道阿皎會替她擋下。
兩人來到阿皎的屋子,屋里昏昏黃黃的,楊枝兒正收拾昨日的殘局。見她進來,忙低低喊了聲:“大小姐。”
阿皎聽到,只能轉(zhuǎn)轉(zhuǎn)眼珠,用余光找她:“大大小姐”喊完,便又不停地哭。
“阿皎,”陌舒輕撫她的頭發(fā),“你怎么這樣傻?周鳳寅打了我,我便能依此將事情鬧大,他更得不著什么便宜。可打了你,你豈不只有受苦的份?”
阿皎搖頭:“小姐上回磕了石頭的傷都未好,如何能經(jīng)受住這樣的一下。奴婢怕奴婢極怕”怕那一棍真的把陌舒打得腦漿迸裂,當場斃命了。
“你不必說,我都知道。”陌舒握住她的手,“你且歇著,這口氣我定替你討回來?”
“大小姐?”阿皎聞言,突生了惶恐。
然陌舒已經(jīng)松開她,與沉香一道走了。
在旁的楊枝兒聽到,忽地對她露出笑:“嘻嘻阿皎大小姐如此看重你,你將來若真是做了姨奶奶,可別忘了咱們姐妹啊!”
阿皎咬牙,閉上眼裝作沒聽到似地。可眼淚,卻掉得更兇了。
楊枝兒見沒得到回應(yīng) ,便“哼”了聲,收拾別處去了。
陌舒與沉香離開馥蘭小院,沒過多久便出現(xiàn)在了周老夫人的院子里。這一早,家中的女眷都會集中在周老夫人屋中,似模似樣地請個早安。原來陌舒總是第一個到,也是最后一個走,陪老夫人背些經(jīng)文,喂喂門前的八哥。
院墻內(nèi)外結(jié)滿了橘色的石榴花,長長的枝條覆蓋滿滿的濃綠,將周老夫人的院子圍得像盤棋。夏蟬“吱吱”地叫,廊下的鸚鵡站架上,那只大嘴虎皮鸚鵡耷拉著頭,似乎還在瞌睡。
陌舒抓了一把鳥食逗過去:“丑八怪!”
虎皮鸚鵡的眼呼啦一張,傻乎乎地用圓喙子啄掉她手里的食物,回了一句:“丑八怪!”
“丑八怪!”
“丑八怪!”
逗了一陣,甄嬤嬤出來瞧。見是陌舒,很是意外:“大小姐,您怎么親自過來了?”
“這些日子我躲了懶,再不來的話,連這八哥都快不認得我了。”陌舒道,“我去煎茶,你先別告訴祖母。”
甄嬤嬤捂嘴笑:“好好,沉香,伺候好大小姐。”
沉香便扶著陌舒一轉(zhuǎn)身去了茶房。
老夫人屋中,氣氛稍顯尷尬。
前些日子因為品蓮會之事,老夫人寒磣過周何氏幾句,周何氏便一直氣在心里。今日,她特地又穿著那一身艷色前來請安,坐在老夫人左手邊的圈椅上,冷著臉。原本倒不至于這樣大眼瞪小眼,就因為昨日周何氏強要了四小姐周蓮的那對步搖,所以連陳姨娘今日都不想搭理她了,各自便都沒了話茬。
周鸞戴著那對王夫人贈的步搖,與周蓮各坐一旁。
甄嬤嬤進去時,好歹起了些動靜。
“那鳥兒又說什么胡話?”周鸞沒好氣地問。
“沒說什么,大約是二小姐聽差了。”甄嬤嬤道,站回周老夫人身后。
周老夫人極寶貝那只鸚鵡,偏不愛周鸞這樣說她的雀兒。便故意不理,扯了話茬道:“阿萍,碧流那丫頭你如何處置了?”
周何氏見是問自己,忙打起精神道:“回母親,這丫頭還年輕,到底不忍心斷送她下半輩子,我便托牙婆賣了。”
“哦?不忍心嗬,同那等蛇蝎心腸的婢子,就不能說仁慈二字。照我說,打一頓趕出去,任她乞討也罷。賣了她,倒便宜了她!”陳姨娘突然來了勁兒,照著周何氏的話就一頓狠說。
“哼,”周何氏涼涼一笑,“阿妹這話可說錯了。有道是留人一條路,日后好相見,這可是老爺說的。咱們做生意的,最忌諱便是一條道上走死。這事情做絕了不成,得知道做得巧才成。母親,您以為呢?”
周何氏搬出周顯來叫陣,陳姨娘頓時啞然。
商家人比不得官家人講規(guī)矩,說的話也粗。
周老夫人瞪了她一眼,念了聲:“阿彌陀佛。”便閉上眼不說話了。
陳姨娘“哈哈”掩著帕子笑,瞧那周何氏一臉吃了閉門羹的表情,真是大快人心。
不覺間一股香氣幽幽傳至屋內(nèi),陳姨娘愕然。
“似乎是碧玉盞的香味”周蓮喃喃地說道。
周老夫人微微張開眼:“是陌舒?”
碧玉盞與碧凝茶同屬茶名。前者更為貴重,除了官家之外,普通富家人也是極少能嘗到的。周家因為自己制茶,便總有那么一二兩私藏。
“四妹的鼻子真靈。”陌舒徐徐入內(nèi),站到中央向周老夫人行禮,“陌舒來遲了,向祖母請罪。”
猛然見到陌舒,周何氏與陳姨娘頓時相互遞了個眼色,仿佛方才的一場齟齬之戰(zhàn)煙消殆盡,兩人又迅速言歸于好了。
“大姐,你烹的真是碧玉盞?”周蓮眼饞地問。
周記以茶聞名,祖上癡茶嗜茶更精于烹茶,不過傳到周顯這一代,儼然只成了一樁實實在在的生意。烹茶此道,講究技藝,并非有好的茶葉便能夠烹出好的茶。如今的周家,似乎也僅有周蓮頗具此慧根。這也是陳姨娘十分為之傲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