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冒昧的問題:“有沒有一個人在你心里,是你對一個城市的記憶,是在你那里的滿心歡喜,是在那里的惆悵失意,是你在那里的點點滴滴。”
酒神會回應虔誠者的祈禱。尤其對于浪漫和真實的祈禱,酒神從來不會吝嗇自己的“神力”。
“黎生”的雙臂“緊緊”地護住了黎仔對酒城的“靈魂之火”,因為他明白,黎仔和他一樣在這里生活了二十幾年,從未“歸去來兮”,“酒城”對于黎仔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我想成為你的酒城,黎,好嗎?”黎生的聲音就像是即將停歇的涓涓細雨,用盡了最后一絲柔情,一點一滴地傳入了黎仔地耳中。
“酒神在上,如您所言,如您所思,真希望此時此刻永遠凍結。”黎仔緊閉雙眼,感受著“雙臂”的熱烈,用盡他二十五年對酒城的虔誠默默祈禱,不對,更準確的來說像是許愿。
我……,黎仔本想打破沉默,卻被黎生捂住了嘴。黎生抱的更緊了。
有時……,反復思考,沉默也是一味良藥。
沉默且緊閉雙眼,當放下輕語和光明,對“感覺”完全投入時,便會感受到漆黑之下生命的流動與交融,感受靈魂的共舞與傾訴。
有位“詩人”說過,在酒城,愛意來的快如閃電,先是會讓人“驚起”,接著會讓人惶恐,最后會讓人失落。
可我執拗的認為,在酒城,最廉價的是愛,最珍貴的也是愛。愛是脆弱的,就像一面精致的玻璃,如若不能好好呵護,它便是廉價的不堪一擊,如若可以,它便是你的彌足珍貴。
神觴那一夜,漫漫燈火之下,靈魂共舞,你撕碎了我的帷幕,我進入了你的全部,開始了對以往的“顛覆”。
兩周后。
酒城
略顯昏暗的燈光,墻壁上掛著幾副尺寸適中的藝術品,拋棄“繁文縟節”的“簡約格調”,窗外的高樓大廈揭示著它“高級公寓”的身份,這種“身處鬧市,獨具情懷”的風格備受酒城藝術家的青睞。
接著昏暗地燈光細細看去,有兩人坐在沙發上。身旁的電視機放映著最近正在剛剛上映的《酒城歲月》。
“請問黎先生,你怎么評價近期上映的《酒城歲月》?”黎生的雙手搭在“黎仔”的脖頸上,字正腔圓打趣道。
黎仔放下了紙筆,遞給了黎生一杯清茶,“黎記者,你好呀,從影片整體結構來看,略顯松散,本身,劇情和角色也存在很多問題……。”
打住,黎先生,我覺得“酒城歲月”講的不像是一杯美酒,倒像是一杯波瀾不驚的清茶,說著,還指了指黎仔遞給他的清茶。
這些藝術品都有什么含義啊?黎生的目光落在了墻壁上的那些畫。
黎仔抓著黎生的手,順勢把他抱了起來,黎生有些受寵若驚,來,我來給你介紹介紹,這張是我在大學畢業展上淘到的,它的名字叫《容》,算是一張畫家的自畫像吧。有兩副,這張的色彩和造型都比較克制,另外一張我在我的記憶里很“張揚”,比較張揚,當時我不是很喜歡,所以當時沒有收藏。
“張揚,我喜歡。”黎生又一次貼向黎仔的耳朵,輕聲道。
“黎生,我喜歡你。”黎仔回應道。
別俏皮了,這一張呢?
黑白的色調下,一片生機盎然的森林蘊藏著無盡的傷心事。
這一張是去年給一對夫妻拍照時,無意間發現的,我就把它買了下來。
這張照片里的森林,我小時候經常去那里玩,后來“城市”發展,那片森林就慢慢消逝了,當時看到這張照片的,一下子便勾起了我的童年,森林里的昆蟲、飛鳥、甚至那些小動物,一下子就從我的腦海深處浮了上來。
黎仔講著講著突然抱著黎生痛哭了起來。
怎么啦?
答應我,不要離開我?
“我不想讓這來之不易的喧囂歸為平靜。”黎生哭著說道。
留下的眼淚落在了黎生的肩頭,流入他的心里,匯聚成河,轉化為愛。
我愛你。
我……會陪你渡過每一天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