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組長將房門關上后,對著屋內的兩人說:“小王,協助楊工安裝監控儀器。楊工,我們可以開始了。“
所謂的小王,真名王凌菲,30歲,軍人出身,目前是陳組長的下屬。
被稱為“楊工”的人,王凌菲只知道這是陳組長這次請來的電磁和粒子領域的技術專家,45歲左右,其他信息卻一概不知。至于自己的領導陳組長,今年42歲,雖然跟了他半年時間,但他的真名,王凌菲卻不知道,見到他都是以組長稱呼的。
楊工,有些沉默寡言,只顧調試這設備。待監控儀器安裝完成后,楊工按了一下“啟動”按鈕,瞬間整個房間都處在綠色射線的掃描中,電腦屏幕上面數據分析軟件快速運算起來。
整個房間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只見三人都是緊緊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分析進度條,大約五分鐘之后,電腦發出一聲“嘀”的聲音,楊工率先說了一句:“完成分析了!”
陳組長有些迫不及待,仿佛從開始就在等這句話,問楊工:“結果怎么樣?”
楊工邊查看分析數據,邊興奮的回答道:“雖然已經過去兩天,還是很容易檢測到粒子能量的殘留!樣本數據已經被傳感器搜集并數據化,然后存儲到電腦中。我們要是再晚來一天的話,能量就被分解完了。幸虧我們早有準備,提前捕獲了這次波動的發生區域。我可以確定的是這次波動的影響和上次的事件類似。”
王凌菲聽的莫名其妙,不了解所謂的上次事件是指什么,一來她剛跟陳組長不久,二來她也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行動。她只知道陳組長屬于國家直屬的某個特殊組織,權利很大。因為她是直接收到上級命令,從服役改為退役,然后抹掉一切從軍資料,接受命令來做陳組長的“特殊助理”。半年來根本也沒什么事情,平常也就幫他開車而已。對于這件的事情,她心里的疑問不會比剛剛出去的李隊長少,但此時此刻她還是面無表情。
陳組長聽到楊工的匯報之后,滿臉的喜悅,對倆人說:“哼!終于被我們抓到了!害我們等了這么久。先收拾東西,我們先要連夜返回所里。”
王凌菲遲疑了下問:“樓上不用再去調查下嗎?”
楊工說道:“沒必要了,我們已經采集到樣本了。”
他們三個下樓后,李隊長的腳下已經是滿地的煙頭,看到一行人下來,趕忙迎了上去,問道:“你們調查的怎么樣了?”
陳組長微笑示意,答道:“都完成了。我們現在要回去了。多謝你們的大力協助了。另外,”陳組長遲鈍了下,繼續說:“另外,我們走后,這棟小區要完全隔離了,里面所有的人需要遷移走。這工作對你們來言,應該很簡單的吧。”
李隊長聞言大驚:“全部遷移走?這小區雖然只有4棟樓,但也是有一兩百戶的!而且這個小區的房價……還有,外面的媒體……”
陳組長沒等李隊繼續說,就說道:“放心,到時候你們上級會安排的。”然后頭也沒回的上了一輛早已發動著的SUV,很快的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晚上11點,黑色的房間內,一臺電腦的顯示器亮著。
李隊長捏滅了一根煙,在電腦搜索欄中,輸入了“CN51”幾個字符,手指在回車鍵的上方略微猶豫了片刻,還是敲擊了下去,然后電腦屏幕只展示了幾行字:
“CN51-中國51區,中央直屬,最高機密。
位置、人數、部門職能,不詳。”
這幾個字符是李隊長在剛剛那三個人的長方形胸章上面看到的。由于是印刻在胸章一角的,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的。李隊長看似大大咧咧的人,內心卻是十分細致,畢竟在刑偵行業已經干了近20年。
陳組長走后的兩個小時,李隊長就接受到了上級的命令,他心里也清楚政府的力量,遷移幾棟樓里的居民,很容易做的順理成章的,通過媒體宣傳,民眾的注意力也只會在事情的表象上面,本質卻永遠無法得知。只要一兩周的時間,這個小區就會被鎖上大門,標上“私人領地,禁止入內”或是“危樓、拆遷”之類的標識。
讓李隊長最好奇的就是這幾個人詭異的身份,他作為臨海市市局的隊長,但權限還是不夠,只能從內部系統搜到僅有的一點皮毛信息。
李隊嘆了口氣,低沉的自言自語道:“中國51區,這個組織到底是做什么的?中央直屬控制,恐怕連省局都沒權限訪問他們的資料吧。這件離奇的失蹤案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能讓他們親自來調查,而他們又查到了什么呢?”
(孤獨空間,石屋處)
此時此刻,李青楓和小寒也都還沒有睡覺。今天的大部分時間還是花在研讀日記上面,收獲很多,但更多的還是驚喜。
小寒撫摸著趴在一邊的小灰,還是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你說小灰的主人真的是秦天叔叔啊?它遇到我們也太巧了吧,而且還這么巧把我們帶到這座他們之前居住的石屋。”
秦天摸了一下小寒的頭,看著這個下午還在哭鼻子的女孩,現在眼光中卻帶著堅毅,微笑了一下說:“是的,沒錯。而且目前為止我們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也解開了我們很多疑問。”拍了一下手中的筆記本,揉了一下酸痛的眼睛,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這本日記就是秦天生活的壓縮版,他用了幾年,我們卻可以在一兩天看完他整個經歷。”
已經獨自生活了一年的秦天,內心壓抑到了極點,他已經完全放棄了救援希望,只能選擇適應這里的生活。而在這一年多時間,也沒有看到任何人的蹤跡,不甘心如此的秦天,再接下來的時間,他的活動范圍已經擴大到以房屋為圓心的半徑為20多公里區域。由于白天足夠長,有16個小時,他總是早上出門,前進8個小時的路程,然后天黑之前返回石屋。
諾大無邊的環境,孤獨寂寥的生活,他將這個不知名的地方稱為“孤獨空間”。
關于小灰的記載很是詳細。那是在2004年1月1日,秦天在找野山參的途中,遇到了一只很大的貂,體長超過了1.5米,但它奄奄一息。他打算將貂皮剝下來的時候,卻看到這只死貂的尸體下,還藏著一只小灰貂,最多也只有一歲的樣子,用灰溜溜的眼睛盯著秦天,沒有逃跑,也無恐懼,對著秦天就是一直“吱吱”的叫。秦天看它可憐,想到自己也是孤獨一人,憐憫之心升起,就把它帶了回來。
秦天養過狗,卻從未養過貂類。用訓狗的方式養貂,秦天應該也算第一人了。他本就打算試著養下,實在不行就拋棄掉了,畢竟動物的生存能力要比人強很多。但兩周相處,發現這只灰貂異常聰明,智商絕對要超過狗中的邊牧,而且這只貂非常喜歡吃秦天剩下的熟食。讓秦天感覺眼前這只動物倒是像個兩三歲的小孩,并給它起名“小灰”。之后,有了小灰的陪伴,秦天心情也好了很多。
此外,秦天日記中很有價值的就是關于動植物分布和草藥的記載,雖然李青楓對草藥一點興趣都沒有,但他清楚在這個沒藥的環境,這些信息重要性。所以,遇到此類信息,都拿小寒的鉛筆做標記,以備不時之需。
小灰明顯不太喜歡小寒的玩弄,跑到一邊趴了下來。小寒有些生氣,瞪了小灰一眼,隨口問道:“那秦天叔叔現在在什么地方?小灰又為什么會和他分開呢?”
李青楓嘆氣說道:“這點我也早想到了。很有可能他已經遭遇什么危險了……”李青楓也看了一眼閉目養神的小灰,看著它的體形,疑惑的說:“按照秦天的日記,小灰到現在應該9歲左右,而它的體長已經一米多了,美洲貂最長也不過70公分。難道這只貂真有什么不同之處嗎?”又想起小灰那種吃貨的樣子,嘆了口氣:“秦天說過這里的環境很適合動植物的生長,可能單純就是因為小灰食量大的緣故吧。”
說完這些的時候,李青楓才發現小寒早就在一邊睡著了,蜷縮的身子像是一只被遺棄的小貓。那一刻,李青楓憐憫之心升起,默念道:“這么小的孩子,此時應該陪在家人和同學的身邊享受熱鬧,卻和我一同遭遇這些匪夷的事情,如果真有機會選擇,我愿意把你送回去,哪怕只留我一個人在此處,畢竟我早已習慣孤獨……”
屋內忽明忽暗的火光,屋外一片寂靜,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沉睡。
李青楓將外套蓋在了小寒的身上,揉了下酸痛的眼睛,本打算明天繼續看這本日記,但他還是很好奇最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隨即直接翻到了秦天日記本最后的幾頁。
日記本中最后一篇的日期為2011年5月1日:
“今天我的手表停止了轉動,即便它是光動能電池也有耗盡的一天。我生活在這里已經9年了,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我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因為明天我將會去孤獨空間的北部區域進行探索,即便是在前進的路上死去,我也不想和這塊手表一樣,在一個地方等到死。因為在這里9年的時光,我僅僅是為了活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這本日記我會留在此處,希望有緣人可以看到。前面有一頁有我繪制的一副簡單的地圖,我這幾年來,以此為大本營,方圓500公里的地方我都已完成了探索。但結果還是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