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不是很不錯嗎?省廳干部的女兒,據說長相也很出色,多好的一件事!弊T父在沙發上坐下,端起茶盞,眼神凌厲望向陸離,“那又為什么要違背父母的意思,寧愿讓自己的父親陷入危險的境地,也要大老遠追著我女兒過來呢?”
陸離的眼神不偏不逃,定定回望著譚父:“因為我愛她!
“我可能是聽錯了吧!弊T父冷笑一聲,重重放下茶盞,在玻璃茶幾上磕出一聲清脆的聲響,“當初每次都讓她自己一個人回娘家的,是不是你?當初連她車禍進醫院都不聞不問的,是不是你?當初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一心只想拋下她的,是不是你!”
問到最后,譚父臉上的青筋都一根根爆出來。
“是。”陸離點頭,“我曾經是做過一些錯事,請您原諒!
“原諒也要看到底是什么錯事,譚惜這丫頭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可我這個當父親的,可是這些年一時一刻都沒有忘過!弊T父冷漠著眼神。
被譚母拉出來買菜的譚惜剛走了幾步就想回去,臉上滿滿的都是擔憂。
“媽,不然我們今天出去吃吧,這菜就別買了!陸離單獨和我爸在一起,我實在是放心不下……”
譚母挽著她胳膊不放手,聞言,臉沉下來:“果然是女大不中留,本來我也沒指望能留住,可你倒好,好不容易來看我這一趟,結果連個菜都不愿意陪媽買了是不是?你有什么好放心不下的?是你爸能吃了陸離,還是陸離能吃了你爸。
譚惜苦笑一下,心中的擔憂一點沒減。
見她如此,譚母也在心中默默嘆氣。也不知是上輩子造了什么孽,這一世全都報應在她們家、她的女兒身上了!
她們家,原是C市赫赫有名的高門,結果一夜之間淪落到在國內無法立足的境地。
她的女兒,從一個被父母含著怕化了捧著怕吹了的千金小姐,再到一個離異、再婚又喪偶的寡婦。
這些事說來云淡風輕,但只有經歷了個中種種的人,才能體會到這里面的心酸與絕望。
“你就不要擔心了……你爸他,不會把陸離怎么樣的。”譚母到底忍不住,說出了譚父的心思。
“你爸的脾氣你還不了解么?他就是嘴硬、心軟!其實你和陸離復合這件事,你爸知道后也打心眼里高興,之前他關注陸家那樁受賄案關注很久了,報道的新聞他每天早上起來都要看看,一有更新就拿出他那老花鏡一行一行地念,他啊,就是盼著陸離能夠為你叛逆這一回!結果陸離還真沒讓他失望!
譚惜怔怔聽著譚母的這些話,感覺眼角鼻尖都開始酸澀起來。
“你爸知道你這些年始終沒放下陸離,所以他也希望陸離這次是真的回頭發現你的好,這全天下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幸福呢?我和你爸,都希望你倆最終能有個好結果!
“媽……”譚惜紅著眼睛就往譚母的懷里鉆。
譚母抱著她,聲音也帶著顫:“你爸這次不過就是想試探一下陸離對你的真心罷了,再加上這些年,他心里對陸離的那一點怨……你和陸家的這門親是你爸給你定下的,你出了那樣的事,你爸心里比誰都難受,他一直覺得是他害了你!
“不是的……”譚惜直接哭了出來,“我爸怎么能那樣想?根本不關他的事!”
就憑她當初的執念,即便沒有那一樁笑話般的指腹為婚,她也一定會想盡辦法不擇手段地嫁給陸離。
“這怎么還哭上了?”譚母推開譚惜,幫她擦了擦眼淚,“我是想告訴你,你爸不能生吃了陸離,你也不用火燒眉毛似的剛出家門幾步就要往回趕!”
譚惜乖乖地點了頭,眼睛紅得像只兔子。
“真是的,都多大的人了,還在媽媽的懷里流眼淚……”譚母忍下眼眶里蓄著的淚水,抱怨地揉了揉譚惜的腦袋。
……
等到譚惜和譚母拎了滿滿兩只購物袋回來后,客廳里的譚父和陸離果真還相安無事地坐在一起,兩人甚至還談到了最近股票的漲跌趨勢。
譚惜悄悄松了一口氣,不等把菜放進廚房,就撒嬌似的走到譚父身后抱住他。
“爸爸,今天有你最愛吃的糖醋小排,開不開心?”
譚父被她的舉動驚了一下,隨后又了然地拍了拍她的手臂,嘴上沒好氣:“過了這么些年才想起給你老爹做糖醋小排!我看你應該再遲個幾年,到時候我牙齒都掉光了,只能喝點骨頭湯,排骨就都是你的了!”
譚惜咯咯咯地笑,“到那時我一定給您配一副好假牙!”
吃過晚飯,譚母去客房給他們鋪了床。
“房子是小了些,不過好歹是咱們自己家的,總比在外面四處奔波租房要好很多。”譚母抖著被說。
“嗯,我看您把這個家布置得很溫馨,讓我找到了小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感覺。”譚惜笑著。
譚母笑話她:“還一家三口呢?現在都一家幾口啦!我女兒都有了女兒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說著,她就有些感慨和傷感。
“看您這感慨的,還嫌咱家人口多啦?這么說,您是不喜歡等等和染染嘍?”譚惜故意說道。
不出所料,譚母當時就變了臉:“我怎么可能不喜歡他們?這一對孩子可是我和你爸的心肝寶貝,就是要我的命,我也不能讓這兩個孩子受了委屈!”
譚惜心里又是感動,又是好笑,忍不住又抱了譚母,“我就是隨口一說,您別激動……”
“等等和染染在小屋睡,就在你們隔壁!弊T母加重了“隔壁”兩個字,“晚上你和陸離動靜小一點!
“嗯……”譚惜應著,忽然就覺出了不對勁,她抬頭哭笑不得看著譚母,“媽,你的思想真的是越來越邪惡了……”
譚母瞪她,“你不邪惡,你不邪惡那等等和染染是怎么來的?”
“……”譚惜無話可說。
只能說,譚母在美國待得久了,思想也跟美國人看齊了,越來越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