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上,大明游擊史儒大刀翻飛。
“八嘎!”一名倭人軍官沖了上來。
史儒一刀下去,將其變成兩段。
“牙路!”又有兩名倭人武士并肩而至。
史儒一人各賞一刀,也送了他們去地府報到。
刀起。
劈開水幕。
落在倭人的腦袋上。
史儒一遍遍地重復著這個動作。
直到,面前無倭!
大雨傾盆而下。
原本該是日出的時分,平壤城卻依舊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史儒臉上、身上、刀上的鮮血,只不過短短幾秒鐘就被沖刷一空。
“開城門!”
在史儒身旁,兩名大明軍官同時搶著朝樓梯沖去。
雨水濕滑,其中一人一腳踏空,隨后一路連滾帶爬地摔了下去。
另外一人大笑。
“馬世龍,就你也想和俺老張……哎喲!”
砰砰砰砰,又是一陣樓梯和人體接觸的響聲。
城門打開了。
祖承訓看了一眼面前兩名鼻青臉腫的大明軍官,心中疑惑一閃而逝,沉聲開口。
“全軍進城,去營地!”
平壤城學習的是漢朝舊制。
在城里,有東軍和西軍兩座大營。
根據向導們的介紹,祖承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東軍大營。
城門處的戰斗顯然已經引起了城內倭軍的警惕,尖銳的鳴鉦聲剛剛就已經透過雨水,響徹每個人的耳膜。
祖承訓領兵殺到東軍大營之外時,正好看到眾多倭軍正在急急忙忙地集結。
粗略掃了一眼,祖承訓心中頓時一沉。
好多!
單單是眼前的倭軍數量,就至少在兩千人。
這豈不是意味著,這座東軍大營之中至少有四五千倭軍?
但中國有句古話。
來都來了!
祖承訓低頭,彎腰,雙腿一夾馬腹,然后策馬猛沖。
“全軍出擊!”
駿馬四蹄翻飛,踏出陣陣水浪。
風雨中,騎兵如雷霆而至。
長槍出。
倭血濺。
誰人?
大明遼東副總兵,祖承訓!
祖承訓一馬當先,殺入雨幕中的平壤東大營。
在祖承訓的面前,無數倭人涌上來。
但都被戰馬巨大的沖擊力輕而易舉地撞開。
鮮血噴射。
尸體碎塊飛舞。
遼東鐵騎,豈是浪得虛名!
但下一秒,祖承訓突然聽到一陣亂叫,聲音頗為熟悉。
他一回頭。
雨幕中,剛剛還在身旁的三百朝鮮兵,驚慌失措,四散而逃。
這些朝鮮兵甚至都還沒有和倭軍進行戰斗呢!
“廢物!”
祖承訓心中暗罵一聲,轉過頭來,繼續突進。
東大營中,所有空地上出現的倭軍,都被祖承訓和身后的大明騎兵殺得尸橫遍野。
但,變故突現。
砰砰砰!
密集的火銃擊發聲突然傳來。
祖承訓身旁的史儒一聲大叫,栽落在地。
這位大明游擊,拿下先鋒登城之功的勇士,就這么死在此地。
砰砰砰!
更多的火銃擊發聲傳來。
大明鐵騎接連倒地。
“怎么回事?”祖承訓又驚又怒。
他已經從聲音認出,這些火銃來自營房!
就在祖承訓想要沖入營房中,將里面的倭軍擊殺時,馬世龍面無人色地沖了過來。
“不好了將軍,營地外面來了好幾千倭軍!”
“什么?”祖承訓愕然回首。
在營地之外的西邊,一片黑壓壓的倭軍人影。
數量粗略估計,至少三四千!
“這些該死的朝鮮人!”
這一刻,祖承訓氣得雙目赤紅。
四千倭軍在西大營,那東大營中的倭軍豈不是最少六千?
兩者相加,平壤城里的倭軍至少一萬!
而朝鮮君臣卻信誓旦旦,說成立倭軍不過千余人。
這數量,差了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