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視頻之中,正是黑夜前的黎明。
祖承訓站在城外一座小樹林中,注視著不遠處極為安靜的平壤城。
雨淅淅瀝瀝地從天上降了下來。
雖然是黎明時分,但依舊黑得不見五指。
好在,平壤城頭上那些星星點點的火光,還是給祖承訓以指引。
“就這?還沒有咱們大明的沈陽城高呢。”
聽完祖承訓的話,在場的大明騎兵們呵呵地笑了起來。
“畢竟是一個蕞爾小國,能有這點國力也算是不錯了。”
“這城墻,咱們就算是騎馬也能想想辦法啊。”
祖承訓嗯了一聲,環視一眼城頭。
城頭上掛著倭國的旗幟,隱約能看到有人影在來回巡邏。
負責帶路的一名朝鮮將軍湊了過來,露出諂媚笑容。
“祖將軍,要不要我們派點人混進去偵查一下?”
作為大明兩百年的藩屬國,朝鮮王國中任何一個有點政治追求的家族都會讓族中子弟從小學習漢字和大明官方語言。
雖然帶著濃重的口音,但雙方之間直接的語言交流并不是問題。
祖承訓沉吟片刻,搖頭道:
“來不及了,休息兩刻鐘,然后開始攻城吧。”
祖承訓一路帶著騎兵狂飆突進,路上經過了不少倭人占據的城鎮。
這些倭人只要不是傻子,都一定會派人往后方發出警告。
祖承訓沒有那么多時間來等待摸清城中的情況。
眼下黎明時分,正是最佳的突襲時間點。
一旦天亮,兩千多大明騎兵加上兩千多戰馬,行蹤也難以隱藏,容易被識破。
更重要的是,祖承訓對這三百朝鮮向導也并不信任。
一路過來,這些在朝鮮國王李昖嘴里屬于“朝鮮精銳”的家伙,竟然連騎馬都叫苦連天!
就這種素質,很難想象他們能偵查出什么情報。
更大的可能性,應該是在進城后被倭人抓住,暴露明軍突襲的意圖。
唯一讓祖承訓擔憂的是火器。
這一路過來,竟然遇到了連日連夜的雨。
明軍的火藥基本都被打濕,火器起不到作用。
但祖承訓并不是很在意這件事情。
下雨,難道只下在明軍的頭上,不會下在倭軍的腦袋上?
雙方都不能用火器,明軍的素質也一樣勝過倭軍!
很快時間過去,所有人都上了馬。
祖承訓在麾下幾名將官身上掠過,最后定在其中一人臉上。
“史儒,你是第一批進入朝鮮的,今天就由你來當先鋒。”
臉上帶著一道刀疤的史儒哈哈一笑,拍了一下胸膛。
“總兵大人,您就等著我的好消息吧。”
微微的晨曦中,史儒率領上百名大明騎兵,朝著平壤城疾馳而去。
祖承訓等待了片刻,緩聲開口。
“全軍開拔。”
兩千多明軍對城里的一千多倭軍,這種級別的戰爭,祖承訓覺得沒有留預備隊的必要。
這里畢竟是朝鮮!
只要明軍能用最快的速度擊潰倭軍,那么身邊的三百朝鮮向導就能迅速控制住城里的局勢。
到時,這座城池自然就成為了明軍的主場。
一陣喊殺聲傳來。
祖承訓抬頭,正好看到史儒的身影躍上城墻。
雨勢似乎變大了。
祖承訓頭頂的斗笠上,雨勢嘩啦啦猶如一條條珠子串成的簾子,嚴重遮擋了他的視線。
他只能聽到依稀傳來的兵器相交之聲,卻不能判斷究竟形勢如何。
“登城!”
祖承訓果斷下達命令。