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出使更狠,傅介子不但殺掉了樓蘭王安歸,還直接把樓蘭國的都城給遷了,甚至連國名也改了,現(xiàn)在叫做“鄯善國”。
傅介子可不是帶著大軍去的,兩次出使傅介子都只帶了百來人的使團。
就這么點人,便能在談笑間干掉匈奴兩個小弟國家。
事實證明,在玩外交這方面,匈奴人連大漢外交官的一根毛都不如。
龜茲和樓蘭兩個小弟被干掉,對匈奴人在西域的影響力折損是巨大的。
烏孫國的翁歸靡一看,好家伙你這匈奴人的小弟,兩個國家玩不過人家大漢一個傅介子?
原本烏孫還屬于遮遮掩掩地倒向大漢,傅介子這一手露完,烏孫基本上已經(jīng)不再掩飾對大漢的親近了。
有了烏孫的帶頭,西域其他小國更不必說。
別看這些年大漢內(nèi)部從劉弗陵、劉賀再到劉病已換了三個皇帝,但實際上西域諸國對大漢反而更加俯首帖耳了。
這下子,壺衍鞮單于是真坐不住了。
但當時匈奴內(nèi)部還處于混亂期,壺衍鞮單于整整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終于將局勢穩(wěn)定下來。
剛剛一穩(wěn)定,壺衍鞮單于就迫不及待地下令,由單于本部、右賢王部以及車師國共同組成了一支聲勢浩大的軍隊,向烏孫國進軍。
翁歸靡一看這陣勢也慌了。
我小小烏孫,號令一下西域小國還行。
這匈奴大哥大來揍我,我是真頂不住啊。
快派人去找漢朝大哥救我!
這就是如今的局面。
劉病已聽完,這才恍然。
“如此說來,正如大司馬所言,這烏孫是必救不可了。”
蘇武點頭,誠懇說道:
“此番出兵,一來能保留烏孫這個盟友;二來可維持絲綢之路的收入;三來還能繼續(xù)削弱匈奴;可謂是一舉三得。”
“臣認為大漢必須出兵,別無他選。”
劉病已不再猶豫,看向霍光,詢問道:
“大司馬覺得,大漢究竟要發(fā)多少兵馬呢?”
雖然劉病已恨不得立刻發(fā)兵干翻匈奴,但他也知道,這事最終還得是霍光說了算。
這件事情既然是大司馬的分內(nèi)之事,霍光明顯在事先已經(jīng)和屬下們商議過了,當即開口道:
“臣認為,西域距離遙遠,若是派出十萬大軍直接去西域,后勤將會是大漢的巨大拖累!
“故而,應該派一部分精銳鐵騎用最快的速度出河西增援烏孫,大部分主力精銳則直接從漠南出發(fā)進擊匈奴腹地,攻其必救!
“如此雙管齊下,匈奴兵力自然分散,大漢勝利可期!
霍光雖然沒有直接指揮過戰(zhàn)事,但他可是給劉徹當了幾十年的侍中,參與過大部分漢朝戰(zhàn)役的戰(zhàn)略謀劃,經(jīng)驗是非常豐富的。
劉病已心中也不免涌起幾分興奮,點頭道:
“好,那就由大司馬統(tǒng)籌全局,出擊匈奴!”
鏡頭一轉(zhuǎn),六名全副武裝大漢將領(lǐng)站在了霍去病的面前。
他們分別是:
祁連將軍田廣明,領(lǐng)四萬余騎出西河,若有機會,直插漠北。
度遼將軍范明友:率領(lǐng)三萬余騎出張掖,若有機會,直插漠北。
前將軍韓增:率領(lǐng)三萬余騎出云中,尋找左賢王部。
蒲類將軍趙充國:率領(lǐng)三萬余騎出酒泉,直奔烏孫進行支援。
虎牙將軍田順:率領(lǐng)三萬余騎出五原,支援韓增部和左賢王決戰(zhàn)。
護烏孫校尉;荩撼执鬂h皇帝符節(jié)前往烏孫,負責協(xié)調(diào)烏孫和趙充國部援軍之間的統(tǒng)一作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